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关于合规管理论文(2)

家文分享

  关于合规管理论文篇二

  浅析证券公司合规管理问题

  内容摘要:在合规管理,即对合规风险进行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内外部的监管规定等,制定或修订与之相符的合规政策、操作规程、行为准则及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以持续识别、评估、监测、防范、补救和处置合规风险的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构建金融机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本文结合规管理的定义和两个方面的内容入手,分析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对策。

  关键词:合规管理;证券公司;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7月14日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在整个证券行业推行合规管理体系,推行证券公司内部的主动合规管理制度,这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合规管理开始有法可依。

  合规管理实质上是按照证券公司的合规目标来定义的证券公司管理活动。其基本作用是确保证券公司遵循各项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控制合规风险,以保护证券公司的声誉,从而保证证券公司实现最大的利益。它首先是证券公司的管理,是对公司合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应当体现在证券公司管理的全过程中,涵盖证券公司业务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合规管理就是确保证券公司的规章制度合乎法律法规,确保证券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之间不相冲突并确保规章制度在证券公司得到严格执行。

  一、合规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一)什么是“合规管理”

  “合规”是从英文“compliance”一词翻译而来的。瑞士银行家协会在2002年发布的内部审计指引中,将“合规”定义为“使公司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管制及内部规则保持一致”。2004年9月,COSO(即Treadway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提出,一个企业主体在设定战略目标时,应同时设定经营、报告和合规等相关目标,并给出“合规”是“与目标连用,具体指必须致力于遵守企业主体所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定义。

  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高级文件。该文件虽未对“合规”概念进行直接的界定,但文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使用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综上述,本文认为,合规管理,即对合规风险进行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内外部的监管规定等,制定或修订与之相符的合规政策、操作规程、行为准则及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以持续识别、评估、监测、防范、补救和处置合规风险的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构建金融机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二)合规管理的含义

  合规管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以及自律性组织制定的准则,并且需要适时根据外部环境、法律法规、自身经营发展等多种因素,持续改进合规政策;

  二是金融机构应组建一个与自身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相一致的合规部门,配备足够的、素质较高的合规人员。开发相应的合规管理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合规政策在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合规风险。

  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合规管理部门及全体从业人员,应按照合规管理规则对经营行为、工作行为进行审查,并主动报告存在或潜在的合规风险。

  独立性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合规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有权独立检查监督,并按照机构内部合规管理架构设立的报告途径进行报告,不受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的干涉。

  二、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缺陷使合规管理弱化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普遍形成了“董事会一经营层(合规总监)一合规管理部门一各业务单元”的合规组织体系。由于职责和定位的不同,经营层对违规风险与违规收益的判断通常与合规部门的判断不一致。当合规目标与管理层的经营目标产生偏差甚至发生冲突时,管理层就有可能消极对待对自己不利的合规政策,并可能运用自己的剩余控制权弱化合规管理制度对自己的不利影响。由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的以上缺陷,往往导致公司治理对合规管理的作用失灵,使得合规管理落不到实处。

  (二)合规管理流程控制仍有盲区

  合规管理的国际趋势是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试行规定第三条规定: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应当覆盖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由于外部监管不足以及内部利益驱动等因素,不少证券公司还存在合规监控的盲区。

  2007年交易所查处的两起案件值得有关部门深思:一起是2007年4月18到5月16日,某证券分析师连续发布四篇公司研究报告,导致该股股价在12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111.3%。在此期间该分析师通过买卖该股获利12万元,涉嫌发布虚假报告与非法交易。

  另一起是2007年年中,某证券分析师调研后向其自营部门介绍,并陪同自营部门有关人员到公司调研。该自营部门开始买入该股股票,该分析师也开始同步对外推出该股的研究报告,并明确给出“强烈买入”的投资评级,涉嫌内幕交易。

  这两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都是证券公司在信息隔离墙制度方面缺乏有效的合规监控。由于证券分析师在连接买方与卖方利益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对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提高,而不少证券公司在对证券分析师的考核中,把薪酬与公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的业绩直接挂钩,导致隔离墙制度形同虚设。

  加之,越是具有品牌效应的证券公司,其研究机构的收入来源越依赖于基金、投资公司等大机构在其营业部分带来的佣金提成,在违规收益明显大于违规成本的情况下,证券分析师势必难以保持其研究成果的独立性。

  (三)合规监控系统仍属空白

  我国大多数证券公司在合规风险监控方面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模型,难以对公司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在风险管理方面,国际证券公司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信息库与监控系统,如美林公司主要运用风险数据库、交易限额监视系统、交易系统通道和敏感性模拟系统来防范和管理风险。

  与之相对比,我国证券公司的净资本监控系统一是时间上滞后,做不到实时监测;二是该系统不能覆盖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的审查程序。

  因此,应根据监管环境的变化和监管体制的转变,建设符合我国证券监管环境和监管体制的合规风险监控系统和信息库,及时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

  敞口的科学计量与监控。合规管理专业人才不足。合规管理是一项涉及财务、会计、法律、管理、信息系统及证券业务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管理活动,对合规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合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操作经验,熟悉和理解金融法律法规、财务理论,还应具有较高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需要能与监管层、业务部门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使合规管理与公司业务紧密结合。目前这样的人才在国内仍十分缺乏。

  三、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对策

  (一)全面优化合规管理流程控制

  首先,证券公司应对照合规管理的现有政策规定,对各项业务管理制度进行流程梳理工作,将合规性审查嵌入标准业务流程中,实现对所有业务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覆盖。

  其次,要明确岗位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各岗位员工的合规责任,各部门、分支机构、营业部负责人的合规管理职责,合规总监、合规工作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职责,做到各层次职责分工明确、互补、协调。

  再次,在合规工作中,合规、法务、风险控制与稽核部门要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在分别侧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控制环节的同时,又互相配合,共享信息资源、联合开展检查与调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最终达到合规有效性、风险控制有效性和流程效率的平衡与统一。

  (二)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系统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警示,值得国内证券公司反思。尽管摩根大通公司在1994年就将风险价值模型作为主要的计量工具并出版了Risk Metrics系统,但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的风险价值模型(Value atrisk)并没有能预测到次级债爆发带来的巨额损失,显示出以历史数据为统计基础的预测方式存在重大缺陷。

  况且,VAR模型的有效性是基于市场有效性与市场波动不存在自相关性的假设,但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性以及投机者的操纵行为的作用下,市场的波动性具有一定的自相关性,不完全符合上述假设条件。

  可见,对于高度金融创新的证券公司来说,仅靠完全计算机化的风险价值模型仍难以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

  以此为鉴,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控制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对合规风险点进行标识与警示,将合规风险的控制点嵌入公司风险控制的流程中,形成全面的风险监控系统,并分析控制与效率的平衡性,找出较好的平衡点。

  无疑,在依靠以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的风险价值模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最新的合规风险警示信号,这对于提早发现风险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大力倡导合规文化

  无论是证券公司的实践经验还是合规管理的内在要求都表明,只有证券公司高层在管理行动上采取有效措施,合规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证券公司高层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工作,积极倡导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树立合规经营的思想,将合规风险管理体制完全融入证券公司的核心经营管理体制。良好的合规文化是合规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运行的环境基础。合规文化还可以弥补合规风险管理流程的不足,从而将合规管理的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证券公司高层领导应当重视合规文化的培育,在全公司上下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将合规文化内涵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日常工作行为中,成为流动在证券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和员工身体内部的血液,成为上下统一的牢固认识、自觉动力、行为准则和工作习惯。

  (四)加强合规风险理论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合规风险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合规风险理论的指导。积极开展合规风险理论研究,建立合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指标的量化对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合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外一些先进证券公司已经开始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数据库,例如受关注者名单、利益冲突记录等,并建立了合规风险IT解决方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规风险管理。国家开发证券公司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合规法律数据库、受关注者名单、授权控制等动态信息数据库,以便于合规部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合规风险。

  参考文献:

  1 欧阳衡峰,开发性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当代经济,2009,19

  2 郑田,打造合规管理文化,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07

  3 立足江汉,有效发展,员工至上,合规经营――农行江汉支行创建良好银行纪实,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07

  4 童文俊,论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河北金融,2009,08

  5 吴俊镜,邮政储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初探,邮政研究,2009,05

  6 郭玉琴,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合规操作问题的思考,财经界(学术版),2009,09

  7 严控风险,合规经营为全行稳健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工商银行内控合规工作会议、内部审计工作会议分别在北京召开,中国城市金融,2009,04

  8 高利霞,中小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初探,金融经济,2009,18

  9 郭扬华,农业发展银行基层行贷款合规管理的策略选择,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05

  
看了“关于合规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新形势下银行员工合规管理的路径探析论文

2.合规管理年心得体会

3.银行合规管理心得体会3篇

4.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心得体会3篇

5.有关风险管理论文

27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