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就快毕业了,毕业论文也不会远了。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仅供参考!
2016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篇一
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共金融教育探究
摘要: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对于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是极其必要的。所以,危机过后加强公众的金融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金融素质,对于增加居民的收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金融教育;金融安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危机使人们更加认识到金融知识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教育的关注。可以说,金融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且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但我国公民的金融知识比较匮乏,金融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淡薄,并且对金融政策法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风险等认识还比较肤浅。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对公众金融教育,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公共金融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加强金融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金融需求,而且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公众参与金融活动越来越多,金融活动已经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对公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开发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公众能否充分享受金融服务,能否有效促进金融的健康运行,都与公众金融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所以危机过后,加强公共金融教育,培育全民的金融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公共金融教育有利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金融消费者的素养越高,越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我国不仅有庞大的金融消费者群体,而且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必然也会快速增长,这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远远跟不上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反过来必然会对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所以,加强公共金融教育,对普及民众的金融知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公共金融教育,能够促进金融产品开发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拓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空间,也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防范金融风险,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又可以很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加强公共金融教育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通过加强金融教育,普及民众的金融知识,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警惕,对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是一把双刃剑,消费者一方面可以享受着金融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收益,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潜在的金融风险。长期以来,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而对普及金融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是金融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金融教育可以增强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道德风险,可以增强社会公众金融法治意识,可以培育全社会诚信观念,为拓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业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金融危机的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我们必须具有足够的认识。
二、现阶段我国公共金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金融教育体系不健全,公众获得金融教育渠道较少
公共金融教育需要一个覆盖整个社会的完整体系,但目前我国公众金融教育体系很不完备,在现有的情况下,不仅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履行公共金融教育的职责,而且更没有建立公共金融教育的制度规范,缺少科学合理的公共金融教育机制。即便时而有些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业开展金融教育,但其教育渠道过于单一,教育媒介较少,辐射面较小。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缺少明确的金融教育组织领导机构,也没有制定关于金融教育的长远计划。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往往只注重一些表面的数据资料,如散发了多少宣传单,接受了多少次咨询,组织了多少场讲座或报告会,办了多少场展览,等等,至于公众对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能否理解,宣传活动对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是否有帮助和作用,组织者缺乏跟踪调查,也无从知晓。
2.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少,过于形式化,教育效果较差
一方面,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在进行宣传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注重在所谓的“宣传月”“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时间进行突击性的金融宣传,常年性的公共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几乎不存在。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所谓的宣传活动中,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宣传者往往更注重宣传形式和宣传声势以及对宣传部门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影响,至于在宣传过程中,有什么效果,是否达到了宣传目的,宣传者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这好像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似的。在城市里的宣传方式仅仅是在一些主要街道张贴零落星散的横幅标语,偶尔发一些金融知识宣传单,有时在金融机构办公楼前摆上几张桌子,几个工作人员成立个临时的咨询点,热闹一阵子就草草收场,最后向上级部门发个报告。这样的宣传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宣传应起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很少能看到有什么金融宣传活动。
3.忽视农村宣传,农民对金融知识的渴望得不到有效满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因素,各地的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城镇热、农村冷”的现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理财意识的提高,农民渴望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但是,由于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城市设的网点比较多,所以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偏重城市,农村地区宣传幅度远远不够,这其中虽然有地理、环境、经济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相对不高,能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不高,没有把农民当做主要的目标顾客群,因而在农村的金融宣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一来,农民对金融知识的渴望与需求不可能得到有效满足。可现实的情况是农民金融知识匮乏,在金融市场活动中往往显得被动和困惑,不知道怎样投资理财,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农村普及金融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三、后危机时期加强公共金融教育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金融教育体系,做到金融教育的全面普及
为了全面提高国民金融教育素养,增加公众对金融的认识,根据我国公共金融教育落后的局面,应该尽快建立与现实情况相适应的全覆盖的国民金融教育体系。政府应该担负起对国民进行金融教育普及的重任,并联合金融机构、教育组织和民间力量,形成由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构成的金融教育体系框架。作为组织者,政府应该强力推动金融教育战略的实施,让更多的公众都能接受到必要的金融教育;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加金融教育活动;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必须全力配合。以建立起由政府组织,教育和金融机构配合,绝大多数民众参加的公共金融教育体系。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公共金融教育有了一个可靠的依托和保证。同时,要建立公共金融教育制度和规范,形成具有长效作用的公共金融教育机制,推动我国公共金融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2.增设公共金融教育渠道,改进公共金融教育方式
要取得较好的公共金融教育成效,必须要采取较为科学的宣传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加公众获取金融知识的途径。因此,必须增设让公众获取金融知识的通道和途径。为此,可以编印大量公益性质的并且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资料和读本,向公众免费发放;通过电视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金融常识,甚至可考虑设立金融教育电视频道,宣传金融政策,进行金融风险教育;在网络上建立金融知识学习的平台,传播金融教育理念,为公众提供系统了解金融知识、获取金融信息和学习使用金融工具的平台;通过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公益金融知识讲座等等。可以说,增加金融知识传播途径,是目前我国对公众普及金融教育的必然选择。
3.区分需求差异,应该把农民作为金融教育的重点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农民的收入在不断提高,金融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农民对金融的了解却少之又少,这非常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稳定。而提高农民金融素质,可以大大推动农民对现有金融服务的利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我国农村还缺少系统而深入的金融教育活动,政府应该把农村金融教育纳入到农民素质教育的长期规划当中,金融机构也应将开展农村金融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金融教育应该特别强调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根据农民的需求,设计合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支持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创新,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融资便利,进而更好地满足农民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钟玉梅.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消费导刊,2009,(24).
[2]宋威,房红.后危机时代金融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0,(4).
[3]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
[J].中国金融,2007,(3).
[4]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2016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篇二
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 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 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 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 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骗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 总结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 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昌发.金融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45.
[2]何东.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