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2)
论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篇二
《论家庭教育与幼儿个性培养的关系》
【摘 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因此本文对家庭教育与幼儿个性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指出家庭教育在幼儿个性培养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家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培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个性培养;幼儿性格
一、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
幼儿生长的环境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整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住房条件、日常生活氛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性格发展。通常情况下,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注在幼儿的后天教育之上,因此,幼儿就会有较多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其日常的交际能力、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要优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幼儿。同时,居住环境可以为幼儿营造不同的成长氛围。幼儿的性格构成中通过审美视觉感知外在的美与丑,从审美角度来看,一个整洁的居住环境就会为幼儿构建一种愉悦的心境,进而为形成健全的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
父母作为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任教师,在言传身教上对幼儿的性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教育的氛围直接熏陶着幼儿的性格。父母职业的性质同样又会对幼儿的言行举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知识分子的父母一般会比较客观地看待幼儿的性格、能力,会尝试着去发现幼儿的潜在能力。这些父母比较明智,很重视父母榜样的作用,能尊重幼儿的想法;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不科学,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忽视了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抑制了幼儿的兴趣的发展,导致幼儿不良性格的形成。
(三)父母的性格特点
父母的性格特点不同,在教育幼儿的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幼儿性格特点的塑造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的家长性格比较暴躁,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他们从主观考虑,帮助幼儿思考,强迫幼儿服从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让幼儿遵照自己的意志和认识活动,通常这种家庭不会考虑幼儿自我发展与心理状态。而性格较为温和的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民主”化的教育方式,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父母会给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在平等对待、自由沟通中,鼓励幼儿上进,让幼儿拥有独立的想法。一般来说,在这种宽松、民主、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的幼儿,能让幼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中拥有良好的主动性。
二、家庭教育在幼儿个性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一)家长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容易形成娇惯型个性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一般都会容忍与溺爱孩子,但是过分的容忍与溺爱却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会养成孩子娇惯型的个性。在家中过分地溺爱孩子会养成孩子自私、好吃懒做、蛮横等不良的个性,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会由于在家庭里受到的过分容忍与姑息,不会与其他的孩子相处,老是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独霸、放肆会使其失去许多朋友,很难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娇惯型的孩子由于在家庭很少遇到挫折,其意志力往往异常薄弱,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二)家长过于严厉和干涉孩子,容易形成支配型个性
还有一部分父母平时对孩子管理过于严厉,并且经常干涉孩子的行为和喜好,这种教育的方法也不可取,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这类家长不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要求,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与感受,一切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严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做不好就斥责,甚至打骂。这种教养的方法会严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害怕挨打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三)家长过于冷淡或放任孩子,容易形成忽视型个性
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冷漠,不关心孩子,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与想法,对孩子的一些要求经常拒绝,放任孩子的行为不管,这种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非常不利。由于家长的漠视,孩子的合理要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会造成孩子没有自尊,同时又缺乏爱心与责任心,再加上家长的放任不管,长期下去,这类孩子往往会成为问题少年。
(四)家长过于命令和威吓孩子,容易形成专制型个性
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总是用禁止、恐吓与命令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家长的命令与恐吓会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关爱与自由,同时又受到家长的熏陶,导致孩子形成一种双面的性格,在家长前面乖巧、胆小,但是到了小朋友前面就会变得霸道。这种行为不一的性格会严重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家长言传身教
首先,家长利用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幼儿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尊心和是非辨别力,只要父母做有心人,一些不良习惯是可以克服的。幼儿是讲道理的,是可以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辨别对与错、好与坏的。其次,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从小生活在礼貌、文明、有学习气氛的家庭里,求知欲就高。
(二)平等沟通,循循善诱
当幼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应该从幼儿的立场考虑,让其得到关爱和理解。虽然幼儿年龄小,但仍具有强大的自尊心,家长应该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权利,对幼儿进行兴趣引导。在具体事物中,应该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让幼儿心服口服,进而对幼儿思想教育进行启发。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中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看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面对孩子该学什么,我们应该用心去冥想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使孩子对家长想要他学习的东西产生真正的兴趣,这样孩子不但可以去学,而且还能高高兴兴的去学。孩子需要学的东西,也决不能变成孩子的负担,不应该当做任务去让孩子必须承受。否则的话孩子就会讨厌应该学的东西,哪怕这件事是他曾经喜欢做的,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被逼迫去做一件事、并且不能摆脱。孩子就会感到厌烦。
参考文献:
[1]孙丽华.论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J].江苏社会科学,2012.
[2]蒋红斌,肖晓娟.有助于儿童安全感确立的家庭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论家庭教育方面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