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与幼儿教育的探讨论文
“自由教育原则”作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当代幼儿教育目的、教育组织形式、环境创设及师幼关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蒙台梭利与幼儿教育的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蒙台梭利与幼儿教育的探讨论文篇一
《浅谈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原则”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要]“自由教育原则”作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核心,对当代幼儿教育目的、教育组织形式、环境创设及师幼关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原则”的内涵及实质入手,从培养幼儿的纪律性、独立性、意志力和社会性等方面着重论述了自由教育原则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由教育原则 幼儿发展 现实意义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世界上自福禄培尔以来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她一生都在从事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幼儿教育的理论观点。其中,“自由教育原则”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理论。蒙台梭利强调,教育必须服从儿童本性的自然发展和自由发展,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倡在自由的气氛上让儿童获得发展,并且在以“发现儿童”为主旨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构筑起自己独特的幼儿教育思想体系。
一、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原则”的内涵与实质
自由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认为自由教育是指“自由人”的教育,即适合于“自由人”的兴趣、需要和职责的教育。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以卢梭,夸美纽斯为代表的自然教育思想促使自由教育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强调能够遵循自然特别是儿童内在自然规律的教育,即“自然的教育”。那一时期,许多人文主义者开展的教育实验,都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种自由教育的思想为现代自由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蒙台梭利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由教育原则是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教育不再在于使儿童听从成人的吩咐行事,最重要的在于出自儿童内在需要的自主活动,不依赖他人,而是凭借自助,即自我服务。蒙台梭利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独特的活动材料,通过自由活动实现自由教育。她根据儿童身高及体重改造了普通学校的固定桌椅,改造后的桌椅很轻,儿童可以自由的搬动,便于儿童自由活动,并将玩具柜、教具、生活用品都设计成适合儿童的尺寸,这些都立足于儿童自由选择,自由取用,自由操作,一切活动都由儿童自由决定,成人不过多的干涉儿童,这样有利于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下实现自由的发展。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原则的实质就是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权利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采用合乎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的教育,发现并解放儿童,使儿童获得真正的自由,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蒙台梭利“自由教育原则”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自由教育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纪律性
任何社会群体都存在纪律,儿童社会群体也是如此。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常规及纪律的重要阶段,因此,纪律性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纪律并不像有些教师认为的有纪律就没有自由,纪律就是孩子们像小哑巴一样不说话,像瘫痪的人一样一动不动。蒙台梭利批判了这样的纪律,她认为纪律应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她认为,纪律不是那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不许动”,真正的纪律是积极主动的。蒙台梭利还提出自由并不意味着应该支持儿童无目的的、放任的、无规则的活动,而是要服从真理,做正确的有益于发展的事情。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见有的孩子无故做出伤害小朋友或抢小朋友玩具等现象发生,而很多教师对此类事情毫不注意,也不给予及时纠正和干涉,这样便使孩子的诸如此类的行为时司空见惯的,甚至是正确的。因此,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不断反思纪律和自由的关系,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以帮助他们辨别好坏。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给孩子自由考虑、自由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理解纪律,主动遵守纪律。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纪律不仅是一套外部的行为规范,它也是儿童对自己行为进行控制的内部力量,对儿童的纪律教育不能永远停留在他律的外部控制上,也不能满足于幼儿能固定地、刻板的遵从某种行为上,应将纪律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位于发展儿童的自控能力上,这样也能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二)“自由教育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蒙台梭利认为:“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地表现,使之通过自由的活动达到独立。”[2]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蒙台梭利发现一些教师仍然从不同程度上控制着儿童的行为,过多的是直接包办代替,使儿童失去自发活动的自由,从而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及独立性。她认为,教师应从幼儿好动的特点出发,放手让儿童自由的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和独立做事的能力。好动对儿童来说是必然的,在正常情况下,儿童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要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洗脸等,教育应促进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在这种独立中,儿童也能得到成长并自我完善。
基于此,教育者应给儿童自由活动及探索的空间,为儿童创设丰富的环境及游戏,大胆地放手让儿童自由活动,儿童通过反复尝试创造,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自身的独立性。另外,要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好问的特点,启发儿童多思考,多提问,多尝试,以培养儿童独立思维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教育者要注意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自己多拿主意、做决定,培养儿童自我抉择的能力,多为孩子提供给适合自己年龄和理解能力的事,让孩子做出自由选择,使幼儿在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选择和判断的正确性,从而锻炼儿童拿主意和做决定的能力。
(三)“自由教育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
儿童的意志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为,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和行为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蒙台梭利认为:只有通过儿童自由的活动才能培养意志。儿童之所以选择某件事,而不作另一件事,是由内部的意志倾向来决定的。
蒙台梭利看来,对于处于心理萌芽阶段的孩子而言,自由活动是培养儿童意志的主要途径。她认为旧教育对孩子的自由的压制和危害,使孩子没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行动,这样的教育实际上阻碍了孩子初期意志的发展,孩子也因此变得胆小,依赖性强,没有勇气承担任何事情。这类孩子虽然被老师成为“乖孩子”,但他们的意志薄弱,毫无个性可言。正因如此,她强调儿童必须通过自由和练习活动,使得冲动和抑制互相平衡,从而锻炼儿童的意志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这种自由运动及活动并不局限于身体的自由,如果为儿童提供那种听之任之的活动是没有效果的,也无助于意志的发展。这种自由活动应是有目的的,需要伴随着智力,意志,注意做准备的运动和练习,儿童通过这种自由活动,得以获得坚持履行任务的冲动,进而培养自觉从事某项工作的意志和品质。
(四)“自由教育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儿童社会性教育是通过游戏及活动,使幼儿体验社会交往的乐趣,培养儿童适应周围环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蒙台梭利提出儿童社会性教育也要在自由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当前在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成为活动的全权主宰者,他们掌握着社会性活动标志的解释与程序,成为儿童获得所谓正确的社会知识、规范、规则的参照,使儿童不能在自由活动的前提下培养社会性,儿童在活动中没有自由言语的权利,在活动中更多的是附和教师所设计的活动,这种没有在自由的氛围下的社会性教育使儿童失去自我,失去了社会性教育的意义。
在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自由活动与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儿童是以自由的方式来认识社会与世界的。他们的感受方式及思维方式都与成人不同,所以在社会性教育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指导儿童行为,而应尊重儿童的自由权利,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社会,感受社会。通过自由活动及游戏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不仅易于儿童接受,而且其社会性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性在自由活动及游戏中的渗透,使儿童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累有关的社会经验,从而使儿童成为一个“社会人”。
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思想正是她理论的精髓,为我们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在倡导教育改革的今天,让儿童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与期望,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在自由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手段,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莅颖著.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版.
[2]罗瑾.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自由教育观[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沈娟. 论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及其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4]丁虹.试论蒙台梭利“自由的原则”的实质及现实意义[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新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