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

斯娃分享

  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服装的生产、消费、进出口大国,服装品牌也随之发展壮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篇一

  颜色管理在服装生产中的运用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摘要

  摘要: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着许多与颜色相联系的视觉和感觉经验,正确地将颜色运用在生产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劳动的积极性。颜色管理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颜色分级法、颜色标示法和颜色心理法等在服装生产中的运用,对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将颜色运用到服装生产管理之中,结合人的感觉与行为反应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会有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颜色管理;运用;生产管理;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76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56-02

  引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和知觉经验。看到红色交通指示灯,我们会停下并感到烦躁;看到绿色交通指示灯,我们可以自由走动并感到放松。而中国烹饪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以激发食欲,其运用之妙,关键在于颜色,食品的色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新鲜、生熟、味道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行业来讲,将颜色运用到生产管理之中,结合人的感觉与行为反应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会有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的效率。

  一、颜色管理概述

  所谓“颜色管理”2是将整体的管理工作以不同的特定颜色加以区分,让员工通过对颜色的辨识和比较,知道管理的要求、目的以及如何避免出错。进行颜色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1.颜色分级法。具体的方法就是以绿、蓝、黄、红等颜色标示于容器外或看板上,表示不同的等级。主要运用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品质管理等方面。

  2.颜色标示法。将颜色标示在容器外及广告牌上,便于进行工作流程管理、异常警示及防止错误发生。主要运用在物料管理、保养管理、人员识别等方面。

  3.颜色心理法。利用不同的颜色对视觉及心理产生影响,以提高管理者的注意力,或改善工作的环境,主要运用于工厂环境设计等方面。

  二、颜色管理在服装生产中的运用

  (一)颜色分级法的运用

  1.生产竞赛。我们常可以看到服装企业为了管理上需要,会拟订出一些生产竞赛,通过成绩公告让员工了解各单位成绩,与此同时利用人的好胜心理,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利用颜色分级法可以使这种竞赛的效果显著(如成绩第一用绿色标示,成绩第二用蓝色标示,成绩第三用黄色标示,成绩第四用红色标示),然后据各小组的具体生产情况给予实质的奖励,比如奖金、假期等,使成绩颜色与奖励挂钩,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改变其成绩的颜色。

  很明显,简单而直接的颜色分级法比用一些文字说明好很多,显著的颜色可以带给参赛小组强烈的刺激,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工业安全。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员工在熨烫、车缝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因而生产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问题。颜色分级法可以对员工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让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一十字形表格划成30或31等分,表示日期。在当天无人发生意外时,用绿色表示;如有轻伤(无须到医院就医),用蓝色表示;轻伤(需要到医院就医),用黄色表示;重伤(需要住院),用红色表示。

  这个象征着红十字会的十字架上表示的工伤情况,可以给作业人员敲警钟。看到它,员工作业时就会小心一些。

  3.生产进度管理。服装生产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其生产的运作程序是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订单咨询、样板设计和纸样制作、生产准备、裁剪、缝制、熨烫定型和包装储运七个步骤。

  由于服装生产要经过诸多的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影响到下一工序的生产质量,进而影响整批服装产品的完成日期,因而对每一道工序的生产期限都要严格控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按照交货期限制作生产的进度计划表(包括服装生产进度要求、款式说明书、成品规格表、加工工艺流程图、质量标准等生产技术资料和文件)。然后,每周由专职人员对产品的完成进度进行评估,届时完成规定工作量用绿色表示;完成规定工作量的2/3,用蓝色表示;完成规定工作量的处于1/3~2/3之间,用黄色表示;完成规定工作量低于1/3,用红色表示。

  将表置于醒目的位置,便于员工察看生产进度,把握好自己的工作量,当工作量赶上规定工作量时,要改变表中所示的颜色,表中颜色全为绿色时表明生产按期完成。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各员工的协作关系,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以使整批产品按期准时交货。

  (二)颜色标示法

  1.生产管理。服装生产中的作业主要利用缝纫机、包缝机等设备来完成,一旦机器出现故障,或者员工对缝制工艺不熟悉,都有可能对整批服装生产的进度造成影响。利用颜色标示法能够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每一个设备上安置一个三色牌,红色代表设备故障;黄色代表工艺不熟悉,需要专人指导;绿色代表材料将用完。员工根据具体的情况挂出相应的色牌,当现场主管巡视时,只要看到色牌就知道某个工位上的作业员的困扰,可以迅速找专人来解决该问题。

  另外,根据每个作业员的作业情况可以分为新进人员、辅导员和技术生。新进人员指刚来工厂的员工;辅导员指操作熟练、可以对新员工进行指导的员工;技术生指设备操作熟练程度介于新进人员和辅导员之间的员工。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肩章、套袖、工作服对其进行区分,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工作服的颜色识别出着装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并向其请教,缩减了打听熟练工的时间,使生产效率提高。

  2.裁片缝合管理。由于资金、技术、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壁垒较低,大量资本进入服装业,竞争非常激烈。要想谋求生存与发展,服装企业必须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作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新产品,生产出规格多、数量少、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为缩减成本、加快生产进度,服装企业的作业多采用分段外加工方式,将一件衣服的制作分拆成几个片断,分别委托不同的工厂加工(如进行印花、染色等),然后再将这些裁片收回,整理缝合成完整的衣服。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衣服的尺码不一,裁片的大小也有许多种,但单靠肉眼来进行区分是很难的,不小心把M号的裁片当作L号裁片来用,做出来的衣服就成了次品,这对公司是不小的损失。运用颜色标示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服装企业可以要求代加工厂在每件裁片上,依据裁片所属的规格,缝上一根代表着缝合片所属规格的毛线,比如红色代表S码,黄色代表L码,蓝色代表M码等,这样在缝合衣片时,通过颜色的差异性,比较容易掌握每个裁片的尺码,减少出错的机会。

  3.包装管理。服装生产的最后两个工序分别是熨烫和包装,一般包装人员进行包装时,很难直接辨认出服装的规格,必须看标签才能辨认出型号大小。如果标签的位置不明显,只能破坏熨烫好的服装造型,翻出标签进行识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

  (1)运用有色的小夹子解决。这些不同颜色的小夹子代表不同尺码,熨烫完毕,作业员可依据服装的尺码,夹上不同的夹子。这样,包装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夹子的颜色来分辨服装的尺码,不但节省了包装的时间,同时有助于服装品质的提升。

  (2)对有衣架的服装进行包装,可运用有色的衣架解决。不同颜色的衣架代表不同尺码,熨烫完毕,作业员可依据服装的尺码,撑上不同颜色的衣架。这样,包装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衣架的颜色来分辨服装的尺码,有助于物流速度的提高。

  (三)颜色心理法

  颜色对于人的心理因素影响颇大,利用假日时间到郊外做休闲活动,借助青山绿水可以舒展身心;在办公室摆上绿色植物,可以使员工在疲累时获得舒缓。因此,有效利用颜色对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来做工作现场所的布置,不仅能提升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且还可以使员工获得身心上的调剂。一些小方法罗列如下:

  1.工作场所的墙壁尽可能采用较柔和的色彩。据调查,长时间在色彩灰暗作业环境下劳动,就容易使人感到心情紧张,产生郁闷、恐惧之感。思想烦躁、视觉疲劳、生理上消耗的识别物体能量增大也容易引起作业动作变形,影响劳动效率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墙壁采用较柔和的色彩,例如浅黄色、浅蓝色,可以缓解工作压力。

  2.在工作场所内摆设一些花盆,以绿色植物为主,工作区域的走道涂上绿色。因为绿色是森林的主调,富有生机,可以使人想到新生、青春、健康和永恒,。它有助于消化和镇静,促进身体平衡,这对克服疲劳和消极情绪、舒缓员工身心有一定的作用。

  三、企业实施颜色管理注意事项

  1.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一定要量体裁衣,不能看到别的企业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运作得有声有色,就进行单纯模仿,将新的方法修正成最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2.使用颜色要统一,遵循两个原则:

  (1)依据法规及习惯性进行管理。比如美国各州交通连络委员会要求各厂商于运输各类危险物品时,运用白底红字标示有毒物、易爆物、有毒气体、催泪气体;运用绿底黑字标示压缩气体;红底黑字标示易燃性液体。

  (2)没有涉及法规或习惯性时,由公司自行规定;但涉及多部门时则要统一规定。

  3.应当加强颜色管理的宣传,使颜色管理的功效深入人心,员工能够主动地运用这种管理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这需要负责人带领员工去示范单位参观,让员工对颜色管理的功用有切身体会。在制定一些细节措施时,应当由员工共同参与进行。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加强管理者与现场作业者的沟通。

  4.运用颜色管理要考虑到实用性。当某个方法已经失去原有的功用时,要立刻放弃它,以免给管理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文献

  [1] 周可.颜色管理[M].台北:书泉出版社,1996.

  [2] 庄国铭.企业颜色管理[M ].台北:前程企业管理公司,1986.

  [3] 宁俊.服装生产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4] 汪田明.浅析色彩的情感语言颜色管理[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2).

  [5] 颜色看板管理.中国营销网[EB/OL].http://www.省略/downlist/r_10_1.html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篇二

  服装生产与质量管理服务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摘要

  摘 要: 通过服装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到服装外贸、内贸和服装生产企业的管理层中的工作岗位描述,并且结合现今市场经济下对服装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以及物流等方面的描述,阐明服装生产与质量管理服务的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 服装生产企业; 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 TS9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068-01

  一、引言

  当时间进入21世纪后,我国服装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绝大多进人服装外贸、内贸和服装生产企业的管理层,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管理者的必修课程。而服装界在外贸、内贸、零售及生产企业中存在的新课题,如在控制生产进度,标准化管理,原辅材料管理,设计管理,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岗位技术培训,劳动定额管理,服装质量控制、检验、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均有更高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服装企业的要求

  服装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服装生产技术管理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以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为主要目的,企业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产量、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即可谓是一个很好的企业。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技术管理的目的则要由上级满意转变为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由上级认可转变为社会认可。为此,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一切均应以生产优质产品、使用户满意、能占领市场为管理方向。服装生产管理是指服装生产从投料到产品完成的全过程的管理,同时也包括与服装生产有关的生产要素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其与生产相关的信息管理。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随着服装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逐步形成的。服装生产,在个体经营或作坊式的生产时期,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均统一在个体经营者的头脑之中。经营者在承接业务、计算用料、测量人体、服装裁剪、缝制、锁钉、熨烫、包装、送货、收款、结账等作业中均由其一人独立完成。他是经营者,又是生产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在整个经营和生产过程中,均由他本人协调处理,这就是服装生产管理的初级阶段。当今国外服装品牌纷纷抢占我国服装市场,而我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又多为来料、来样、来牌的“三来”加工企业,即使是自主品牌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的企业中,也仅有少数企业能与国外品牌抗争。生产管理薄弱、质量水平低劣,是造成我国服装生产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全行业中必须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意识、风险意识、科研意识、广告意识、优质意识及占领市场意识。

  三、服装企业质量管理要求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1.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2.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到员工。

  3.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 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4.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工厂接到订单后,先组织技术部门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并打版制作标准样衣。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1.必需及时跟踪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2.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3.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四)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1.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2.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

  3.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1.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2.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3.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六)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1.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2.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3.严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杜绝吸烟。

  4.车间主任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关人员检查车间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5.下班后督促各有关人员清理车间所有人员,关闭车间所有电路,关闭好大门。

  6.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七)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乱堆;散线不乱抛,断针不乱丢;补片一换一,辅料次换优;食物不进车间,杂物不放衣框;机台保持清洁,场地整洁卫生。

  1.平车、凳子、框子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排放整齐,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

  2.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严禁带入车间。

  3.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对不同货号的半成品或裁片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4.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5.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及各生产备用工具。

  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文献

  [1] 石志勇,李先国.服装生产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2] 服装经济网[E].

有关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推荐:

1.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论文

2.服装企业生产管理论文

3.关于服装企业管理论文

4.浅谈服装工业管理论文

5.关于服装工业管理论文

6.服装设计管理论文

7.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15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