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2)
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篇二
《中国梦教育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创新》
作者简介:孙圣勇(1965―),男,汉族,湖北省公安县人,英语资深翻译(正高级职称)、管理学博士,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研究方向:翻译和行政管理。
摘 要:中国梦教育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创新大见成效。中国梦的提出是在政治学、哲学和国家理论等专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梦教育是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在大学校园,开展中国梦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红色抓手。中国梦教育活动效果显著,在破解德育与就业难题等方面成绩喜人。确保中国梦教育实践质量的关键在于坚持锐意创新,主要通过重视校园文化,创新工作思路、活动方式创新,求实求新求是、教育方式创新,体现工作实效、突破活动限制,全面开展工作等方法多管齐下,形成育人合力。
关键词:中国梦;校园文化;教育;经验
在我院,我们把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中国梦深深扎根于广大学生心中。
一、中国梦是政治学、哲学和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
中国梦内涵深刻,理论底蕴强劲。一是符合国家理论。国家是从社会中来的。国家是“资本逻辑下影响民生和社会的核心问题[1]”。国家形成的过程充满着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博弈和互动,中国梦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即强国家与强社会型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过去那些被视为国家主权的关税、国内经济政策随着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不得不接受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全球化导致一些国家开始了国家重构。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全球化并不能改变国家是世界政治基本行为主体的格局,国家作为疆域治理主体的现状也不会改变。国家存在的基本目的不外乎三个:一是安全,安全是国家的首要目的。国家安全“包括军事、经济、科技、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2]”。二是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国家。三是正义。一个国家只有满足了基本的正义要求后才能获得权威,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能存续下去。
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泱泱中华,历史灿烂,中国梦来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3]”。因为有了这样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中国梦能够深刻揭示出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根本的实践活动、一切社会“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改革实践”,而不能停留在“喊破嗓子”上、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等基本规律。
三是符合政治学学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中国梦彰显了中国的政治智慧。中国人以往追梦,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现象,如物化生存、精神懈怠,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大而不强、有面无神、有体无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论断遵循了人民主权思想,人民主权思想的产生“无疑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4]”。“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一要求就是动员人民政治参与。这一点至关重要。革命若要取得胜利,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5]”。
二、中国梦教育是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的历史重任,对他们“进行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6]”。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全国上下都在为了推动中国梦伟大实践而奋发图强,高等院校深入宣传中国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是传授中国梦知识,而是要把大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中国梦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焕发他们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激情。中国梦寄托着大学生的梦想,也最能点燃他们为梦想而奋斗的热情。
三、中国梦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红色抓手
中国梦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开展一系列活动。自从提出中国梦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宣传和实践“中国梦”。一是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学生干部座谈会和“共享水院情,同筑中国梦”新老党员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纷纷表示要牢记指示,立即行动起来,发挥模范作用。二是举办党员毕业生圆梦演讲会和“我的中国梦――致青春”为主题演讲比赛。毕业生预备党员围绕实现“中国梦”,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进校以来如何创先争优的情况,表达了紧紧跟随党组织的决心。三是举办“青春学雷锋,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每一次演讲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震撼。四是举办“中国梦・青春2014”大型元旦综艺晚会和“经喜嘉年华”文艺晚会。五是开展主题为“听老党员话,共筑中国梦”的大学生志愿社会实践活动。六是召开以“情系贫困生,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贫困生座谈会暨“一元钱爱心基金会”捐赠大会。八是开展以“中国梦・青春行”为主题团日系列活动。在广大学生中传播“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展示了青年学生的青春智慧与活力。
四、中国梦教育破解德育与就业难题大见成效
几年来,我院外语系大力开展中国梦教育,学生幸福指数得到大大提升,成绩喜人。
一是就业率高。我院外语系学生连续5年就业率为100%,毕业后如果不能就业,哪来幸福可言?
二是事业心强。我院外语系学生双(多)证率达100%,他们认识到如果毕业后参加工作只是迫不得已,需要赚钱谋生,这样的工作就没有多少个人价值实现。
三是使命感强。我院外语系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幸福的关键是使命感。他们认识到,如果把工作当使命,工作就成了目标。
四是观念理念新。长期以来我院外语系学生认识到安全是幸福之本,“皮之不存,毛之焉伏”,从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五、中国梦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锐意创新
我院的中国梦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创新。
(一)重视校园文化,创新工作思路
1.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校园文化会议,认真领会上级布置的有关校园文化工作的要求,交流工作情况,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2.我们平时加强自学,了解国家大事,紧跟时代步伐,使校园文化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代同步,与大学生同心,与培养“四有”新人同进。
(二)活动方式创新,求实求新求是
我们利用讲话、班会、团活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中国梦。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总支的作用,切实抓好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学习,注重实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亮点。
(三)教育方式创新,体现工作实效
注重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国梦教育建言献策,拾遗补缺。采纳合理化建议,及时改进宣传工作。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对完善中国梦教育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四)突破活动限制,全面开展工作
我们开展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精心设计活动项目,通过项目拉动、活动推动、典型带动、全体行动,推动活动品牌化。
总的来说,我院高度重视中国梦教育,这一主题教育在我院的教育教学领域大放异彩,广大学生在中国梦的红色校园文化里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承叔.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J].党政干部学刊,2014,(01).
[2] 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06).
[3]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时代发展[J].红旗文稿,2007,(08).
[4] 李寿初.人民主权思想辨析[J].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5] 王康娟,金代健.从政治参与看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6).
[6] 周伟.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晋中学院学报,2013,(04).
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