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中学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从扣紧教材,正确理解物理知识时,加强自身素质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使他们的思想素质稍落于社会的发展,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他们中不少人的人生观、学习观念不够正确,爱国、奉献、向上的精神较差,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作为物理教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固然是主要任务,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中学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事实却是“重智育,轻德育”。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自己的教学中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做贡献。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素质教育,笔者做了点初步尝试,这里只对思想品德的教育做点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好与教育界人士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一、扣紧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

  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许多内容或显或隐地体现了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困扰,往往只注重知识教学而忽视了教材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或是针对某个内容而上成了空洞的“政治课”,我认为,只要教师抛开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手段与知识才能,有意识的融入这方面的教育,要达到目的不是不可能的。

  例如:教科书提到的我国指南针的发明;大亚湾核电站;宇宙飞船的发射;超导技术等等,本人都将它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有了一种自豪感;也增加了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又如,利用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讲述到噪声是社会公害之一时,也列举一些社会上或是学生当中的不良现象;如上课时说话影响他人学习,不顾左邻右舍休息大声播放音乐或电视,在讲到能的开发利用时,列举一些人走不关灯,用水后不关水等一些学生中常见的现象,指出这些现象的不文明之处,并阐述这样做的危害。这样一种讲文明、讲道德的意识在同学们脑中慢慢建立,较好地起到道德规范教育作用。

  二、学生在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述“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就会损坏弹簧秤”时,我给学生指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就是质变点,弹簧在外力作用下超过弹性限度引起永久形变的过程;实质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在讲述“惯性定律”时,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定律,然后再应用定律解释生活和生产中若干惯性现象。我给学生指出,这种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观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在讲述“电场”和“磁场”时,通过实验证实场的存在,说明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后,向学生介绍,物质运动存在不同形态,其中有的能被我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和观察到,有的则需要利用仪器的帮助来进行观察。所有的这些物质运动形态都是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种观点正是辩证唯物主义中“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结合具体事例具体分析的方法,使学生逐步领会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非常有效的。

  三、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发奋进取的精神

  教材中提到了许多物理学家,我们教师可以介绍“物理学家的执着追求”的故事,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因为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怕吃苦,进取精神较差,加之优厚的家庭生活环境,造成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依赖思想较重。不愿为学习做艰苦的努力,抄袭作业;作业“偷工减料”;实验不肯动手做;甚至不完成练习的现象比比皆是;考试不理想便灰心丧气,不愿继续努力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来对他们引导和教育。如能将这种教育穿插在教学中进行,即教书又育人,这种教育效果比单纯地说教要好得多。例如:当教材知识涉及到科学家们的具体贡献时,便引入了他们曾经为这一发现或发明做过艰苦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像阿基米德的浮力:沈括的磁偏角;托里拆利的大气压;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他们逐渐养成对自己目标的执着追求,努力进取的好习惯。另外,物理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了《电功》一节内容后,就安排学生到农村展开调查,主要调查有没有浪费电能的现象。通过学生调查后展开的讨论,学生就会自觉地意识到应该节约用电,珍惜劳动成果。同时进一步使学生领略到劳动的伟大意义及其内在的价值。让学生自觉培养起爱劳动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素养

  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注重自身建设,坚持不懈的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做好本质工作的需要,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常言道“为人师表”,要学生做的事。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和蔼友善。如与学生接触的场合,应做到衣冠整洁、不讲粗俗语言、不抽烟、不坐着上课、不架脚或手撑讲台讲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思想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准备中去,做好以怎样的风貌、怎样的语言出现在讲台上的心理准备。也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理论知识、丰富自己阅历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严肃认真的治学作风,端庄的仪表及文明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不难看出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物理课程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灌输,更多的只能是渗透和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只要在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违背教学规律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就一定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隐性的点滴渗透,往往比显性的正面灌输更能使学生入耳入心。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谈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2.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

3.浅谈体育教育中的德育论文

4.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259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