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2)
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幼儿园品德教育》
[摘要]道德对个人来说是灵魂,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而且能长治久安,这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国民品德素养,这不仅要求成年人具有良好品德,更要注重接班人的培养,那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抓起。该怎样做呢?
[关键词]品德教育 袁彰先进 互相监督 加强联系
一个国家的兴衰和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取决于国民的素质,素质的内涵包括些什么呢?主要是我国教育方针所指出的德、智、体等方面,所谓“德”,即指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人的品性,所谓“智”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乃至能力,所谓“体”即具有健康的体魄。国家要求受教育者要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缺少某一个方面就难以称为合格人才,然而又并非等量齐观,而是把德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国家主席针对我国现状,目前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何以如此,道理很简单,因为道德对个人来说是灵魂,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一般来说,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至少他不会或很少做出对国家和人民有害的事,针对这一点而言,智、体者是难以与之相比的,可以想象,假若大多数国民都具有良好道德修养,那这个社会必将显得更和谐、更美好,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下是我的经验和想法。
幼儿应该明道理,三至六岁的儿童处于无知阶段,纯如一张白纸,我们对儿童所进行的教育是地地道道的“启蒙教育”:俗话说:“染则巷则巷、染则黄则黄”,对他们应进行良好道德的宣传,讲解和教育,让他们开始明辨是非,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做“好”而不做“坏”。例如要团结,要互助互爱,不要自私自利;要尊敬父母,老师和长辈;不怕困难,能刻苦能勤奋,知道勤俭和节约的,这些概念,虽然一开始接触时有些不明白,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会使他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提高,使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今后作为衡量的标准和依据。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把这些道理放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解决,把这道理作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让孩子们对这些道理达到逐一消化,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之目的。对此,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表彰先进,让他们学有目标
我们都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心理特性,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在班上树立模范,找出榜样,让他们知道,谁做得最好,谁做得最棒,他们就会去学着做,照着模仿,作为“榜样”者也会更多注意维持自己的形象,其他幼儿也能随时记得应该怎样做才对,久而久之,榜样者越来越多,好的行为习惯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如小朋友在幼儿园每天都要洗手,而且不止是一次两次,但每次洗手后,撒得水池周围都是水,如果不及时将地拖干,会有让小朋友滑到的危险;而且这水还会被来往的人带进教室,弄得室内室外到处脏兮兮的,我虽然有多次提出要求,但效果不佳。一次,我偶然发现庄如意小朋友洗手就很注意,不让水到处泼撒,使我受到启发。第二天午餐前要洗手了,我对小朋友说,我看见我们班庄如意小朋友把手洗得很干净,而且还没把水泼出来,我们一起来看她怎样洗手吧,于是我把小朋友集中到卫生间里,看着庄如意洗手。只见她先打开水龙头,将手冲湿后关紧龙头,擦上肥皂后认真的搓,再放出水来冲洗小手,直到干净,再关紧水龙头,最后在池内甩甩小手,确认手上没有水会流下,才离开水池。她做得那么认真,洗得那么干净,而且没把水洒出池外,做得相当规范,我当场表扬了她,并希望小朋友今后洗手时要向她学习,后来果然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发挥集体的力量,互相监督
幼儿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光靠教师的宣传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除教师监督外,还应该发动小朋友互相监督。先以“节约”一事而言,这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面对的是当代青一色的“独生子女”,都是身处于“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的家庭环境之中,物质生活要啥有啥,应有尽有,根本不知道“节约”是什么一回事,靠他们自觉地传承这一美德是绝对难以实现,这除了老师给他们讲解外,还需要经常进行监督,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学生之问的相互监督。另外是克服依赖思想,树立自力更生的精神,依赖思想也是独生子女的普遍表现,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进入幼儿园后必须加以克服。如幼儿园里图书很多,玩具更是不少,他们可以随意地看,随心地玩,但看完了,玩完了也是随心而放,乱丢乱扔,不知爱惜。在幼儿园里,老师就要开始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如“送宝宝回家”(各种各样的“宝宝”),“玩具柜里摆得齐”,“谢谢你,我自己来”等等,使他们知道不管什么东西从哪里拿起,都要放回原来的地方,逐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从成年人的包办中走出来,从依赖性中解脱出来。
三、与家长加强沟通,互通情况,统一认识
这一活动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一般都在进行,而主要形式是在学校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其好处是家长不仅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知道孩子在班上属于那类层次,以便于今后的教育。结合幼儿园的特殊情况,还应补充两种做法:一是顺便告知。幼儿园的孩子人学都必须是家长接送,因而家长每天都要与教师见面、交流、教师若有必须及时告诉家长的事就要抓住这个机会,以便引起家长的注意,防患于未然;二是详细的家访。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对孩子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的了解,我认为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出身不同的孩子他们的接触范围很有限,几乎每天不在家里就在学校生活,那他们这张“白纸”就是浸泡在“幼儿园”、“家庭”这两个大染缸之中,必须两个染缸都发挥良好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现实生活中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肯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有的就能有正确的认识,愿意配合教师共同教育,有的就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教育则是幼儿园的事,应由幼儿园教师负责;还有个别家长本身就缺少道德,他又怎能从好的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教师的家访也就是对家长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希望他们今后身体力行地做好这项工作,家访的形式好处在于弥补前两种形式之不足,把前两种不便于说的或来不及说的通过家访中去说。一般地说,家长还是欢迎教师家访的,只要我们的目的正确,语言得当,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是我上述的几个事例就可以奏效,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只要思想上重视了,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使幼儿更多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幼儿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形成优良品德,从而使他们的人生更完美:既是聪明灵俐,身心健康,还是遵纪守法,德才兼备的人才!
幼儿园品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