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治论文2500字(2)
形式政治论文2500字篇二
浅谈霍耐特的承认形式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 要】霍耐特通过对黑格尔早期承认学说和米德社会心理学的论述,提出了自己关于承认理论的论点,并把承认关系在主体间体现出的不同形式分为三种,即爱、法律和团结。这三种承认形式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共通性,解读霍耐特关于承认理论之形式部分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作用。
【关键词】霍耐特 承认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阿克塞尔・霍耐特是德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现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主导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承认为主题,提出了主体间交往过程中相互承认这样一种独树一帜的承认理论,并提出了这种承认关系在主体间体现的三种不同的承认形式,即爱、法律和团结,阐明了一种具有“好生活”基础的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表达了人类主体追求人的完整和实现理想社会的理想。在这里主要是从霍耐特的承认形式这个相关理念进行阐述。
一、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简要概述
霍耐特是在沿着哈贝马斯的思路,继续为批判理论重构规范,认为要走“规范性与经验性相融合的路子”[1],于是从早期的黑格尔那里寻找重构规范的思想资源。黑格尔首先将承认一词引入了哲学,他有观点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主体存在,当自我意识相互承认的时候,自我意识能理性化,由此,不同主体之间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必须相互承认,主体之间有一种互惠的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一步指出了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承认的才能使规范存在。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采用了黑格尔的“主体间以斗争为核心的发展方式”的思想,也继承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他的承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彼此承认构成了一种社会机制,所有的社会形式都是承认的秩序。“社会承认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规范中,就各自的地位、身份给予承认,也意味着我以及其他社会成员拥有一定的自由”[2]。他还借助了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对“为承认而斗争”思想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提出了分辨现代社会的三种重要的承认形式,即爱、法律和团结。爱是个体在家庭主体间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相互承认关系;法律是存在于社会之中,自我和他者作为法律主体相互尊重,为社会个体寻求社会平等的承认形式;团结是个体在一个社会组织团体里得到相互承认关系。
二、霍耐特的承认形式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共通
爱、法律和团结这三种形式,形成了主体间互动关系,相对应的有情感交流、平等尊重和社会重视,这三种形式构成了人类主体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的条件,这三种形式的发展,有了情感的共通感、普遍规范的相互义务约束以及参与群体目标的能力、品质和特性的个人同一性,使得个人成为共同体和社会中存在的独立个体,认同群体的规范性形式、尊重普遍性的权利、相信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进而发展出了重要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能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得个人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当我们把这些承认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霍耐特承认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内在契合,再根据金生�先生的教育承认思想,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承认,是爱、法律和团结,也即爱、权利尊重和社会重视三者连成的一个社会互动、社会交往形式,最根本的就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
(一)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霍耐特认为“只有在情感上信赖共同关怀的连续性,才能使向独立性的过渡成为现实”[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对其的教导关爱,不断获得自信,不断自我发展,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自我。这一过程就犹如家庭之爱,父母对子女悉心教导,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之中不断成长。教育教学中需要这种情感归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的传授更多的是要通过学生的情感感知来达到效果的,有了爱的承认关系,教育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以情感交流的形式之中,潜移默化中就使得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到了内心。同时,“在爱的关系中,这种经验是相互的,所以承认就具有双重过程的特征”[4],可见,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联系是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来达成的。
(二)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在法律中,“只有当我们反过来认识到必须对他者承担规范义务时,才能把自己理解为权利的承担者”[5],在教学关系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很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中,一方面意味着教师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的精神独立平等的个体,尊重学生,使之充分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将自己真实人格展现给学生,从专业知识、言行举止等方面使得学生自愿服从自己欣赏自己,而不是强迫学生服从自己。这样,学生在得到平等的尊重承认之中,自觉正视自己,发展完善自己。
(三)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形式之“团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教学,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指导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信念。纯粹灌输式地道德说教、知识传授,对于对学生的思想和信念的指导教育已经是落后的效果差的方式。思想信念是学生主体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超越性生成的,因此,学生的思想信念需要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作为其基础,需要周围社会对其自身的承认。正如霍耐特说“为了能获得一种未歪曲的自我关系,人类主体除了情感关怀和法律承认的经验之外,还永远需要一种允许他们积极地与其具体特征和能力相关联的社会重视形式”[6]。可见,学生需要外部生活世界对他们的个体自我特性价值的认可与重视,从而自己对自己产生正确的承认关系,进而认可自我价值,产生自我自豪感,使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促进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完善人格。
三、霍耐特的承认形式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霍耐特的承认三种形式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三种承认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共同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给予受教育者爱的承认,重视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得到情感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权利,教育重要条件和方式等方面要给予平等对待,使他们得到权力承认;营造教育的和谐氛围,加强实践教学,带领受教育者们去积极获取社会的承认关系,使其得到社会重视,也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能力和品质的认同,通过社会承认社会重视来使每个个体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人格和能力品质,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更好地巩固。 (一)给予学生爱的承认,重视情感交流,使得到情感关怀
给予学生爱的承认,给学生爱的关怀来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的歪曲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交往过程,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无时不是在与学生进行一种交往,而鉴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别之处,教学效果的体现更多的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感知,先要心理感知这种思想意识,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是越来越重要,不要只是冷冰冰地进行强压,对于学生的不良的思想观念,要在这样一种情感交往过程中得到改善进化。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关爱的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学识素养、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和仪表风范等各方面魅力水平的提高,以身立教,不断进行积极引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发自内心自觉地追寻这种良性发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爱的承认关系,师生之间呈现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建立平等关系,使得到权力承认
为高质量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这就包括对待不同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对待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上。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权利,得到权利承认,将课堂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丰富创新教学方式,比如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等,丰富语言表达,不只是只有用一些套话来进行表达,可以站在学生角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一些他们所常见之语,也不乏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幽默的歇后语、流行语等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减少心理年龄的差距,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层次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使得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营造教育的和谐氛围,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到社会重视
“学生的完整发展是教育的不懈追求和终极目标,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承认,获得了自我认同肯定自我意识,进而自尊、自信、自重。“承认使单个的主体与其他主体间具有了某种认同关系,而这样的认同恰是人社会性本质的内涵所在”[8]。人具有社会性本质,人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重视。实践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去积极获取社会承认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获取社会对其的承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训练,让学生所学知识理论落到实际生活,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获取自身肯定,赢取社会团体组织对其的承认、重视,从而进一步肯定自我,促进其更加奋发积极向上。
四、结语
爱、法律和团结,是霍耐特的承认的三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承认中来说,可以是关爱、权利平等尊重和社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给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则等内容,同样地,也是要以平等的承认来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根据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根本的是与受教育者建立平等的承认关系,以承认的方式来促进受教育者的品质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和应用霍耐特承认理论中相关理念,认真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在主导论、环境论、过程论和方法论等环节上所出现的漏洞与不足,相应地,以注重情感交流、教学关系完善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式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 [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2.
[2]阿克塞尔・霍耐特.“正义理论:从‘个体自由’转变为‘相互尊重’”[J].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2013(9).
[3]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4.
[4]胡继华译.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4.
[5]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15.
[6]胡继华译.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127.
[7]刘忠伟.解读课堂中的教育承认 [J].教学与管理,2011(2):25.
[8]王才勇.承认理论的现代意义解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
看了“形式政治论文2500字_2500字形式政治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