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浅述论文

坚烘分享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似遇春风春雨,一下子欣欣向荣起来,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发展势头良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生命力旺盛,令人喜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生命教育浅述论文篇一

  《发展中的中国生命教育》

  摘要:在国际教育思潮纷涌激荡的教育时代背景中和国内现实问题的刺激下,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得以应运而生,且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主要表现为国家部门重视、研究者或队伍日益增多和壮大、研究成果初步丰富等;但总体而言,我国当前中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历时较短,未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育思潮;教育研究;中国教育

  20世纪以来是一个国际教育思潮分外活跃的时代,各种教育思想潮流如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全纳教育、女性主义教育、生态教育、后现代主义教育等等汇聚激荡,为教育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生命教育无疑也是当中十分重要的一股潮流。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它是在社会运动中过程中形成的、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盛行于当今各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似遇春风春雨,一下子欣欣向荣起来,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发展势头良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生命力旺盛,令人喜慰。

  中国提出生命教育的直接现实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现代学校教育中“无人的教育”的反思,其实从深层次原因来讲,是对“教育异化”等问题的认识的结果;二是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问题突出,如自杀观念增强、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淡漠肤浅等,这其实是严峻的生命问题在生命个体上的现实反映,从而折射出了当代社会与教育的某种重大缺失和危机;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其实是理想的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使命。而开展生命教育研究是为了探寻生命教育的规律,以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解决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

  “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这里指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是一种生命教育,对生命教育本身尚未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发表了题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的文章,唤醒了中国研究者的生命意识,“从而使教育研究中的生命从隐性走向显性”;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对生命与教育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教育有三件事情要做: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并提出教育当是“生命化”的教育,还从哲学和实践两个向度上建构了一套较严密的理论——“生命化教育”理论(详见张文质《回归生命化的教育——黄克剑先生访谈录》一文)。叶澜和黄克剑等人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当代生命教育早期研究的代表人物,其功不可没,此后我国生命教育研究逐渐兴起,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一股新的热潮。

  2000年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明显兴起,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国家教育系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如:1977年,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生命教育”概念与愿景,同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还制定了“国民中学推展生命教育实施计划”,2001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该年也被定为“生命教育年”;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该省教育厅特为此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同年,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湖北省咸宁市从2004年开始就启动了“生命教育”研究,2005年组织专家撰写了教材《生命教育》,2006年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2008年,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和《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三生教育”在云南兴起。

  第二,研究者或队伍日益增多、壮大:专家教授等领军型人物(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刘铁劳等,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河南大学的刘济莨,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晓江,北京教科院的冉乃彦,等);研究生群体也参与到了其中(从2008年搜索的硕士论文数量和质量来看,很明显,说明硕士研究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研究生力军)。

  第三,初具规模,研究成果初步丰富:一定的著作成果出版发行(仅笔者已收集到的已有接近20部,参考文献中已列出部分,而且从出版时间来看主要集中于2003年以后);一定的研究论文公开发表(仅笔者已收集到的公开发表的关于生命教育的期刊论文就有200多篇,“三生教育”在《昆明学院学报》设有专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刊登相关论文20多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增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笔者发现,2008年度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的优秀硕博士论文就有50多篇,这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不算多,但相对于2008年以前研究甚少或几乎没有的情况而言,这已经预示着某种极大的进步了;而且研究生在选题时多受到其导师的影响,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国有了更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生命教育研究者”或支持者。

  第四,研究视角多元: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生命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时主要的视角有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社会学的等,有单独从某一视角出发的,有以某一种视角为主同时兼有其它视角的,有专论生命教育的,也有在研究中涉及生命教育的,但最主要的和更多的还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研究。例如:张文质等编著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石中英等人的《价值观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主要是从哲学的视角来论述生命教育,王北生等人编著的《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则比较明显地从心理的视角来研究生命教育,而像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系列著作、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及《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王晓虹的《生命教育论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等则多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生命教育的。另外,如硕士研究生朱清华的《伦理学视野下的中学生生命教育》、唐瑛瑛的《生态学视野下小学生命教育之研究》等则是从伦理学、生态学及其它视角来研究生命教育的。

  第五,研究涉及的层次:(1)年龄层次:幼儿,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人生命教育皆已涉及到,如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金香在其导师郑晓江教授(我国著名生命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就做了《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2)教育层次:从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命教育到高等教育(大学)生命教育,不过最多的还是在中小学层面,大中专及高职等职业院校涉及极少,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如欧巧云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一书便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做的研究;还值得一提的就是云南省教育厅做出了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三生教育”的决定,目前也基本得以落实开展;(3)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并行(从教育理论到学校教育活动开展及学科渗透的课堂教学)。

  综上,虽然台湾和香港生命教育相对起步较早,大陆稍晚,但总体上看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系统、严密和成熟,研究机构不健全(极少),理论框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的空白也还不少,实际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强(主要是指生命教育引起的社会变化方面的成效);不过这也与教育本身的特性有关,教育不能只讲短期效应,也不可能立杆显影,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也,教育事关人类社会长远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而当思“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非有“垒土”不可“成丘”。尽管如此,生命教育这样一种新的趋势和力量在中国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其前景不可小视,其未来影响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国际教育新思想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命教育浅述论文

256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