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英美文学>

有关英国文学论文

秋梅分享

  英国文学展现了作家内心的艺术世界,文学实质就是一种语言文字艺术。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英国文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英国文学论文篇1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近代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他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滋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全世界,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故西方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用客观实际或实践来束缚自己的思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第二 ,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第三,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四、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因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表现。从所处的环境来看,当时英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国内它的政府用严刑峻法对付群众运动,而人民的斗争则更趋高涨,终于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和议会改革。从布莱克起始,直到济慈,浪漫作家们都对这样的环境有深刻感受,形之于诗,作品表现出空前的尖锐性。从其自身的表现来分析,英国浪漫文学作品数量大,而且两代重要作家代表都有多篇不朽之作,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突破国界,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思想影响。

  有关英国文学论文篇2

  浅析英国文学教学方式

  摘要:英国文学是我国高校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必要途径。但近年来,英国文学教学面临受到轻视的困境。为此,本文针对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传统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英国文学课程的目标、意义和一些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国文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学生参与;学习效果

  长期以来,英国文学的课堂教学由于课时不足,班容量大,侧重于传授文学知识,对作品的阅读欣赏很不充分,课上基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有听的机会,很少能直接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看法。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表明,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但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功,还必须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是只会人云亦云而不会独立思考,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只会照着做却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人。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及提出独立见解能力应成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目标

  一、文学教学目标及意义

  英国文学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发展史,英国主要作家及其作品有一宏观、系统的了解, 以提高学生对英国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能力, 从而熟练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然而近年来, 随着国内要求改革英语系课程呼声的增高, 英国文学课时也一再被压缩。文学课现在已经面临边缘化的困境。在高等教育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了解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经典英国文学作品个个是英语语言的精品, 要获得一流的语言能力,阅读文学是必经之道。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从英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了解英国文学的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 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和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并通过对英国文学史上各时期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片断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对英文的鉴赏力。

  同时, 通过英国文学课程教学 , 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五种素质 :

  ( 1 ) 人文素质——通过文本阅读 , 从文学大师原著里的精练隐晦的文学语言中挖掘其中或背后的博大精深的人文意义,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 2 ) 创造潜能——通过文本分析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文学评论, 提高学生的创造潜能。

  ( 3 ) 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文本的评论与分析, 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

  ( 4 ) 文学文化品位——通过文本范例展示文学艺术的精华, 将文本的意义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相结合,使学生对经典文学的永恒与普遍的意义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逐渐形成较高的文学文化品位。

  ( 5 ) 文化接受性——通过文本阅读和评论了解英国文学与文化, 形成对不同文化的敏感的、 宽容的接受态度。因此, 英国文学教学既有实用性又超越了实用, 不仅有 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还有助于人文素养和智性水平的培养, 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二、 英国文学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学大纲中, 英国文学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参考书,撰写读书报告及评论。课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英国文学课包括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两个方面的内容。大纲将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读结合为一门课程开设,即以史为纲,史选结合的方法讲授英国文学课。采用这种方式, 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同时也讲授文学选读。教师每介绍完一位作家之后, 适当地讲一些他的作品。这样文学史和文学选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同时也使他们增加了英语语言知识。

  授课要采用启发式、 讨论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潜力,防止“填鸭式”教学。可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并对人物性格、 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及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从上述方法来看, 教学手段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面对文学教学的危机 , 我们应在保留其有效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

  (1)经典阅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 教师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将之贯穿于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的全过程。首先课前安排学生观看录像, 以课件形式列出推荐阅读书目和思考题。在备课过程中,师生合作制作可见,内容覆盖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图片、作品、出色片段、思考题、 评论摘要、 课后延伸的阅读书目等。在课堂教学中, 配合讨论内容, 逐层演示可见;观看电影片段后,引导学生辨析电影和原著的异同在欣赏多媒体和经典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能力,丰富情感,而且提高了相应的欣赏能力。可以说, 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促进英国文学教学和经典阅读。

  (2)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同步进行

  文学理论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作出的概括, 文学理论不能不根植于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基础上, 也不能不借助典范性的文学作品阐述文学的本质、功用、创作、批评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文学史,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若干原理,以及由之形成的批评标准,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和评论,没有一系列的范畴、观点和原理, 便不可能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史一文学研究是无法进行的。

  三、小结

  由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训练上,忽略了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特点,导致学生读书贫乏、视野狭窄、没有科研嗅觉,不能洞悉学术研究的特点,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逻辑论证能力低下。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博览群书,了解人文及社会科学发展的动态,知悉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研究,自我构建英国文学知识系统,培养运用比较、例证、归纳等分析方法论证特定的观点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 1 ]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 语专业教学大纲[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 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2 0 0 0 .

  [ 2 ] 杨俊峰. 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J ] . 外语与外 语教学 , 2 0 0 2 , ( 5 ) .

  [ 3 ] 张学军. 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先锋写作[ J ] . 文学评论,2 0 0 4 , ( 6 ) .

  [ 4 ] 罗益民. 阅读经典和英国文学教学[ J ] . 外国文学研究,2 0 0 4 , ( 2 ) .

    292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