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国中职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中国中职教育论文篇二

  《致中职教育梦想》

  摘 要:中国梦就是强国梦,也是让每位中国人创造美满人生的梦,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就是“中职梦”。“中职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让中职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每个梦想都能实现,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职梦”才会成为现实。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实践,对如何实现“中职梦”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梦” 中职教育 一体化

  同志2013年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几年来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程,就是以担当和实干托起“职教梦”的历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顺利实现了由三产业、文科类培养为主向二产业、技能类培养为主的发展转型,明确了“德育为根,成人为本,技能为先,成才为重”的办学宗旨,着眼学校内涵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被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训基地”;分别被中组部、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奠定了梦想实现的基础。

  一、立足学生个性需求,提升梦想实现的高度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现在职业教育的重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学校为了让更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成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现有31 个专业及71个专修方向可供学生选择报读;另一方面,学校现有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已经形成了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及远程教学并行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求新心理、好奇心理,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佳发展。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拓宽梦想实现的广度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学习其他职业院校的办学经验,融合到学校工作中,一点一滴营造中职教育生态,整合资源,不断创新。2011年由笔者学校牵头,联合辽宁省人才中心、沈阳市电子工业技工学校、中国北车集团等6家单位成立了“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遴选为国家“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12年在辽宁省“技师杯”数控技能大赛上,取得了团体冠军、三个单项冠军和五个单项亚军的成绩。这些举措和取得的成绩,拓宽了笔者学校梦想实现的广度。

  1.专业对接产业,建设特色专业

  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及时把握专业就业岗位和能力要求的变化,共同研讨制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计划和专业调整计划。这就保证了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实现了专业设置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按照“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建设思路,学校瞄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对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专业的需求变化,走访了北车集团、特变电工、三一重工等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后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先后停办了商务外语、计算机外设、文秘等专业。在数控技术应用上增设了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方向,在焊接专业增加了冷作工方向,在计算机专业增加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根据调研大昌合众、鑫通别克等4S店的结果增设了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专业。目前,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以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专业建设格局。毕业生就业稳定率达97.32%,对口就业率达94.48%。

  2.一体化产学工厂模式创新、内涵丰富

  在重点专业建设上笔者学校探索“一体化产学工厂”模式,按专业特点赋予不同内涵数控专业打造“校厂合一、产学一体”模式,合作开发“产品项目”,真实构建企业生产实景。与西门子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机械加工专业利用引进企业,创建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创新型实训基地,并在教学中实现工学交替、产学合一;焊接专业借鉴“教学工厂”理念,过程采用班组化管理,每日考核计分,每周加入专项技能训练,每月进行技能比武,形成“日考核、周训练、月竞赛”的长效机制;汽修专业初具“前厂后校”雏形,形成两个三位一体,即课堂、实训中心、汽修厂三位一体,教、学、做三位一体。在探索校企深度结合的同时,学校推进“订单+冠名”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已与25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产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企业情境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中学会了技能。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内务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学做人、学会生活。并通过多种奖励,使人人都有受奖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自信、快乐、向上的心态。学校坚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促进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近三年在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11金14银15铜的佳绩。

  三、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加快梦想实现的速度

  学校坚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发展的第一位,并围绕这一目标来推动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创新教学模式

  (1)认知实习,让学生成为学校中的“员工”,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实现“学生与员工”身份的统一。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实行以公共基础技能训练和角色转换为重点的专业认识性实习。通过参观企业生产车间,让学生感知专业技能;通过“角色转换”教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树立“员工”意识。

  (2)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的结合。在专业实习上,校内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流程布置,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教学活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岗位标准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利用驻校企业、校办汽修厂等基地,组织学生到生产、服务环境中进行岗前实习,采用和员工相同的轮班制,感受企业生产氛围,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锻炼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就业前安排顶岗实习,巩固提升核心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为就业奠定基础。

  (3)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组织教学。数控专业通过项目教学,将企业生产工艺卡、仿真教学引入到教学中,指导学生工作团队自行设计,自行编制加工工艺和程序,仿真检验,自主加工,自主检测,自主评判,教师总结;汽修专业通过模块教学,按系统结构实施分课题现场一体化教学;机械加工专业采用情境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工艺过程、填写工艺卡,按工艺要求综合不同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焊接专业则通过案例教学,进行产品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手工电弧焊、氩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综合运用能力。各骨干专业均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能力。

  2.推行“三结合”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推行“三结合”教学模式,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参与完整工作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体现了车间与课堂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

  围绕核心技能整合专业课程。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反映了辽宁区域经济先进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要求,有利于学生成功就业和自主创业。编写了《钳工工艺实训指导教程》,开发了《技术测量基础实训指导》等课程,结合地区行业特点,开发了《数控车实训指导书》《普通车床实训指导书》等校本讲义;为使学生了解先进应用技术知识,汽修专业增加了电喷、电控、传感器等教学内容,为创设岗位模拟,实施案例教学、GSP仿真实训。几年来教师共编写了15本校本教材,出版了8本教材。

  3.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理念的转变

  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素质、能力本位转变,由“教师、课堂、教材”向“学生、岗位、信息”教学方式转变,构建了以专业核心、综合素质、实践技能拓展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教学。加大企业参与力度,采取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形式,构建与就业岗位任务密切衔接的课程体系;创新技能养成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与车间、实习与生产、学生与员工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既学技术、更学做人”的理念,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4.48%,学校连续9年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作者单位:辽宁省劳动经济学校)

中国中职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2.关于中职教育教学的参考论文

3.有关中职教育的论文

4.浅论中职教育的论文

267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