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安全教育浅探论文(2)

坚烘分享

  小学生安全教育浅探论文篇二

  《对小学生踩踏事故安全教育的研究》

  摘 要:校方应该从自我保护能力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具备观察到危险的敏感,也知道远离危险的人群,具备应对危险的技能,甚至自救的能力,以及面对危险而不慌张的勇气。这样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才能把学校所学习的技能固化到自己的技能储备中,甚至上升为自救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踩踏事故;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77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在校师生人身及财产的安全,也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家庭安宁和社会稳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重大活动人员聚集人数上限不断提高,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却不断降低,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踩踏事故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美联社2015年10月9日报道,最新统计显示,在今年的麦加朝圣期间,至少有1399名朝圣者于发生在沙特圣城麦加附近的踩踏事件中丧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师王起全等人在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中表示,经统计,仅2000-2006年间,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就发生85起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平均每起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受伤人数约为88人,每起事故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

  一、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

  踩踏:一般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踩踏。

  人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本能反应。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二、校园踩踏事故的特点

  2002年7月1日,中国教育部出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对班额、校舍面积、生平均面积做出了详细规定(以完全小学为例,12个班,生均面积应该达到十平米)。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很多学校出现了超班额招生、班内超人数,许多学校在不知不觉间,学生密度超过相关规定。

  特别是教学楼建设,有些教学楼设置的楼梯并不宽敞,并且楼梯过少,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学生集中在楼道,这是踩踏事故最易发生的区域。

  统计发现,学校踩踏事故的时间也非常集中,就是下课、上课、放学,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学生,伤亡人员多以小学生为主。

  通常来说,发生踩踏事故有三个条件:高密度、骚动、奔逃。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另外,狭窄的街道、楼梯、出口,都会增加踩踏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踩踏事故的伤亡。

  三个原因中,人口密度高是避免不了的,随着合班并校,学生扩招,校园密度不断增加,而学校统一活动时,极易发生人员拥堵,一旦发生骚乱,引发的恐慌就能把小事故酿成大事故!

  另外,某些偶然因素,如照明不畅、天气、恐怖袭击也会造成或者加剧踩踏事故的发生。

  三、校园踩踏事故的教育性预防措施及相关主题班会

  学校所能做的,常常是把引发骚动的和骚动引发的恐慌进行杜绝。基本上是三类措施:第一,减小人口密度;第二,减少引发骚动;第三,减少恐慌、制止奔逃。

  而作为班主任,在班级中,我组织了一堂安全教育课程。教育课程的内容有四大模块。

  1.班会的开始,结合新闻,实施安全教育。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点的敏感。

  2.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做成幻灯片,观摩讨论。学生寻找到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并进行展示。

  3.组织班内角色扮演游戏,针对性地教授自救动作。

  4.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学生查找安全隐患班会活动,并且整理成公开信进行呼吁。

  在班会中,师生探讨并建议学校加强以下措施:

  1.进行危险状况演习,如地震演习,恐怖袭击演习等,特别是下楼的演练。

  2.在楼道等容易发生拥堵的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移走杂物,保障畅通。

  3.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等课程,教育每一个学生熟悉学校的每一个安全出口。在遇到拥堵的时候要学会用灵活使用安全出口逃生。

  4.作为班主任要和学校的心理教师一起准备好心理干预课程。师生一同学习急救课程,如果事件发生,要做好救助。

  5.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呼喊,用以警告后面的同学停止前进。

  6.要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踩踏事故发生。例如地震和袭击。另外,阴天,雨雪等特殊天气,也要考虑应对。

  班级以公开信的形式对学校的安全隐患提出建议,获得了学校的表扬和肯定。

  四、安全教育中的一些不妥做法

  学校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当前的重压之下,很多班主任和学校采取了宁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该开展的活动不开展,该组织的活动取消。这种行为表面上是安全第一,实际上却是一种渎职。

  在校园踩踏事故发生后,济南某校园要求学生排队上下楼,下课铃错开打。各班错开时间上下楼。甚至要求手牵手,喊口令上下楼。

  还有的学校,只要下课,就把教师派出去守着各楼梯口,以教师的权威来保障秩序。

  可实际上,这不是教育而是管理,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在学校负责的年龄段不出事,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面对危险,并且把这种技能带入成年。

  踩踏事故的发生,必然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的预防只在管理上做文章明显不对。排查安全隐患也似乎不够,校长唯独忽视了教育,忘记了教育的作用。

  五、校园踩踏安全教育的意义

  当我们总结和整理踩踏事故案例时,我们发现,成人的踩踏事故死亡率、发生率、死亡人数都远超儿童。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作为一种求生技能,可以说,社会的大部分成人都不具备,而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把安全教育上升为一种学生的技能,而不应该把安全当作学校的管理责任。

  教师和学校,更应该从能力上对学生教育,让学生具备观察到危险的敏感,也知道远离危险的人群,具备应对危险的技能,甚至自救的能力,具有面对危险而不慌张的勇气。

  离开学校之后,学生也能把学校所学习的技能固化到自己的技能储备中,甚至上升为自救和处理危险的能力,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 单雪强,苏国锋.中小学校园踩踏事故统计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

  [2] 孙强.我们的安全教育怎么了[J].基础教育论坛,2014(10).

小学生安全教育浅探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小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2.浅谈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论文

3.小学生安全教育浅谈论文范文

4.浅谈学校安全教育论文

262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