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浅析论文

坚烘分享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改革,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育的方式都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教育浅析论文篇一

  《科学发展观与中小学教育》

  摘 要:本文作者认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该摒弃功利主义思想、重管理而轻教育和重智轻德等错误倾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观念,才能勇敢地挑起教育者应负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德育 以人为本 社会责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又必须努力做到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未来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担当起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重大责任。

  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落实在我们的学校德育中,就是要求学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和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措施,都应当且必须在根本上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聪明才智及其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处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学校都会打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似乎大家都认识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实际上有悖于以人为本的行为和现象依然盛行。

  一、学校有悖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现象

  1.学校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

  从表面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德育的地位日益提升,素质教育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虽然学校也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及评估体系,但一般只注重道德知识规范的灌输和量化评比,轻道德态度情感的养成和质量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外在表现;忽视其内心真实的价值取向,结果把学生看成了易于简单行政管理的可量化的人,以至于在师生交往中,把师生关系片面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完成德育任务的条件和手段,重视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其终极性价值,使教师难以从内心深处形成对学生的尊重,而只是把学生的交往情感当作工具。德育的内容也往往简化为道德规范的灌输,简单而枯燥,脱离实际,使学生难以悦纳。所有这些使德育实效的取得变得极为艰难。

  2.学校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才的缺乏引起了人们对升学的关注,而学校自然而然成为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升入大学,期盼着学校有更高更好的升学率。学校则在这些期盼中渐渐地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开始一切为了高考,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更忽视了占有重要地位的德育,甚至德育也变成了高考的工具。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重智轻德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赢得高考,赢得生源,这成了学校办学的目的。而社会及上级主管部门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小学办学质量的好坏,德育淹没在升学工作之中。学生也变成了只会应付考试的高分低能儿,为将来的发展埋下了痛苦的隐患。

  3.教师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的责任感也日益下降。这主要表现在师德下滑、功利主义盛行,很多现象已经到了人们见怪不怪的地步。例如:有些教师将上课应该讲完的教学内容或重点内容省略,而引导学生去家教补习,在家中的辅导班中讲授,以赚取外快;为在考核中取得好名次而让学生弄虚作假;为达到目的对学生只下简单粗暴的命令,不重视做通思想工作,甚至体罚学生;还有些老师在带班时,不是想着怎样做好工作,而是先摸清家长的工作、地位,有利可图的则愿意费心去教育,对无地位、家境贫寒的学生则极少过问或置之不理;或对自己阿谀奉承的学生一味偏袒纵容,而对爱提意见的学生则嗤之以鼻,不理不睬,甚至排斥打击……凡此种种,教师给学生讲的是一套振振有辞的大道理,而自己行的却是另一套,这样的行为结果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信仰危机,在地位崇高的教师那里,他们看不到正义、公平、高尚、信任,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及教师所授德育内容的怀疑和不信任,近而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将来踏入社会时有可能会以一种畸形的心理和人格来对待一切,导致错误的行为、痛苦的结果。

  以上种种现象,就其原因,就是轻视了德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德育中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没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考虑。这也使我们的德育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要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

  二、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需采取的措施

  1.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学校德育重管理、轻教育、重智轻德的倾向

  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强制灌输和控制的客体,学生是受教育者,而不是单纯的被管理者,德育工作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因此,我们的德育功效要想落到实处,把德育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就必须转变学校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倾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重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要注重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讲究德育工作方法。

  2.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摒弃功利主义观念,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者、解惑者,甚至可以说是指路明灯。千百年来,教师一直是知识的化身,高尚、无私的代名词,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的师范楷模地位,决定了他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在学生心目中应有的地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左右着学生的视线,影响着学生的心灵,甚至关系到学生的一生。

  3.树立平等观念,尊重关爱学生

  现代德育不再是单纯的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是对人生境界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树立平等观念,尊重关爱学生。

  学生是德育实践的主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师就是德育实践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解决矛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因此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就不应居高临下,灌输式说教,以命令代替教育,而应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要理解、信任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

  要使教育有实效且有力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是否从关爱学生出发,以爱为基础。

  对教育者来说,德育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关爱。“德育是可以用心、用爱来培育的,也可以通过耳濡目染,通过体验、感悟、践履而逐渐习得”,爱是教育的真谛。当教师因爱而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帮助时,教师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就会借助爱的渠道为学生敏感地捕捉到并被愉快地接受,且怀着感恩的心把它们化为行动,这是德育的至高境界。

  4.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鲜活的、独特的个性,性格有异,能力也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积极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5.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面对严峻的德育形势,学校应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

  在德育实践中,青少年学生是一个个正在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是正常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批评不应是定性的。常听有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你就是××的料,学不好了”等之类的话,并从不给常犯错的学生好脸色,这种言行不仅伤及了学生的自尊,且极易给学生一种自卑和失败感,他们中有的学生也许就因为听了这些话从此自暴自弃,认为他们自己怎么做别人都不会认为他们好,自己也好不了。这样以来,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脸色真的就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能使他们一辈子都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成功的可能。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呢?

  教师的责任应是帮助他们成长,指导和引导他们解决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他们的一生不应该由教师在此时给他们下结论。定性的结论过早会误导学生的一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规律,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认清自己的责任,认清自己的工作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才能胜利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小学教育浅析论文

269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