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

斯娃分享

  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在督导成员、督导重点、督导职能和督导理念方面存在差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篇一

  中英式思维对比及如何培养英式思维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恰好是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课题。在此我将从中英式思维对比与如何培养英式思维这一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式思维;英式思维;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自主学习

  引言

  通过几年以来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总结,我发现学生之所以无法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究其根源是中式思维对其产生的负面干扰。而教师针对学生所犯错误也只是对其表面进行纠正。若想真正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能力。

  一、中式思维vs英式思维

  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根本差异导致语言的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换而言之,中西方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总体来讲我们可以从词汇、句子文章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

  1.词汇 根据《英语学习报》的有关数据统计,中西方词汇只存在着40%的互通,也就是说剩余60%的表达会和英文存在着一定出入。鲁迅说过,中文和英文相比,吃亏在不够精准,也就是说词汇量少。因此中文更讲究上下文的融会贯通,而大部分英文都有着非常确切的意思。举个最近的例子,今年是中国农历上的羊年,国外新闻媒体对此纷纷报道,然而却笑话百出,一个羊字难倒了各家新闻媒体,他们纷纷质疑中国的羊年指的究竟是哪只羊:sheep、goat、lamb还是antelope,由于最终也找不到统一的答案,各个媒体的报道也就变得迥然不同。

  2.句子 汉语句子一般按照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进行表达,通常修饰词在前重心在后。英语句子习惯于开门见山一般先下结论后叙事,修饰词在后重心放在句首。例如“丽丽的妈妈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所以她不记得”。中式思维表达为 Lily’s mother died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so she didn’t remember her.而事实上英式思维会表达为 Lil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very young.由于中国学生长期受中式思维的影响,因此在英语表达中常常无法摆脱中式英语的束缚,从而也极大的影响了中国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

  3.文章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孔孟中庸之道影响着中华文化底蕴的沉淀,汉语注重柔和婉转之美,体现在文章上就是典型的螺旋式思维。中国学生写文章习惯于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然后才阐明观点下结论。英式文章却与其截然相反,英式思维属于典型的直线式表达思维,在说明文议论文中表现的更是尤为突出。英式思维的文章通常开篇就阐明作者观点,随后再论证说明,并且每段段首都会体现出鲜明的主旨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作文写得无可挑剔却在雅思托福等考试中惨遭淘汰的真正原因。当然思维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对于想虚心学好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了解英式思维至关重要。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

  首先,应该排除中式思维的干扰并且学习英语的文化背景。中国学生习惯于按字面意义翻译来表达英语,这就是所谓的Chinglish.也叫中式英语。事实上中式英语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方式表达出的英语,是对英语本身的误解与扭曲。例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些都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所形成的,并不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另外对文化背景的不理解也会造成英语表达的失误。如:“汤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对我们公司进行了重大改革.”有些同学就会写成 Tom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eat crab, and he made a great revolution for our company.事实上汉语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思为敢于冒险的人,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下敢于冒险的人应该翻译成“the first people to eat tomato”。

  其次,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表达方式。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英式思维的典型特点是直接表达法。例如美国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会问你喝什么,这时候朋友会直接回答“coffee”、“tea”“milk”等,并不会礼貌推让。同样场景在中国,主人问客人喝什么,客人会客气的推让说什么都不用,这时候主人依然会提供饮品。若是我们能够了解英式思维中的直接表达与中式思维中的间接表达的差异我们就可以与外国人进行愉快的交流,不至于闹出笑话。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英文原声电影、歌曲或者阅读外文原著的方式去对比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的差别,去模仿英式思维的句子表达与写作方式,从而达到培养英式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效果。中式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排除其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是为了学好英语我们必须持之以恒的培养自己的英式思维能力,从而从根源上掌握外语学习的必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刘耀锋.简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新学术,2007年02期

  [2]蔡运荃.浅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孟献民.论体现在语言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曹玲娟,康琴莉.汉英语法结构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篇二

  在中职教育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从2005年起,国家开始发展中职教育,其目的是为国家输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但是,中职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课堂教学是中职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开展适宜的教学工作。因此,差异教学应当推广到课堂教学当中。

  一、概述差异教学

  1.差异教学的概念及核心思想

  “因材施教”的观点被作为一项教育原则,被广泛传播,它是因材施教在现今时代的最新体现形式。具体而言,它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教师据此设计课程教学,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差异教学的作用

  由于差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和需要,以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成就,所以中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差异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中职差异教育的实施现状

  1.中职生基础较差

  在各种政策、观念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生源不足,即使招到学生,学生的基础也普遍较差。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顺利进入高中学习,只有一部分所谓的“差生”,选择进入中职院校。短期内,这种现状无法改变。由于生源不足,中职学校会采用来者不拒的方法,以保证学校的生源。

  2.实施差异教学的程度不高

  差异教学在推行中有很大的难度。首先,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差异,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只有少数敬业的教师才能做到这一点。在当前中职教育中,教师很难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大多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课本知识,然后进行课堂提问,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对差异教学的理解有限,加上难以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最终导致差异教学的推行前景不够乐观。

  三、推行中职差异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师的观念,重视“差异”概念

  在中职差异教学中,“差异”应该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相信差异并不等同于缺陷,接受中职生虽然在成绩上不如高中生,但在特长上未必比高中生差。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差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从差异教学出发,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中职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观念上承认和接受中职生的差异。

  2.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以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主,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教学在无形中给予了中职教育不正确的指导和限制。推广差异教学,正是让中职教育跳出高中教学的模式,真正从学生的差异出发,既注重学生的差异,又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性和技术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比较专制、压抑,往往给学生造成紧迫感,不敢展示自己。尤其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平易近人,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中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输送行业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中职教育水平,实施中职差异教学是必经之路,教师应充分理解差异教学的概念,探索差异教学的实施方法,真正把差异教学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水平。

  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篇三

  浅谈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

  [摘要]虽然美式英语同英式英语均系英语,并且美国人与英国人所使用的英语都遵循既定的语法和句法。但正如其他语言一样,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也随着时代、潮流及人们的使用习惯而改变,并且其差异甚多,当然,运用起来误解意思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为避免交流过程中发生尴尬,使交流更加顺畅,本文从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来探讨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英式英语 美式英语 词汇 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26-02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已成为当今世界数十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在国际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贸易等众多领域,英语是极其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民间交往抑或官方交流中,英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学好英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由于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其国际地位当首屈一指,美国成为国际交流的主流国家,也因此美式英语极为盛行,并为世界上多数人所接受。尽管骄傲的英国人普遍不喜欢美式英语,但却不得不有意无意地学习美式英语。鉴于两种英语间切实存在的差异,在日常用语,尤其是词汇的选用上需保持谨慎。为避免交流过程中发生尴尬,使交流更加愉快顺畅,本文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来探讨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差异。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两方面。其中同词异义现象又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即“完全异义”“双向局部异义”以及“单向局部异义”。仔细言之:

  一、同词异义

  (一)完全异义

  有些相同词汇,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分别表达不同概念,即“完全异义”。例如,“shop”一词,在用作名词时,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意义大不相同。在英国,该词意为“商店”。而“shop”一词在美国则多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比如,coffee shop(简单的小餐馆)、body shop(汽车车身制造或修理厂,而body shop在英国却为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商店。美语里,“shop”还经常用来指学生的木工或金工等手艺课的教室或实验室。

  有几种男士所着衣物在两国之间的称谓颇令人迷惑。其中“vest”一词在英国意同“underwear”,指内衣、贴身汗背心;在美国“vest”意为外穿“马甲”。而“suspender”一词本身,在英国指男士的吊袜带,现也指女士长袜的带,在美国表示裤子的“背带”。英国人提及裤子的“背带”时则用“brace”一词,而该词在美国指矫正牙齿的钢丝架。

  “biscuit”在英国意为苏打饼干,而在美国意为软饼。“overall”在英国意为紧身裤,而在美国意为工装裤。

  (二)双向局部异义

  有些词汇其大部分词义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体现相同概念,但在两国的用法中还有其各自特殊含义,即“双向局部意义”。在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词义差异方面,双向局部差别的例证颇为常见。

  例如“bathroom”一词,其在英美英语中均有“浴室”的意思,但其在美式英语中却有引申意义,相当于“toilet”;“tube”在两种英语中均表达“长的、中空的圆柱形管”,而在英式英语中,其专门用来指“伦敦地铁”,同样在美式英语中其额外意指“电视”;因此当我们听美国人讲“I saw a very good friend on the tube”,那么其本意为“我在电视上看见好友了”,而非“我在地铁中见到好友了”。类似的例证还有“concession”,该词的基本意义为“放弃某物”或“被弃物”,如“He made no concessions to them”意指“他未对他们让步”。美式英语中该词另外一层含义为“小生意”,即“small business”,如“ice cream concession”;不仅如此,该词在英式英语中还有一层不为美国人所了解的意义,即“为学生、老年人或残疾人提供的票价优惠”。倘若出现词义误判,则意味着交际失败。

  (三)单向局部异义

  有些词汇基本属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词汇共核,不过在英国或美国又另有附加意义,我们将该现象称之为“单向局部异义”。

  以“creek”一词为例,其在英式英语中通常指“海岸线内的小水湾”,但在美式英语中其指的是“任意一条小溪、河流的支流”;“football”一词在两种英语里所指完全不同的运动,美式英语中的“football”是“橄榄球”,英国为“足球”,当前者欲表述“足球”的概念时,其往往采用“soccer”一词;“clerk”一词原意为“牧师”或“有学识的人”,而现在英式英语中该词指“办公室文员”,美式英语中指“售货员”或“宾馆接待”;同样,“wash up”英国人指“洗碗”,而美国人认为“洗自己”。

  二、同义异词

  同义异词是指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分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概念,该类词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商业、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例如“裤子”一词,在英式英语中一般表示为“trousers”,在美式英语中一般表示为“pants”,如英国人使用“pants”,其意义是指内衣,而美国人说内衣时,一般用“underwear”。女士的穿着中,长(统)袜——“stockings”的称法对两国人来说都已过时,女士的裤袜,现在英国人称为“tight”,美国人称为“pantyhose”;然而在美国“tight”则是完全不用的一种服装,是厚的,不易被挣脱的紧身衣常为运动员、舞蹈演员、魔术师等所穿。如果丝袜有抽丝破损,抽丝处在英国称之为“have a ladder”,而在美国为“have a run”。晚间穿的睡衣,美国人称为“a night gown”,英国人称为“a night dress”或“a nightie”。手提或肩挂的女用小包被美国人被称为“purse”,在英国被称为“handbag”,英国人提及“钱包”时则用“purse”一词,美国人称为“change purse”。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英式英语 美式英语 词义

  courgettes zucchini 茭瓜

  beetroot beet 甜菜

  aubergine eggplant 茄子

  barbecue cookout 露天烧烤

  note bill 钞票

  house home 房子

  flat apartment 公寓

  lift elevator 电梯

  underground subway 地铁

  post mail 邮递

  dustbin garbage can 垃圾桶

  toilet bathroom 卫生间

  cooker stove 多眼炉灶

  tap faucet 水龙头

  hoover vacuum 吸尘器

  petrol gasoline 汽油

  windscreen windshield 风挡

  railway railroad 铁路

  point switch 道岔

  pavement sidewalk 人行道

  三、单词的拼写

  有些单词,美国英语以-ter结尾,英式英语中却写成-tre,不过意义不变,如theater与theatre;有些单词,美式英语以-or结尾,英式英语以-our结尾且意义相同,如labor与labour;另一种拼写差异为-og与-ogue,如美语中的“catalog”与英式英语中的“catalogue”,二者意义仍相同。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拼写差异的词,但其意义却无变化,如美语中的“check”“analyze”与“program”,分别对应英式英语中的“analyse”“cheque”和“programme”。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的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工具,在当代世界范围经济全球一体化,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和社会的变革是推动语言发展的总动力,也推动着英语的发展和变化。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下,美国英语对英国英语正在产生广泛的影响,英、美两国英语正在走向融合。相信随着英、美两国文化的交流,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别会越来越小,从而会更有利于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Opdahl,Lise A Study in Variation of Dual-form Adverbials in Present-day English.Frankfurt and Main:Lang,2000.

  [2]Poplack,Shana.The English Origins of African American English.Malden,MA and Oxford:Blackwell,1999.

  [3]Rickford,John Spoken Soul.New York:Wiley,2000.

  [4]Smitherman,Geneva Black Talk.Words and Phrases from the Hood to the Amen Corner.Boston and New York:Houghton Miffin,2000.

  [5]Tottie,Gunnel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English.Oxford: Blackwell,2002.

有关中英式教育差异论文推荐:

1.浅谈中英教育相关论文

2.中西方教育体制的特点及差异论文

3.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1000字

4.浅谈中英教育差异论文

5.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6.浅谈中西方音乐教育的差异论文

    15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