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幼儿语言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篇二

  《儿歌与幼儿语言教育》

  摘要:儿歌作为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一种,因其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琅琅上口、生动形象、贴近儿童生活等特点,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最好材料。有效地利用儿歌,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儿歌 幼儿 幼儿语言 幼儿语言教育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为幼儿创造各种语言习得的环境,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是幼教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儿歌作为一种很好的语言范例,一直以来都深受儿童的喜爱,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幼儿语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幼儿教学资源与手段。

  一、儿歌――伴随幼儿成长的语言

  儿歌作为儿童文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清朝文人杜文澜在《古遥谚・凡例》中把“儿遥,小儿谣,婴儿谣”等归入“童谣”一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则对儿歌进行了这样的阐明:“儿歌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中国古代称为童谣。儿歌的概念,是五四后歌谣学兴起后才普遍使用的。”[1]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中对儿歌首次给出定义:“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2]本文认为,儿歌是一种以低龄幼儿为接受对象、吟诵性曲调的一种儿童文学文体,具有韵律节奏强、句式整齐划一的特点。儿歌内容浅显单一、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活泼、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儿歌与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符号,它是以反映一定事物而存在。幼儿对语言的认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掌握语音、词汇到句子,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逐步形成、逐步完善。在短短的几年间,从反射性发音到呀呀学语再到基本掌握口语,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幼儿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方面从中吸收了各类词汇,扩充了知识;另一方面,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大,他们的联想和叙述能力也增强了,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儿歌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因其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而倍受幼儿喜爱。0―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对语言刺激非常敏感。幼儿的语言习得能力是以其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基础的。发音器官、语音听觉系统和神经中枢的成熟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前提,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等心理发展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儿歌的内容、形式非常贴近幼儿实际,易于为幼儿接受。

  三、儿歌――幼儿语言教育的新资源

  审视当前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情况,结合儿歌进行教学已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新兴教学资源与手段。在此,本文主要从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分析儿歌是如何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新资源的。

  (一)儿歌可以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资源

  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儿童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游戏是幼儿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3]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与幼儿的游戏相伴相随。儿歌对于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儿歌也是一种语言游戏。儿歌是训练幼儿思维的最好材料。通过对儿歌的设问,启迪幼儿进行思考。如《谁的什么比腿长》:“谁的胡子比腿长?谁的脖子比腿长?谁的鼻子比腿长?谁的尾巴比腿长?虾的胡子比腿长;鹅的脖子比腿长;大象的鼻子比腿长;老鼠的尾巴比腿长……让幼儿通过思考,总结小动物的外貌特征,达到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通过绕口令儿歌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树子和柱子》:“有个小孩叫树子,割草丢了灰兔子。有个小孩叫柱子,玩水丢了黑裤子。树子去找灰兔子,捡到一条黑裤子。柱子去找黑裤子,拾到一只灰兔子。通过对这些形式儿歌的训练,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把握。

  (二)儿歌可以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方法资源

  儿歌不仅可以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它更可以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挖掘儿歌内涵,使儿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可以形成幼儿语言自主学习的新途径。为此,在日常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儿歌与语言学习完美地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可以通过儿歌来达到提高幼儿发音目的。如《躲猫猫》:“躲猫猫,躲猫猫,你藏好,我来找,马上就要找到了,找到我们一起玩。”在这首儿歌中,我们可以集中地练习元音音素“ao”。儿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仔细地学习元音音素,而且还能使幼儿灵活地掌握发音技巧。此外,儿歌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幼儿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语言学习是枯燥的,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幼儿喜闻乐唱的儿歌,不但能放松精神,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四、基于儿歌的幼儿语言教育策略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儿歌语言材料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养料。要发挥儿歌的语言教育功能,必须要首先利用好儿歌这个语言教育的材料。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文化研究者,应重视儿歌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儿歌资源的开发。其次,利用儿歌进行语言教育必须要基于儿歌的特点,依据和遵循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由于幼儿语言学习、语言教育的特殊性,在通过儿歌实施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传授给他们的儿歌必须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让幼儿易于并乐于接受。如小班幼儿对儿歌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对儿歌的节奏体验,为此,在小班语言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采用诵读、吟唱的方法来促使儿童学习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感悟能力;中班和大班幼儿随着探索意识的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创编或创作儿歌的形式进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由于儿歌本身就是一种口头文学,具有内容浅显、语言通俗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基于幼儿的模仿特点,促使幼儿在听赏过程中主动模仿儿歌,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充分发挥儿歌在三个教育领域的作用

  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首先,家庭是儿歌教育的最初阵地和重要阵地。家庭日常的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幼儿通过实践,练习和运用语言。家庭在对幼儿语言教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如利用亲子活动来调动家长参与念儿歌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念唱儿歌。其次,幼儿园是对幼儿施行正规化、专门化语言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为此,幼儿园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儿歌教学:通过示范领读和让幼儿朗读,通过幼儿儿歌朗诵比赛等主题活动形式进行儿歌教学,促进幼儿对儿歌的理解,最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最后,社会教育在幼儿的儿歌教育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领域的儿歌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文化产业应该将儿歌与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实现共谋互动,使儿歌成为一种能诵能唱的作品,发挥儿歌更大的教育作用,让孩子们在儿歌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37.

  [2]周作人.儿歌之研究《儿童文学论文选集》[C].北京:少年儿童出社,1962: 562.

  [3]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41.

幼儿语言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幼儿语言教育论文

2.浅谈儿童语言教育论文

3.探析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论文

4.有关语言教育论文

247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