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教育方面的毕业论文

坚烘分享

  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教育方面的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方面的毕业论文篇一

  《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

  摘要:依托本科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方法,即以人文修养训练为基石,以大学生创新实验为载体,以“童心”学习法为基础,辅以“温故而知新”法和“学而时习之”法,多维度、立体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创新能力。运用这些创新教育方法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创新实验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及省级各类大学生竞赛奖励。文中提出的创新型教育方法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立德树人;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已为全国上下所共识,尤其教育界深深痛恨之。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不断出台新政,以期根治应试教育的弊病,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提出创新教育,2010年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等。这些举措大大推动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弱的现状。当然要改变沉疴痼疾,并非一日之功。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高等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是举国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高校教师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广大一线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2006年开始关注本科创新教育,在教育一线实践、探索创新教育新方法、新理论,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与大家分享,期待教育工作者批评、改进。

  一、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石――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如何做人,其次是学习当代科学技术,做到德才兼备。做人是创新人格的基石,人做好了,创新人格特征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心智就会打开,科学技术相对就易学。当前高等教育尽管重视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教育,但这些教育内容往往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脱节。高等教育承担着进一步塑造学生世界观的责任,应培养学生谦虚有礼、敬业乐群、学而不厌、乐于奉献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应试教育造成普遍重考试、轻人文,学生人文修养普遍堪忧。当代大学生是“90后”一代,他们有以下基本特征: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但实践能力弱;容易接受新事物但难以持之以恒;个性和自我意识更为彰显,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较为欠缺。除了上述特征之外,人文修养欠缺更应该引起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些大学生没有基本的礼仪规范,做事功利性强,缺少责任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把这些不良行为看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创新的各种要素中,人文道德修养是创新的土壤,是各种层次创新体系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对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行为、方法、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具有最终的影响力和决定力。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积重难返,唯有立德树人方可救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华传人,高等教育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相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国的重要特征,多次提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儒、佛、道作为中国文化中传统文化的代表,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引导大学生研习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方法论应用于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大学生创新实验

  根据十七大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创新教育的指示,高校陆续建立起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如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开展小学期创新教育、建立创新学分认定体系等。自2010年始,学校开始设立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课题,资金从1000~20000元不等,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并根据创新实验完成情况认定1~3个学分。我们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实验,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实验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决定性作用。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团队设计出不同类型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方向。自2010年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以来,团队老师指导全院6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4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8项。

  三、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实践

  1.“童心”法。儿童的学习能力似乎比大人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好像逐渐变差。其实并非如此,相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习能力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之所以表现出来小孩似乎比大人学习能力强,是因为小孩眼中没有专业界限,只有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这是儿童和成人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实,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应该远强于小孩,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不再拥有一颗童真的心,不再对未知充满好奇,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答案,不再有激情去尝试和探索新方法。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把遇到的学习难题、创新实验的技术难题看作提高自己能力的良机,每解决一个难题即成长了一大步。已有的知识会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创新就是要打破所有这些经验与逻辑的应用,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新鲜的、接纳的、学习的方式来面对事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将已有知识清零,即,不断学习、积累新知识同时不断破除已知障碍,做到心灵像儿童般充满好奇和活力。

  2.“温故而知新”法。“温故而知新”有四种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法,不仅在封建社会有其价值,在应试积垢太重的今天尤其适用。现在大学生的依赖性前所未有地增强,动手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日渐衰微,这与小孩的家教和成长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良法。对工科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平日疲于应付;部分同学课后复习上课知识,但主要是做习题,很少系统地看书;甚至有不少学生平时课外很少学习,考试前一、两周突击。我们对参加创新实验的高年级同学,要求除了养成专业课程课堂学习外,还要结合专业课程和创新实验课题,大量查阅感兴趣的专业科技文献。一方面,阅读专业文献,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培养专业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科技文献的研读来温习和升华课堂知识,实现更高层次的温故而知新。

  3.“学而时习之”法――以交通科技大赛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统的解释为“学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现代的大学生如果让他们不断温习所学的知识,他们多数会觉得味同嚼蜡,还高兴得起来吗?由此想到老子的“上士闻道,勤而习之”,这句话很好理解,即上等智慧的人听闻“道”,自会勤加练习。老子和孔子属同时代,语言应用有相通之处。如果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理解为“把学习的知识经常在工作、生活中运用和练习,这样不也是很开心的吗?”显然从逻辑上更讲得通,而这种学习方法是应试教育所严重欠缺的。“学而时习之”学习法是更高层次的方法,是培养工科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有效的根本方法。这也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宽广的知识视野,具有善于把握时机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而时习之”。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感兴趣的行业前沿发展,不断尝试运用已学的和将要学的知识解决各类专业和非专业技术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在这些技术方案的研究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没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把自己培养成电脑式人才――“即插即用式”人才,围绕一个明确的问题,快速搜索解决问题的知识框架,然后边学边用,学以致用,通过努力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4.集中突破创新实验难题。学校在暑期设立第三学期,又称小学期,共4周,主要开展实践教育。我们学校工科本科教学方案规定毕业前必须获得6个创新学分,其中大一和大二学小学期开展为期2周的创新教育4个学分。大学生创新实验和小学期创新均是本科创新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二者并不冲突,少数教师将二者割裂开来。学生平时学习相对繁忙,难以有集中时间做创新实验,每年创新实验结题都有部分课题没能完成预期任务。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将创新实验和小学期创新教育可以合在一起,以依托创新实验实施小学期创新教育,让学生集中时间在一起做创新实验,重点突破难题,效果良好,学生作品参加两届省科普大赛。

  四、结语

  这些创新型学习方法以人为中心,基于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立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塑造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在我们的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文修养训练为基石,良好的人文修养也是其他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保证,确保老师的指导得到贯彻落实。通过课题组本科创新教学实践,效果显著,连续三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交通科技大赛获奖,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与创新实验的学生学习热情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文中提出的创新型学习方法可行性强,能较好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做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的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松德.论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种观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82-84.

  [2]张岂之,张茂泽.儒、道、释融合与思想创新[J].石油政工研究,2012,(6):74-76.

  [3]李明珠.道家文化与创新智慧的培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5):125-129.

  教育方面的毕业论文篇二

  《以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地理教学》

  摘要:本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部分为框架构成,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如何正确指导我们现实的地理教学。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现代教育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其基本主张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两部分。新课标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现代课程论也说:“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这些都与陶先生“生活即教育”是不谋而合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下面我就从这几方面谈谈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是如何为我们的地理课堂点亮明灯、指明方向、指导我们的地理课堂的。

  一、生活即教育: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生活教育是给学生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需要而教育。”简单地来说生活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培养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用它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在这样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今天的我们理应冲破学校与社会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及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下面我归纳出生活教育理论在地理课堂上实施的四个具体方面: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关注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初中地理教材中讲到方向的识别时,我了解到学生往往更愿意了解野外判断方向的实用方法,教师可适当利用教材并调整课时,早作各方面准备,就像这次亚运会开幕式破例在户外的珠江上举行一样,我们也可把地理课堂延伸到户外,引导学生探讨并得出结论(如利用日影、手表、指南针、向日葵、树的年轮、枝叶疏密的方向、路牌、房屋朝向、夜间寻找北极星等方法),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师生都会有更多的收获与体验。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初中地理学到风、风力、风向内容时,教师可事先设计好要求的填表形式,带学生来到操场,看红旗飘扬、河水荡漾、树枝摇摆、纸片飞舞,观察居民晾晒衣被的飘动幅度与方向,感受“微风拂面”、“迎面扑来”、“八面来风”,在室外当场画出教学要求的符号、文字,真正理解风力、风向的概念,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即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要,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装上“地理的头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初中地理学到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DV作品,学生或家长拍摄到的我们的城市、乡村道路、河流的白色污染、工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画面触目惊心,有的学生还去垃圾看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过程和方法,不少同学提出了可行性意见,有的干脆付之行动,在学校、小区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箱,并贴上公益广告……这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4.教学语言的生动化:即师生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地理事物,描述地理现象,总结自然规律。如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可用方言说“吃力买只骡”;讲解冷暖空气锋面雨成因时用“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打回老家、养精蓄锐,来年卷土重来”;讲到我国与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关系时说“我国都沾光了”;讲地球不规则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时说“两只烧饼,吃到略鼓”……

  二、社会即学校:吸收社会化的教学资源

  陶行知说:“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他还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的这些话就是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并不只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到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要让社会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孩子向这个大学校学习,使学校的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教育的范围,那里比学校有更多的教育教材、方法、工具和环境,“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多起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陶老先生把它分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方面。同时强调生活教育的六大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因此,在我们的地理课堂上,我时常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思想,告诉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是多渠道多途径的:父母长辈、邻里朋友、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甚至是广告游戏,信息量最大的自然是网络了,我也时常推荐给学生一些好的网站。于是我们的地理课堂有时成了社会的大熔炉:有气象站工作的妈妈特意借来了风速仪、雨量器、干湿球温度计,教我们一一识别正确使用;有服装界的朋友为我们收集少数民族服饰并当场展示;有做厨师的爸爸做了好多地方菜品请我们品尝;有昆曲研究班的校友为我们介绍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表演……此时身为教师的我就成了地道的“学生”,能有这么多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学习难道不正是“生活教育”的特质吗?

  三、教学做合一:组织亲身参与的教学活动

  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精神是强调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教师不仅教知识、教技能,还要教学生学,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去获得经验和知识技能的自学能力。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而做是教学的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事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挖掘和发现,并对这些生活资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构建合适的教育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图这一章时,经纬网是初中生学习的重难点,常常是老师费了半天劲,但学生做起作业来糊里糊涂。针对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上课时带一个乒乓球来,动手画经纬网。上课时,先让学生用红笔描出纬线,结合纬线的谐音,告诉学生纬线――“围”线,让学生围着乒乓球,画出正中的纬线,标出纬度0°,告诉学生这条是赤道,然后让学生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经过南北两极点的“经”线,提醒学生们标出90°,然后提问:0°到90°之间如果分作三等分,每一等分是多少度?接着告诉学生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划出三等分的线,再鼓励学生找到北回归线23.5°N和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并用虚线描在乒乓球上。这样一来,学生对纬线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等到描经线的时候,我换另一种方法,让学生先看书,再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小组合作画出几条重要的经线(0°和180°以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最后在全班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邀请学生课后来参观。虽然花时间多了一些,但效果较好,从而突破经纬网这个难点。于是,经常地在我们的地理课堂上,学生用黄沙、胶水堆青藏高原,高原面上“雪山连绵”(白粉笔灰撒的),“高原公路”与“青藏铁路”纵横交错(彩色毛线铺的),“青海湖”波光粼粼,“珠峰”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彩色油光纸剪的)……学生自制的地球仪、雨量器、火山喷发装置、活动星图色彩缤纷、创意无限;师生联合制作的“太阳高度测量支架”在课堂上大显身手;立体太阳系模式图成为学校橱窗展示的亮点;研讨课上学生用肢体语言合作演示长江的“W”形状、月球的同步自转与公转及日、月、地三者的运动产生日食月食……虽有不严密的地方,但惟妙惟肖、匠心独运……

  四、在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基础是提炼生活。地理教学要走进生活,把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地理教学的基础,不断从中汲取现实生活的经验,以此为纽带,用感性的、直观的、生动的、立体的、丰富的生活素材去满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并不直接等同于教育,生活世界是复杂的、局限的、自发的、不定性的。不管是在知识内容还是在情感体验上,生活世界都不可能给我们以太多的理论承诺,不可能直接、自然地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习和思考,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对这些庞大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也就是说回归世界、回归生活,强调的是对它的升华与超越,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和媚俗地迎合生活。

  2.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需要面向生活世界,努力挖掘生活对地理教学及对学生地理素养、思维、能力等形成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使地理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但是,联系生活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地理学习引领学生去关注生活,喜爱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的经验。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对于我们是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用“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自己现实的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实现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梁伯琦,赫连素贞.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17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