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理念论文(2)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篇二
《论幼儿园教育理念》
摘 要: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是幼儿发展真正所需要的?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情感;心理环境;物质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怎样才能让幼儿愉快地生活在幼儿园里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儿童观、教师观、发展观、教育过程观上,向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提出了挑战。人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是幼儿发展真正所需要的?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才能使他们从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更新教育理念,探索科学的幼教模式
我认真学习、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切实体会到:全文贯穿了“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合作教育”“生活教育”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提出,幼儿教育过程不再单纯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机械记忆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好奇心,让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尝试、乐于体验、乐于合作,形成师幼积极互动的过程,这就是向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发起了挑战。
1.教育内容的正确选择和教学方法得当,是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是教育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广泛性和新颖性。凡是幼儿感兴趣、想了解,能感知、无危险的都可以引导幼儿去接触,不能固守与教育纲要的范围。例如,通过照镜子、动手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来观察自身的眼睛和牙齿的构造,从而了解其功用。利用人体模型,让幼儿看、摸等感知,了解人的肚子内有肺、心、肝、胃、肠等器官,讲解为何内脏出问题人就会生病,从而提高幼儿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同时,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还要善于捕捉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如:四川雅安7级地震,全国人民都关注,幼儿也不例外。对于这种重大事件,在教育中不光只停留在抗震、救灾上,而是通过PPT、录像等渠道,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地理知识,地震的成因和前兆以及与所造成灾害的互相关系,形象生动的开展地理、环境、生态教育,使幼儿懂得人类生存与自然级环境息息相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必须灵活多样。我们应该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形式,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学的机会,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要通过幼儿自身的听、看、嗅、摸、尝多种感官参与体验与感受去获取知识。例如,认识苹果这一活动,分发给每一个幼儿一只苹果,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最后品尝个中滋味。幼儿在看、摸、尝中发现苹果有颜色、形状不同、为什么有些苹果上有麻点,有的却没有。老师在回答的基础上,归结出:物质世界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三是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的关系。老师在活动中,应允许幼儿尽情地操作、观察、分类,使幼儿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如:当幼儿说:“磁铁可以把钉子一个个地吸住时。”老师要在这里为他提供材料,让其操作给伙伴看,证实自己的发现,满足幼儿表现成功的要求,此时老师成了幼儿学科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材料提供者、科学经验组织交流者,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2.建立自然角(观察角),组织开展种植、饲养活动,是培养幼儿学科学、爱科学情感的重要手段
孩子生性好奇,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会提出许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冷淡下去,甚至再也不去注意和理会。有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天天观察、操作管理、直接感知。在那里幼儿可以看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知道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菜青虫怎样变成菜粉蝶,蚕宝宝又如何从卵变成幼虫,幼虫长大结茧变成蛹,蛹又是怎样咬破茧壳飞出蛾等有趣的变化过程。在这里,孩子们轻松愉快,自由议论和交流,相互转告新的发现、新的变化,能力强的带能力弱的,兴趣高的带兴趣低的,从而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和发展,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也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3.设置益智区(科学区),开展科学小实验,是幼儿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措施
在科学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如:凹凸镜、放大镜、电池、电珠、磁铁等等,保证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独立地、反复地与各种材料接触,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操作活动。如:老师准备一些电线、电珠、电池、小风扇等,开始他们可能不知道应该如何连接,但在试验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很快就发现只要把它们连接起来,小灯泡就亮了,这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继续试验,接着又会发现连接大电池和小电池,电池亮的程度不同,连接二节电池和一节电池也不一样。有的孩子还试着用小风扇代替电珠、结果风扇转动起来了。通过这种幼儿独立操作探索活动,使幼儿发现了电池、导线与用电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对电的初步概念,同时使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环境
1.尊重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要尊重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它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要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是他们亲密的伙伴,同教师一起,他们会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从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如:生活中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孩子讲悄悄话,教师不强迫、不限制、不干涉幼儿,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2.鼓励支持孩子
幼儿大都喜欢听“好话”,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再让他们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如:当幼儿说出一个完整的话,勇敢地做出第一个动作时,教师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等积极性评价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创设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
1.让环境会说话
以前,我们在布置环境时,总是以教室为主,而且总是以美观为主要原则。如今,我们将幼儿所到之处都列为教育的环境,将游戏的、认知的、生活的、语言的等各方面内容渗透在教室、卧室、走廊、墙面等地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如:在幼儿园的楼梯上,用自粘纸贴上不同颜色的小脚印,让幼儿区分上楼下楼的方向和位置,使幼儿形成了有序的常规。在活动区,我们设计了一些标志,用来告诉幼儿物归原处,这样保证了活动区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幼儿往往与成人有不同的喜好、表达方式、欣赏标准,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他们存在着强烈的选择与表达以及获取成功的愿望。此时,教师要善于调控环境,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自己去寻求信息和材料,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自由地选择有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如:在“美丽的田野”创造活动中,幼儿有的用蜡笔画了野花、野草,有的用手工制作了蝴蝶,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快乐和满足,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创造性和责任感,真正成了环境的主人。
21世纪的教育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为此,幼儿教师应在教育观念上、在思维方式上,在意识品质上,在教育环境上注重改革创新,竭尽全力保护和鼓励幼儿的表现欲望和尝试创造。我们应勇敢地接受时代挑战,努力学会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自主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8-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军体院幼儿园)
幼儿教育理念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