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

斯娃分享

  大学期间的学生们处在树立正确职业生涯观的黄金时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尤为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职业发展问题首要的、直接的原因,而社会环境和高校教育的因素则是起着很大影响的外因。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原因

  [科研项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09—2010年度德育工作专项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09年科研规划项目:“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920)阶段性成果。

  一、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偏颇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务实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经济价值型”,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一些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职业的取向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这样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多年后,工作对于他来说,仍然是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维持家庭稳定的经济基础。在工作中,无法去体验成就感,无法去感受对事业追求过程中的激情,也无法把工作作为事业来追求,对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因而对工作也就不可能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说,工作只是一种工具,不是可以作为事业去追求的目标。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个人职业发展与人生追求的错位,既不利于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单位和社会的发展。

  2.自我认识不清

  在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趾高气扬;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身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在择业过程中,有的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就职单位或岗位;有的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双向选择中,不是以积极态度努力去争取,而是以随便态度待之。这样,有的学生由于所定的目标与理想脱离实际,主观与客观的差距相差太远就会产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就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忽视心理的锻炼和培养,从而形成心理障碍。在分析“自我”的问题上,当今的职业人是需要补课的,我们可能会认真地分析工作、分析老板,但是不会分析自我。职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象牙塔里的学子们。

  3.生涯目标模糊

  对大学生而言,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对自身体力、能力、智力有充分的考虑,在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初次就业。但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种种问题,走入误区。有的大学生对于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没有研究过,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有的大学生就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盲目地攀高追求与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目前的就业,同样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然,最严重的是许多同学目标缺失,没有发展方向,学习、工作缺乏动力,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虽然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参加各种职业证书资格考试,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有过实习经历,没有把这些实践和学习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结合起来。

  4.职业素质欠佳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中的政治素质方面,当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两面性。他们一面积极追求入党,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一面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比较重视企业文化中的民主思想,也希望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面却利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延迟性,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以及学校的声誉。一方面渴望企业具有宽松民主的氛围,另一方面又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性。面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效仿,这无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职业道德方面,在就业中,大学生们也各显神通,在个人简历上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与事实出入较大。只谈优点不谈缺点的现象在毕业生的简历中较为常见,甚至有的伪造各种证书,弄虚作假。有的毕业生同时和不同的单位签下就业协议,恶意违约。还有的学生注重个人外在形象的发展,轻视道德素质和内在文明素养的培养。而往往正是不良习惯、基础文明素养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铺垫人生,养成在先”。

  在职业心理方面,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面对职业发展中的矛盾,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较弱。对于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带着激情去迎接事业挑战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往往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情,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面对成功与挫折都能辩正地对待。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差,心理调节能力不足。有的面对成功沾沾自喜,有的面对挫折一撅不振,有的面对收入差距无法平衡。这些心理问题都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因而,把心理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低估自己和高估自己两种倾向。同时,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对当前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这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评价偏低,在就业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部分大学生生自认为高人一等,傲气十足,认为大学毕业就是人才,在择业时往往好高鹜远,期望值很高,总希望一开始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用人单位也是挑来挑去,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其次,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不良的职业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在就业危机面前,大学生们进入大学后最关注的是自己是否能顺利就业。至于将要从事什么职业,这个职业是否是自己所追求、是否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却思考不多。可见,由于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方向并没有明确目标,从而造成大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找工作时的盲目失措。

  2.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上流行的重实惠、讲实用的思想倾向和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等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产生共鸣。在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化倾向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偏重于物质方面,注重直接利益和行为的直接效果,容易导致短视行为,使其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时,他们往往把狭隘的得失程度作为行动的宗旨,以自己利益的得失程度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完全忽视了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社会转型期中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从理想主义走向实用主义。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也日趋功利,他们关心的已不再是“改造社会”而是如何“充实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找份“好职业”。对个人前途和自我价值的关注高于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的关注。许多学生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实用目标,却很少思考读书究竟“为什么”,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由于社会上存在凭关系、“走后门”找工作的不正之风,使部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扭曲,认为个人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是由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决定的,单凭个人的主观努力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忽视个人素质的提高与职业生涯的设计。

  3.高校教育的原因

  (l)职业规划专业化不足。首先,职业规划者专业化不足,目前我国职业规划行业的从业者以行政人员和政工干部居多,专业人士较少,而且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在高校里从业者高学历的不多。其次,职业规划专业化不足,在就业指导时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地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许多大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个别咨询和指导,不能从客观现实出发设计自己的职业定位,影响日后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再次,缺乏专业化的职业测评工具。大学毕业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前应做好自身条件的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其中进行一些标准化职业测评是自我认识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学校由于测评工具的选取不科学,测评结果不科学,导致测评者怀疑测评的准确性和必要性。

  (2)职业规划全程化不足。高校职业规划的全程化是指高校职业规划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连续性是指学校职业规划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部过程。阶段性是指大学生职业规划本身又是分阶段进行的。也就是学校要根据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由于全程化职业规划过程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忽视职业素质全面培养,从而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前面提到的种种职业发展问题。

  (3)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在体制方面的建设严重不足,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在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配备以及具体工作的开展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不少学校在就业指导的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投入较少,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不能保证职业规划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对外职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学生实习活动的开展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顺利开展。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范文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源或者特殊资源,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知识和智力资本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组织或工作,而是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自主权;知识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才谋求自身发展和追求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在资本追逐人才的同时,人才也开始趋向价值和自我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义煤集团;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79-01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时段期间,其与工作有关的经历和活动方面的态度与行为的序列,它指向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并且部分由个人掌握而部分受他人控制。职业生涯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由具体职业内容和职位组成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目前人们所提的职业生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过程。因此它的计算周期是从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狭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从事工作之前的专业学习或职业训练开始,直到职业劳动结束时,离开工作岗位为止。它的计算周期一般是从中专、大专或大学时开始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发展和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并且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两者相互协调一致的前提下,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轮岗和提升等发展机会,协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职业生涯管理的实质就是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调控,纳入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中。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四十年的历程中,它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各国研究的学者的观点都不相 同,但其内容和应用方法却有了较大发展。它是人本管理和系统管理的重要表现,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职业生涯管理要求真正了解员工在个人发展上想要什么。它立足于人的友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步提高员工的低层次物质需要,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等精神方面的高级需要。总的来说,它帮助员工提高在各个需要层次的满足度。此外,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竭力满足员工和组织双方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时, 职业生涯管理才会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动机,形成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标。所以加强职业生涯管理,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即指企业大学生员工的早期职业生涯管理。国有企业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本人对自身因素和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设定自己的长远职业生涯目标,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按子目标的落实思路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继续教育计划,再分析实现不同目标的措施、步骤、程序等,先实现子目标,最终实现长远总目标的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之所以会产生上面的现象,经过调查,分析,个人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由于受自身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常产生以下一些心理障碍。

  1.心理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有落差,产生失落感。刚刚进入国有企业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很高的理想抱负,期望一开始就脱颖而出,但真正开始工作后,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所落实的工作岗位不够理想,与原来设想中的岗位相差甚远,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因而产生失落感。就产生消极心理,不好好干工作,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2.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畏难心理。有的大学生在进入新的工作单位后,不敢大胆开展工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不知道如何着手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因而难以进入状态,总觉得不适应,这样就往往产生了急躁、畏难心理。

  3.过高估计自己而表现出自傲心理。自我了解方面不够深入全面,自以为是,只想到大企业、大机关、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岗位工作,过高估计自己而表现出自傲心理。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不发达的地区,轻视实践,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实际上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碰到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从而很难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的人才观,树立和实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和坚持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鼓励和支持技能人才干好事业,干成事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大学生人才评价新体系

  通过生产现场的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的业绩评定,重点评价企业职工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要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同时,集团公司出台政策,对优秀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在严格考核与群众评价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相应待遇。表现突出的,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公司针对大学毕业生,认真对待,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这种有效形式,及时找到了大学生新入职的盲目心理,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发现了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的激励因素。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广泛,涉及管理、技术、营销、财务等,绝大多数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毅志品质,经过企业实践和培养,若干年后必然为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吸引、留住、培养、使用好大学生,也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维波,吴利敏.浅谈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论大中专毕业生的角色转换与适应[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97-98.

  [2]岳蕾.基于职业发展需要的组织及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

  [3]张博.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 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加强烟草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J].中国培训,2004,11:8-9.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论文

2.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论文

3.大学生关于管理类的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文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6.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7.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范文

    135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