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参考范文

斯娃分享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班级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辅导员是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良好的班级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一:小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思考

  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在该谈话当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做好这个系统工作,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全力支持。本次谈话无疑是为我们的家校共育打了一剂强心针,有力地推动了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进程。那么,小学生家长究竟如何参与我们的班级管理呢?我将总结几点建议,阐述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并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教师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同样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主要是由我们的班主任来执行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可谓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之后,这二者之间必定会在某种管理理念上产生冲突,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我认为,我们的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和理解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这一方式,要真正认识到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真正转变观念,并接受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这种家校共育方式。而对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而言,他们也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有效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去。不可否认,小学生家长的学历以及综合素质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学历较高且在孩子教育管理方面有独到心得的家长朋友们,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而对于那些学历较低且综合素质较低的家长朋友们,如果他们没有好的建议,班主任老师就可以和他们沟通,请他们在适当的时候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从而让家长朋友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健全组织,有效参与

  也许有人会问:究竟如何能够有效地让那么多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呢?事实上,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需要建立一个家长保障团就可以。在家长保障团内,可以由众多家长推荐一个团长,团长的任务就是专门负责家长保障团的具体组织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在该团体内确定一些“职位”并推选出相应的“任职人员”,专门负责团内工作。家长保障团可以定期开会,就班级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而最终的讨论意见则由团长向班主任老师进行传达,征求班主任老师的意见。班主任老师也需要有效参与到家庭保障团中。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保障团会的方式,向家长朋友们通传班级管理的近况。如,某某学生最近学习成绩急速下降,请家长朋友们献计献策来解决该问题。又如,班级内最近需要开展一项演讲辩论活动,征求家长朋友们的具体组织意见。再如,学校要组织开展歌咏比赛,请家长朋友们献计献策,帮助班里的同学进行演练等。如此一来,就可以发挥群体的智慧,有效地对我们的班级进行管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定期培训,提高素质

  小学生家长的情况是参差不齐的。为了有效提高家长朋友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还需要对家长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家长参与班级管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等。通过类似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进而让我们的家长有效地参与班级管理。对于家长的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外面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演讲。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则可以由学校负责教学管理的领导来开展座谈会,也可以由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负责家长朋友们的相关培训。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在培训完毕之后,可以进行访谈,了解家长的培训情况,进而提高家长对培训的重视度。培训结束之后,学校还可以把具体的培训内容印制成纸质材料,让家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

  四、有效考评,激发参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不免会有一些家长朋友们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得不积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制定专门的考评体系,对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考评,从而不断激发家长朋友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每个月都对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进行考评,具体的考评结果应该在班级公告栏内进行公布。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家长应该提出表扬,或为其颁发奖状。对于那些参与积极性较低的家长也应该提出批评,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这种做法也会对我们的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受到表扬的学生自然会表现得更好,家长受到批评的学生回去之后也会积极要求家长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还没有在国内的大部分学校有效开展起来。因此,我们需要对该课题进行不断的探索,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家长朋友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一定会成为一种常态。

  班级管理论文范文二:班级管理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一、激励教育时机要恰当

  1.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运用激励教育

  环境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从一个旧的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学生的内心的感受非常明显,往往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学生都要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更好的学生,以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关注。对于这种情境,我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我也在这个时候多次对学生实施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学生的热情得到了我的鼓励。

  2.学生取得了成绩时运用激励教育

  学生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心理活动,通过努力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反过来又会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所以,当结果是好的,达到了学生的期望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下一次会重复出现,进而起到激励作用。如果我们班主任没有抓住这些时机,不能很好的强化这种行为,强度会逐渐减弱进而失去作用。

  3.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运用激励教育

  虽然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相对平静的,但是学习压力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有是相当大,他们在学习中或多或少会到遇到一些困难,既有学习上的困难,也有生活中的困难。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比如学习成绩下降而久久不能提高、与同学的交往产生矛盾而不能解决,这时,他们稚嫩的心灵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急需要老师的帮助,他们得到帮助的愿望很强烈。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关给予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帮他们度过难关,此时产生的激励效应效果非常好。

  4.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运用激励教育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的,初中生还是个孩子,他们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是。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上进的,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都会有改过之想,想做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想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这种“悔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我们老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给他们鼓励,相信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会改过从新,做得更好,进而成为一名好学生。

  二、把握好激励教育度

  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当,把外界教育影响与学生思想结合起来,把情感与意志结合起来,达到一定的度,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激励教育的角度要准

  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与学生矛盾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撞击,这是心理与心理的碰撞。所以,在进行激励教育时要选好角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时变换角度,找到一个点,这个点是最好的切入点,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

  2.激励教育的火候要适中

  激励教育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都不同,教育的场合也不同,因此,激励教育的火候也不同,初中生的心理正在发展,他们正处于半幼稚期,自觉性不高,做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好奇冒险会出现很多偶发事件。这时,班主任老师就要冷静的分析学生的问题,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他们,不可过激。

  3.激励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准确

  激励教育不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也不是可以用在任何情况下,所以,老师要抓住激励教育时机。对学生多一份观察、多一份了解,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使外界刺激与学生的自身行为快速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并固定。总之,激励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好的,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有了进步的动力,是学习的源动力。激励教育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爱之上。激励不是简单的表扬,也不是放纵。老师在激励时,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并能体验到在激励下的成功,并把这种激励变成一种内在的进步动力。激励是需要方法的,激励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表现才能体现出来,激励是老师的行为,也是学生的进步之源。老师的激励如果不能让学生所接受、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要从老师的方法上找问题,更要问学生为什么时时看不出进步。只有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当然,激励也不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也需要各门学科的老师与班主任一道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应。


班级管理论文的参考范文相关文章:

1.班级管理论文范文

2.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3.班主任工作论文范文

4.班主任工作管理论文

5.班组安全管理论文

    11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