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探究论文

谢桦分享

  21世纪是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世纪,是知识主宰的世纪。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构筑在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探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投注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到工作中,并达到更高的个人目标。有效的激励是实现事业单位和员工双赢的有效途径。文章就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措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措施;绩效考核

  激励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在员工身上的作用效果比较持久,并且在作用过程中还能提升员工对企事业的忠诚度。但在我国的事业单位内,许多奖励机制流于表面,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员工的工作激情比较弱,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升。

  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

  1.1 激励机制缺少对员工精神方面的激励

  在目前的事业单位中,大多数的奖励机制奖品都是物质上的,在满足员工需求时只能在短期内满足员工的表面需求,这样的激励效果比较弱。而对于员工的精神激励制度,我国的建设还比较不足。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由于职位是固定而有限制的,薪酬和福利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所以能够作为精神激励的只有领导给予员工的表扬和关心,这也是我国事业单位内激励机制的一大缺陷。而在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中,对员工的精神激励也很不重视。而随着人力资源改革的进行,绩效工资和聘任制进入事业单位,更加重了对员工的物质奖励。

  1.2 激励机制的具体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应用比较片面,具体的手段相对单一,相对传统的激励手段比如物质激励、信任激励、晋升激励、精神激励和目标激励等,根据不同的职位和不同的员工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有利于实现长期提高的效果。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必须要对具体的激励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单一激励手段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激励效果也是短暂的,不利于员工的长效发展。

  仅仅采用物质激励手段的事业单位比较多,忽略员工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多样化激励手段并合理化组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也使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更好地实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目标。很多企业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多种激励手段组合的形式,能够积极地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加上主动激励组织工作,很好地保证了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并且还能对员工产生比较长效的影响,这是事业单位需要学习的。

  1.3 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协同不合理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具体实施的重要参考内容,绩效考核成绩也影响着激励机制的具体操作,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我国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引入较迟,在与激励机制的对接上还比较薄弱,二者运行中没有达到应有的配合程度。这也就导致了员工的成绩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会逐渐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激励机制的存在起了反效果。事业单位应该尽快将绩效成果和奖励机制结合起来,让员工明白努力工作是有意义的。考核成绩与激励机制的挂钩,要在相互完善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设计,让两者匹配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的完善对策

  2.1 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奖励机制

  2.1.1 发挥组织效率。必须明确事业单位的产权归属。单位的国有属性决定了其本身并不具备主动分配的权利,其财务动向要受国家财政的管理。而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都需要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并在社会的监控下治理结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要受政府指挥,但也需要单位本身提供意见。管理中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事业单位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意见传达机制,让员工的声音能够到达领导层,让单位内的环境更适宜员工进行工作,从而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当员工的意见被领导采纳,员工就会对单位产生更深的归属感,同时这也意味着单位员工地位的逐渐提升,能够让员工更加自觉地维护单位的运行。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必须要弄清楚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不同,以此来避免激励机制中出现无法兑现的承诺,同时也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合理配置激励手段,避免员工的在岗消极的感情基础。

  2.1.2 绩效与激励的进一步匹配。国家在义务教育单位、医药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逐步实施了绩效工作的政策。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措施,由受激励的主体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决定。这也就意味着激励效果越好,员工绩效也会越高,而期望水平则表达了激励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如果激励水平提高能够使绩效水平提高,即二者达到相配就代表合理期待,否则就是期待过高。期待过高的情况出现会逐渐使员工失去信心和动力,对单位的人事管理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激励水平要和员工的绩效互相匹配,保证正常的期望值。

  因此,事业单位绩效改革首先需要一个科学考核系统,而除了要对员工的工作完成量进行真实有效的考核外,还要考核相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员工工作的整体绩效作为考核的实际标准,配合员工工作的态度和团队总体绩效,共同决定员工的薪酬。对员工进行的考核应该保持过程透明、结果公平,让员工能够通过有效的活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并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成果有一个真实全面的认知。报酬作为激励的最基础手段,是单位肯定员工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而在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对员工提出适当的期望值,使员工对单位的发展抱有更多的使命感和归属感。而激励一定要做到和绩效的匹配,如果激励与绩效不匹配,可能会对员工之间的工作氛围造成不良的影响。

  2.2 优化事业单位的分配模式

  我国事业单位的分配形式是薪资制度,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构成。事业单位进行分配的方式,不仅决定了员工能从单位获得的合法收益,还会间接地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形势确定分配模式将决定事业单位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虽然事业单位因为具有政府属性,在自主分配权上有所限制,但也同样需要积极地扩宽自主分配权。

  事业单位需要在国家的正确引导下,完成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交融,科学合理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另外要完善薪资分配,绩效工资制度要切实打破不公平的分配模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员工实现全面监督,而绝对公平主义在此时也是不合适的,有差别的分配才是对绩效的真正肯定。只有获得肯定,员工才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而在激励中,精神激励的效果更深入人心,也更持久,从员工的内心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领导层要积极与员工进行接触和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环境中,公平的认定员工的工作状态,并以此作为精神鼓励的基础,进行口头表扬或者部门内部的表彰,发挥员工的带头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3 结语

  激励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激励机制的建设,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在社会上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单位。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及时根据人才和市场的情况调整激励方式,保持员工和单位共同发展;另外,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改革更好地契合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事业单位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探究】相关文章:

1.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分析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2.浅谈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论文

3.行政管理论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

4.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5.研究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论文

6.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2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