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

斯娃分享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旅游管理相关专业与社会的相关性极高,社会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的变化,若不能及时发现这一变化并根据变化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那么旅游管理人才的输出将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如今工学结合理念渐得人心的大背景下,以迎合这一大势为基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度改进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唯一出路。

  1什么是工学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是以工学结合理念为大背景,要想研究透彻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搞明白什么才是“工学结合”,这也是本文阐述的基础。工学结合就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最早体现“工学结合”这一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有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方法和英国“证书模式”“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等,在奠定了这一教学理念基础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1工学结合有着与其他教育模式不一样的特点

  (1)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都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且把三者调节到最佳状态,是切合我国教育实情的一种在“校企结合”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探索性的人才培养模式。(2)着重强化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的政策,让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大空间和舞台,这无疑在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上有了不小突破。(3)以落实基础、强调人文素质培养、强调职业素质培养为主旨,把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到与理论传授和技能培训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完成自身人格、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2工学结合的目的

  (1)将理论知识加入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解理论知识,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理解。(2)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对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让学生走进社会,加深与社会的接触程度,不要只是做温室里保护着的花朵,以便加深他们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并逐渐体会到与社会自然人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2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中发现问题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接下来我们将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期望空泛、没有实际意义。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都是输出人才,也就是说人才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院校只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人才培养中最关键的一点———理论结合实践———在这样一种错误的空泛、不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引导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路越来越崎岖。(2)如何提升教师整体水平还是一个难题。无论哪类专业,教师水平都是决定教学水平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管理也不例外。根据我国教育现状来看,旅游管理有关专业的教师大都来自其他稍有相关性的专业,对于旅游管理市场的把握度基本为零,所谓“专业教学”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3)课程设计不科学,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旅游管理的特点是适用性强,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理论知识;但纵观国内高校,大都延续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灌输理论知识上。(4)学生实践内容不能够达到实际需求。前面说到过,旅游管理专业的适用性强,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运用,也就是说实践课程很重要。但是,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安排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单位单一,要么酒店,要么宾馆,并没有进行综合性实践培训;还有就是量不够,很多实践活动都是“走形式”。

  3如何在工学结合理念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3.1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制

  基于我国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教育实情,我国在旅游管理培养过程中只是简单套入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没有明白新时代的旅游管理需要新一代人才的道理。如何做好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也许改进、完善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制就是我们首要的任务。在新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在工作上的组织能力、实际操办能力、谋划决策协调能力、观察调研能力的培养,这些也是工学结合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活动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行业,创新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过时的词语,因为只有它才能够赶上社会不断变化、进步的趋势,才能够让人类不被历史吞没。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案,所以只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我们才能够制定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高校中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因为只有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批批旅游管理方面真正的人才,为社会输入有效的力量。(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眼光融入大数据的旅游中去。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今以基本覆盖全球。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把目光锁定在狭小的“旅游”观念中,那我们就显得有些鼠目寸光了;大数据时代就应该有大的世界观,把目标确立在“大旅游”“大市场”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如果仅仅是符合普通本科教学“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要求,那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是无法获得生存地位的,因为要把眼光融入大数据的旅游中去需要更多的技能———发掘内在因素、对商机的把握、不断前进、团结互利等———所以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也理所应当对这些能力和技巧进行着重培养。(2)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培养,突出个性化。根据世界当前形式,中国极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强国,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我国在旅游管理方面的特色培养力度明显不够,还有不小的缺陷。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先容纳世界,中国旅游管理要想向世界范围内进军就得将旅游人才培养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性、产品创新的个性化。怎样做呢?这就要求有关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因为每个人的兴趣、天赋都不同,只有做到了差异性教学培养才能将他们内在潜质发挥到极致,最终达到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才可能让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专业性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3)以运用能力为重心对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人员进行培养,确定相关学科的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核心就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升能力”,要在工学结合理念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就必须重视运用能力的培养,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实际运用当中去,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现不足,然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3.3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效力

  传统教学体制有一定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好这些暴露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就会停滞不前,鲜有建树。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当然是对当前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社会是不断变化的,要实现旅游管理运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不得不创新,不断发掘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形式和手段。根据我国具体教学情况,我们可以将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向多元化铺开,同时,允许教师和同学保持适度的教学、求学个性,让师生共同探索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老师、同学都保持了个性化,思想摆脱了教条化的束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可能被创造。

  3.4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上乘的师资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如果连教师的水平都没得到保证,那么再好的人才培养策略都只是一纸空文了,因为缺少了培养任务的良好执行者。当然,教师是“传道”的,如果自己都没有实践过“道”的内涵是不能轻易教授他人的,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要以身作则,多多投身到实践中去,把实践的体会与理论结合后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所以,在高校的用人机制中不能够仅仅看重应聘者的学位学历,应该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这样才能为人才培养做好基础工作。另外,在任教师也不能够懈怠,应该给他们多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比如去国外高校视察、聘请权威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等。同时,学校自己组建高含金量的科研团队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才能在旅游管理方面进行专业性研究,对老师、学生起到专业性培养和教学的作用。

  4结论

  工学结合已经是世界的潮流,要想将我国的旅游管理行业推广到世界范围内,我们必须以“工学结合”思想对旅游管理相关人才进行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才是能够融入社会的精英分子。不管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发展,在工学结合理念下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也是意义非凡。通过上文累述,希望大家能够看清工学结合大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之路,做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摘要:旅游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各高校也纷纷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其课程结构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稳定。而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课程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旅游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岗位群视角;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优化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总体就业需求与困境

  1.1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

  通过相关统计得出,在2013年我国共有959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共有49.44万的在校生,与2012年相比数量有着一定程度的下降,共计有138所的学校停止了旅游专业课程,8.18万人的减少。当前高校由于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充分、全面的对旅游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解,而每年留在旅游行业的本科专业人才占到总数量的20%,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严重流失。同时旅游行业也有着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人才吸引力弱、聚集能力不强、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给旅游行业的人才供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近些年来,旅游人才整体素质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本科院校在招生中,旅游专业很少有学生选择。例如在2010年安徽省院校就业中,研究生学历以及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少,分别占到总人数的0.83%与6.67%,而大专学历人数最多,占到了总人数的额92.50%。在今后的发展中,若是不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将直接制约旅游行业的发展。

  1.3旅游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当前旅游行业人才结构当中,缺乏专业性人才,例如缺乏对国际市场十分熟悉的专业人才和职业经理。而近些年来,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不断推出了一些高端的产品,相应的人才显得更加的短缺。例如安微省旅游行业,其旅游科研人员、策划规划设计人员、电子商务人员及其的短缺,数量只分别占到总数量的0.09%、0.71%、0.44%,同时智慧旅游人才、温泉和度假区管理人才、小语种导游员、市场营销人才、文化体育旅游人才等都十分的匮乏,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4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亟待优化

  在旅游专业师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近些年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地缩小,致使相应的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教师在评职的时候大多都是初级和中级,影响了院校旅游专业的教育水平。而在旅游专业教学当中,通常都是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没有充分与实践相结合,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需求现状分析

  2.1调研对象及实施过程

  笔者以所在的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学校2009、2010、2011、2012、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通过QQ、邮件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87份问卷,其中223份有效问卷,达到了77.7%的有效率。而在2013届毕业生43人进行调查中,实现就业的人数为33人,其他,包括继续学习等10人,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没有了解到具体的分布行业,需要后续统计。

  2.2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分布

  2.2.1“非本行业就业”现象依然突出

  近些年来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十分巨大,而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存在严重的“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这几届毕业生最多只有15人在行业内就业。当前旅游企业向外界招聘的旅游专业岗位层次较低,也没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薪酬也较低,致使旅游专业人才转向其他行业,而对旅游行业产生抵触。这种“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学生也浪费了几年辛苦学习的知识。

  2.2.2传统旅游业态是就业主力军,新型旅游业态吸引力增大

  在旅游行业就业中,传统旅游行业是就业的主力,包括旅行社业、饭店业、景区、餐饮业等。而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毕业生越来越多的选择在线旅游咨询、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等岗位发展。

  2.2.3行业内就业比率大幅提升

  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本行就业率也逐渐增高,通过分析可知,2009年的行业内就业率为16.7%,2010年为19.5%,2011年为31.7%,2012年为33.3%。而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积极的一些教育活动,例如旅游企业进课堂等,强化了旅游专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了解,对于旅游行业发展方向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的就业率。

  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在旅游专业教育当中,课堂设置应当以提升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岗位的具体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的了解,并进行准确的预测,然后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课堂体系进行优化,提高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就业。

  3.1强化学科特征,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应当针对近些年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设置了一些通用性、综合性的课程,以提升毕业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旅游行业培养通用性、综合性人才。作为管理学的一级学科,旅游管理需要强化力度,大力加强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以及理论有着充分的掌握,培养学生工作的基本能力,做到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在课程设置时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中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为基础,合理的进行基础课程的开设。

  3.2结合行业特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具体旅游工作中,其较为复杂,专业性、综合性都较强,并且涉及到多个行业,因此满足学科交叉的需求是旅游管理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在具体课程开设中,需要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为基础,合理的进行其他课程的开设,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商务英语、现代服务业管理等。同时需要实时关注旅游行业的具体发展,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一些课程进行强化,增强培养力度。

  3.3聚焦地方特色,加强文旅人才培养

  河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旅游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国家的一些政策扶持促进了河北省的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向着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当结合河北省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针对河北省历史文化特征及文博部门对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加大河北地方史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旅游与遗产管理、民俗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的开设力度,加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

  3.4顺应市场特征,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随着河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受到广泛认同,政府引导、企业操作已成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结合旅游产业市场化的需求特征,应该加强适合于企业运作与管理的管理人才培养。具体而言,除开设管理学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特征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同时结合旅游市场新的变化,加强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等诸如微信、微博、社交软件等知识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另外应该加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4结语

  我国旅游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为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当前在旅游行业人才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制约了旅游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作为院校应当积极的了解旅游行业的动态,调整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使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具体课程设置时需要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于行业岗位的相应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作为课程优化的基础,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顺利的就业,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奉献力量,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王雅军 单位:石家庄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叶.浅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270+272.

  [2]谢维光.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体系优化设计[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v.16;No.5901:69-72.

  [3]何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其优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No.42922:106-107.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2.2016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3.旅游管理论文

4.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6.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133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