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英语论文>外语翻译>

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词翻译

若木分享

  一、引言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浪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她指出:“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1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文本都和其他文本之间有着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联系。克里斯蒂娃还进一步指出,某一特定文本是“几种不同文本的换位,是几种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在一个特定文本的空间范围里,来自其他不同文本中的几种言谈相互交织,彼此中和”。把这一理论放到文学中来解读时,某部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等多方面来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离不开互文性,那么文学翻译能否脱离互文性而存在呢?先看看翻译过程所包括的要素:源语文本,译文文本,读者/译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源语文本不可避免的是和其他文学作品有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互文性关系。译文文本(即目的语文本)是基于源语文本的翻译作品,译文文本和源语文本的互文关系不言自明;同时考虑到目的语文化习俗等的差异,译文文本不免会打上目的语文化的烙印,这一烙印在其他译文文本中不免会存在,也就形成了和其他(同一或不同作品)译文间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考虑到源语文本的互文性,才能译出传神的作品;同时译者翻译的某一文学作品的信息也会有形无形的映现于另一翻译作品中。由此分析,翻译的整个过程都无法绕开互文性而独立进行。

  二、诗词源语文本的互文性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节奏优美等特点;诗人通常旁征博引并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抒情表意。诗词中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互文性极强。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下阕(第二节)的开头为例:

  遍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

  该词写在北宋已亡,丈夫赵明诚已故之后,已步入晚年的女词人孓然一身,忧愁悲苦之情可想而知。此处词人用黄花即菊花自喻,抒发词人清高傲世、抑郁惆怅的情怀。菊花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被吟诵,和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在百花凋零的深秋依然傲然开放,难道不是孤独,不是清高么?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也以菊花自喻自己的孤苦境遇。她写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词中的音韵也能产生互文的效果。中国的汉字是形声字,强调形、音和义的融合。诗词中的遣词用字在音、义的融合上最为显著。朱光潜认为,诗词中的声韵不只是词语的声音,更是意义的声音。汉语中的长音、短音、清音和浊音在诗词中均能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分别能给人以舒缓、急剧、明快和沉重的感受。李清照的《声声慢》的上阕(第一节)前十四个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此种采用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的押韵形式,第一行是两个重叠动词外,其余均为形容词的组合,通过声音的缓重、沉闷传递出词人抑郁惆怅的情怀。

  互文性在诗词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用典处较多。李清照词《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道:“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句中的“武陵人” 引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和阮肇天台遇仙结为夫妻的故事做典,借指丈夫赵明诚;“秦楼” 又称凤台、凤楼。凤楼来自刘向的《列仙传》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萧史的故事,他们因吹箫引来凤凰,后乘凤而去,他们引来凤凰的地方被称为“凤楼”或“秦楼”,这里借指自己和丈夫的爱巢。这里的“武陵人”和“秦楼”是用典互文的体现。

  三、诗词译入语文本的互文性

  在强调意境的中国古典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存在多方位、多角度的互文信息,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更是要把握好这些互文信息,使得译诗不失原诗的风格与韵味。下面从三方面来分析一下译入语文本(即译文文本)中对原诗词互文性的处理与体现。

  1、互文性与音韵传递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第一节前十四个字的两个译文文本。

  译文一:

  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译文二: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Crop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d 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And keep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John Turner 译)

  杨与戴二人的译文第一行中运用两个重复的词“seeking”,其中长元音/i:/的发音悠远深沉,很好烘托出寻寻觅觅的意境;第二行中的辅音/t?/ 、/kw/ 和/t/ 象征寂静,体现出词中的冷清;第三行的三个舌边音/l/的运用强化出原词的声音韵律,苦闷之情溢于言表。译文文本中每行词语的轻重音暗合原文的平仄韵律,同原诗的押韵方式十分相似,译得形神兼备,再现了原诗的悲戚之情。相比之下John Turner的译文没有把原文中音韵的互文信息很好的传递出来。虽然也押韵,但失去了原文由紧凑的叠词所带来的浓密的愁思之苦。

  2、互文性与典故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两个译本:

  译文一:

  I think of someone in Wuling, far away

  Distance haze hides the mansion in which I live.

  Note: Wuling is an old name for south China

  (茅于美 译)

  译文二:

  Far, far away you pass your days;

  My bower here is drowned in haze.

  (许渊冲 译)

  茅于美的译文把“武陵人”直译成"someone in Wuling",并在译文末加注的形式翻译出来。译出女词人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许渊冲的译文中把“武陵人”意译为“you”(你),没有把原词用典处的互文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对于“秦楼”的翻译处理上,两位译者从译诗的全篇风格考量都未用更多的笔墨解释这一词语的典故内涵。对于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每篇译诗还是要从整体来把握,本篇对译诗分析仅限从互文的角度来解读。

  3、互文性与意象传递

  针对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第二节的开头,译者如何此中的互文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呢?从以下的三个译例来进行分析。

  译文一: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许渊冲 译)

  译文二:

  Gold chrysanthemums litter

  The ground , pile up, faded, dead.

  This season I could not bear

  To pick them (Rexroth 译)

  译文三:

  Lo, how my lawn is rife with golden blooms

  Of unched chrysanthemums

  Weary their heads they bow.

  Who cares to pluck them now? (Turner译)

  许渊冲把“黄花”直译为“yellow flowers”,虽一目了然,可是读者不能联想到菊花这一意象。向日葵(sunflower)、金盏花(buttercups)等也是黄色的花儿。读者无法体味到原词中的互文意义。Rexroth 和Turner 把“黄花”直接释义成“chrysanthemums”。菊花在西方通常是用在葬礼上的花,英美人对菊花(chrysanthemums)的理解是一种怀念追悼之情。虽然和原词中菊花的内涵有差异,但悲伤之感还是吻合的。这样忠于原词的互文意义的译法更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加强英语读者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如果英语读者弄懂了菊花在汉语中的清高、孤傲的内涵意义,读到其他有关菊花这一意象的诗词也就自然可以产生类似的联想。也就能体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

  四、结语

  翻译,包括译诗,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也是文化层面上的转换。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交流,期间会出现或被增加、或被删减、或被误读的互文性信息转换。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是互文本;译者对原语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者是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媒介。译者的任务是实现二者之间合乎语言、逻辑、审美等多重标准的转换。因此,互文性存在于对诗歌解读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在互文性理论的背景下阐释古典诗词及诗词的翻译,能加深读者和译者对于源语和译入语中互文信息的理解,从而消除文化的隔阂,增进文化交流。

    6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