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证券投资>

有关证券投资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优势在全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证券投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证券投资毕业论文范文一: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应用性课程,在人人谈股的当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在专业证券投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紧密相连。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进行改革。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总结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以期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注定将载入史册。这是令所有投资者毕生难忘的一年。从牛市起步到漫天飞舞的疯牛;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进而引发流动性丧失;从监管层积极出手救市,到别有用心的做空队伍的集体缴械……随着全民炒股热潮的掀起,《证券投资学》作为阐述证券投资的核心课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证券投资学集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显然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主体的静态教学模式变得不再适合。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实践操作,使得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教师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通常花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相关的投资理论、基本原理及概念,而对具体的证券投资实践,比如如何操盘、盯盘及操作分析规则讲解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多是通过PPT向学生演示,这样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直接通过交易软件进行演示形象。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根本不会使用股票交易软件,或是对操作流程比较模糊。另外,近年来有很多财经网站和证券机构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模拟炒股竞赛,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进去,身临其境,其效果将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喊话。

  2.教材内容陈旧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跟不上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步伐。具体表现有:一、教材内容滞后于证券投资实际的发展。国内证券投资学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远不及市场变化的速度,比如很少有教材内容涉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个股期权、FOF、新三板市场等。另外,近两年金融改革推出的一些举措更是不曾出现在教材中,比如沪港通、沪港基金互认、股指熔断、注册制改革等。新知识、新理论的不断涌现,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

  3.学生缺乏积极性

  要想把握好证券投资这项专业技能,所涉及到的领域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过程中,通常以静态的理论讲授为主,跟学生缺乏互动,甚至连课堂提问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把握程度的摸底,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时效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当下国内外的时事动态,在实践中去验证相关理论及方法。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建议

  1.选取富有时效的教材

  为加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意义,在选取教材时,应选择那些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的教材。高校在安排教学大纲时,应跟学科发展动态紧密联系,并及时跟进。教师在教学时,教学内容应根据最新的法规准则进行补充,扩充学生的信息量;面对一些实践性强的章节,如操盘、盯盘及操作分析规则等,应适当增加课时,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2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针对证券投资学中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问题,可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所设情境中进行角色模拟,切身感受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寻找解决方法。通过情境教学,将理论与现实经验和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应用投资理论对当下一些证券投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反复互动与交流,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从而达到启迪思维、深化理论理解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理论讲解,预先将案例分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向学生进行讲授;其次,精心准备案例材料,选取符合当下实情的案例故事;第三,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比如本门课程开篇讲述的就是对证券市场及其投资工具的认识,教师可在完成基本知识点讲解后,通过沪深两市上市券种,对比分析国内外投资工具的异同,并对不同类型的市场进行直观对比。

  4.实践教学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模拟实训中,通过互联网接入证券实时行情,对交易进行动态观察,作出分析和判断,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学校与当地券商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输送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校外实训,让学生在具体岗位参与培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业资格考试,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既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添砖加瓦,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改革,将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陈亚男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玉芝.《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1(21)

  [2]侯英.投资学教改探索[J]教育时空,2010[3]卢雯君.《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4(1)

  有关证券投资毕业论文范文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人们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及其规律的摘要院随着现阶段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深化,投资手段日趋多元化和科学化,《证券投资学》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根据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实施了基于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渐进式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改革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建设了合理的课程学习系统,强化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人们从事证券投资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的经济学科,是高校金融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并且从近几年高校教学活动来看,证券投资学已成为经济类、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学好证券投资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证券市场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都显得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根据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在“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打牢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本科层次人才特点、实践教学条件等,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改革探索。

  1现有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关院校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投资类课程,以培养我国急需的人才。作为金融学课程核心课程之一,《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只是简单地了解证券知识和分析理论要点并不能顺畅的进行资本市场管理工作,学生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资本市场具体情况了解投资管理的环节,熟练应用投资实践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控制。但是,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与现实中方兴未艾的资本市场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组织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

  一般《证券投资学》课程中涉及的很多理论是指导性的,但是具体到资本市场中应当如何开展工作,绝大部份教材中没有这部份内容。随着资本市场机制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投资已经从股民单纯的个人行为变为机构的收益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向前延伸到决策制定,向后扩展到风险评估。显然,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紧跟市场。

  1.2教学过程过于呆板

  首先,目前《证券投资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大多数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只要传道授业解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掌握住教材知识点,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即使应用案例,一般也缺乏实效性,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其次,即使有相应的配套实验,也是以证券分析软件和模拟炒股为主,教学方法上以运用教授法、演示法为主,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证券分析软件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师仍居于主要地位,虽然能有助于学生跟随老师熟悉操作步骤,但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评也是注重课堂表现和试卷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综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深化与创新,必然要求《证券投资学》课程不断改革。首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理解应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优化的。具体到《证券投资学》课程而言,教学主体的更新更来源于资本市场实践的创新,当今开放中的中国,正处于投资管理的空前繁荣时期,必将推动微观金融领域的发展,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因此,要把资本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和与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前沿介绍给学生。其次,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以及与相关课程衔接的需要。传统金融学体系内容上板块结构中投资组合理论、证券定价、有效市场理论等不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前提下处理好这些深化的知识,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课题;此外,如何做好与《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也是亟待解决的命题。因而,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不仅适时而且必要。

  2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美国教育学家盖奇(Gage)指出:“教育家应采用科学家剖析分子的方法来理解复杂的教育现象。”因此,此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将建设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金融投资理财人才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基于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层次渐进式《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借用了研究性课程的要求和方法,采用基于问题学习(PBL)这样的建构主义思想,立体化、全方位规范课程的理念、资源、环节等教学要素,通过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三位一体,由点带面,点面结合结合,通过层次渐进教学,在验证层次(基础理论)、综合层次(专业理论)、创新层次(方法与工具)和研究层次(开放式探究)逐渐递进,逐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看到教学改革的真实效果。因此,此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历经相关高校两版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以及四年以上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措施

  3.1以理念为目标,合理化教学内容

  在构思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理念是实施项目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核心和灵魂。一方面,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必须不断审视这门与时俱进课程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期间,培养计划对课时数进行了压缩,学生有了较充裕的实践可以自行安排,学习的自主性更大,也需要我们按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适应这些变化,我们首先调整了教学内容,及时增加了市场新的交易品种等新名词、新内容和新技术,同时也对证券分析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精简和更新。通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和试用,我们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编辑和出版,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3.2以内容为重点,调整课程结构

  在按要求对于课堂教学课时压缩的同时,我们调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结构。例如,原有的证券市场基本面分析部分,详细的介绍各种分析工具,使总学时膨胀,增加了学生负担,而有些知识实际上是重复学习,学生也不能举一反三,不能够对证券市场一些共同规律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重新制订了教学目标:以证券和证券市场知识为基础,以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为理论架构,以证券定价、证券市场的宏、中、微观分析为能力架构,使学生符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并为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配合课程结构的改革,我们还重新编写了课程教案、调整了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由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构建了坚实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取上让学生有层次的递进,强化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3.3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在课程中,课前主讲教师将每章的重点、难点和自学要求事先告诉学生,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和参考书目。此深化学生的感性外,重点在证券分析和证券实务环节,我们逐步加强了“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在理论环节,我们与相关的衔接课程,例如《计量经济学》等一道,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改革,逐步强化研究性教学思想,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实际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中掌握所学知识,基本形成知识上无拘无束、气氛活跃、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过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思索,大胆发表意见,在师生共同讨论先进手段的运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多媒体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形象、生动、真实的展示,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3.4以应用能力重点,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还尤其注重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注重实务与教学相结合。例如,在实验课程的理论部分,要求学生运用Wind数据库配合SPSS、EViews等工具软件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配合进行学习,将比较抽象的图像显示出来,并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容易理解课程所涉及的大量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改变了以往大量繁琐无味的计算让学生望而却步的情景,这一做法,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实践环节,教师积极联系证券公司等,开辟实习基地,确保实践课程效果和质量,例如,邀请现场工作人员来课堂讲述开户环节,并让学生在基地实践客户经理岗位,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学生、教师和现场指导老师质疑与答疑相结合的方法,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别答疑,并根据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组织讨论,出现了相互提问的生动局面,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一人满堂灌的状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5以考核为抓手,强化课程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如前所述,目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虽然客观,但学生可能花较多时间记忆而忽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因此,这与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众多的课程掌握情况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教科书上的相关理论很简单,技术指标机械性的记忆也可以做到,但具体应用时学生们却很难活学活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此次改革对考试内容与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除了出勤、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笔试外,增加了三次平时测验以及独立完成一份内容非常综合的《证券投资分析报告》和《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已达到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其次,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邀请现场指导教师对实验、实践环节进行考评。第三,鼓励学生学完基础知识后,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

  3.6以兴趣为先导,探索衍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因此,教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从改变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凝练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积累问题,并与教师的问题结合起来,将学习延伸至课下,积极探索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模式,以深化教学内容和效果。通过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论文)三种不同层次递进的渠道,使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得到科研能力的提升。改革通过三段式培养,即:通用素质培养(资本市场与投资基本知识培养)、专业素质培养(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新素质培养(开放式研究性课题的探究),从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到结果的分析有机的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将老师与学生结合起来,将课程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拓展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专业知识面,切实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也促进了教师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

  作者:吴从新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院:

  [1]胡昌生.熊和平.蔡基栋.证券投资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肖立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5(12):90-91.

  [3]龚国光.证券投资学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25-26.

有关证券投资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证券方面的毕业论文

2.证券投资毕业论文

3.关于证券投资论文

4.证券市场毕业论文

5.证券投资论文

    14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