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期论文
英语作为一门语,随着英美两国的崛起而诞生、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交流工具,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英语学期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英语学期论文篇1
浅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口语训练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始终把就业目标放在第一位。就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必须加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这其中就包括语言表达能力,bec 口试更特别强调话语运用这一能力。
1 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口试是bec 考试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该测试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官就一般问题对考生进行提问,要求考生介绍个人概况和对一般事物的看法,一般较少涉及商务知识;第二部分是考生根据提示就某个商务话题发表观点并讲述理由,要求考生能够连贯地组织起一段商务发言;第三部分是考官提供一个商务情景,考生彼此交换看法,要求学生能利用推测及对比等方式进行讨论,表达赞同、反对、扞卫自己的观点等。第二、三部分的考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涵盖的范围很广,难度较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年都有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报考bec考试,但是bec 口试的通过率却远低于笔试的通过率,口试成绩不理想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bec 考试的总体成绩,口语教学依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目前口语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朗读、复述、图片描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仿、短剧表演、游戏、英文歌曲、英语角、演讲、辩论、电影欣赏、口头作文、英语绕口令、听译训练、总结发言、商务报告因此,学生口语成绩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原因并不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而在于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得到具体使用,笔者认为,目前高职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在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1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是要熟悉并掌握一种思维方法。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 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练习口语时经常最先想象相应的中文,再找相应的英文表达,他们每人都有一个电子字典,在不懂怎样用英语表达某个具体信息的时候,马上打开电子字典,输入要表达的中文意思,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种在课堂上潜意识地把教师表达的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加以理解,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呈现出来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而且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bec 口试主要是根据商务工作人员的日常具体工作需要来制定测试的交际项目和任务的,显而易见,他们交流的对象就是满口英文的外国客户,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有效地从骨子里来用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来描述一件事情或一个过程。从教学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可以从信息接受和信息输出两个方面着手。
信息接受方面:教师应该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并尽量做到全英语授课,用简单、清楚、流利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解释某一个语法点和难词、难句,并且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口语的练习机会。在上课时,无论开场白,还是正课,都尽量使用英语完成,包括解释相关商务专题的背景知识,讲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词汇和句子,以及布置作业或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并得到提高。
信息输出方面:学生应养成使用英——英字典的习惯,学会用英语准确、简洁地定义一个东西,加强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训练。一个学生如果习惯或依赖英- - 汉字典,对事物的描述就很单一,碰到一个单词不会说,就会很尴尬、很紧张,从而影响了流利度;使用英- - 英字典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坚持让学生使用英- - 英字典一个阶段后,他们对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当碰到一个不会说的单词时,就会很自然地切换到另外一种描述方式上去了,同时,使用英- - 英字典可以帮助学生跳过中文的中间环节,直接理解单词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反映速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使他们几乎不可能借助中文来与外国客户交流,因此,习惯使用英-- 英字典更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效完成任务。
2.2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图
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学生只有在有交流意图时,才会去开口说话,而且学生的口语能力只有在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语言时才得以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他们的交流意图和说话动机,使学生愿意开口讲话,积极使用英语来表达思想。在实施口语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的是与思想脱节的机械训练,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所以学生只是为了课堂上应付老师才会开口。以情景对话为例:一般的做法是把学生分组,以教师给定的对话模板为样板,根据指定内容进行对话,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并把学过的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而实际上,口语的学习与提高不是简单的背单词、句型以及造句,它是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的,所以,学习口语应该从特定的语境入手。设计口语活动时,应尽可能考虑将真实的生活环境、真实的交际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在现实的交际环境中,所谈论的话题是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使学生感到有言可发,有言可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交流的意图了。b e c考核的是商务运作中英语使用的规范化,bec 口试在测试考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时,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建立和保持商务关系的交际,双方通过交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体现了交际的真实需要,交流的真实性、情景性和交互性非常突出,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通过反复实践,快速、熟练、规范地掌握从事商务活动的各项活动的操作的要领和技能,做到真正“能说会做”。如: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紧扣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如学到问路这一话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结合实际场景进行训练,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和训练口语,学生的表达意图也自然而然随着产生。
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商务模拟训练通过内容丰富、专业面广、难度适宜饶有趣味的商务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现象,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商务口语实践活动。如开展模拟交易会,让同学们每人带来自己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等,相互置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介绍自己物品,进行询问,讨价还价等;开展模拟商务谈判,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两小组分别代表合作的两家公司,一一对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谈判,在各小组内部同样可以以公司组织机构的形式进行人员分工。参加模拟训练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口语的过程,也是同学们相互寻找差距、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根据实际就业需要——模拟招聘会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实战演习”,树立自主择业的意识,体验自主择业的 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力、观察力、应变力、合作力、学以致用能力等等。这种提前热身的做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关注社会生活、扩展社会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储备相应的知识,提前知道应聘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为以后的求职奠定一个基础。
2.3 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猜测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活动.不管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对未知的将来,人们对拿不准的事情都会进行一番猜测或推断,猜测对学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如果有一个词没有听懂,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如果讲究背词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用英语表达的时候总会停下来思考,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能猜测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运用图式理论进行口语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现代认识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贮存于大脑中。在学习英语时,把英语词语表达的概念与他们网络系统中的图式对比,或对号入座、或加以修饰、或构建新的图式,以建立起—套类似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所拥有的图式网络。处于活跃状态的图式是思维、推测、判断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预测说话人将要表达的内容。一旦说话人所描述的内容与这些图式相吻合,它们就会启用,有了意义。可见,学习和应用外语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信息处理和存贮的过程,口语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大脑中图式信息是否丰富。输入的信息激活内在的相关图式使大脑能对信包进行判断理解,并对未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然后迅速地转化成为语音信息。因此,开口说话,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的设计,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学说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通过一些线索来进行猜测某个词语或者是用法的意思,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 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
2.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意识,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比如,每当学生学完一个商务专题后,可以要求他们联系新内容和旧知识,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设想一个情景,编成对话或小品表演,让学生主动充分地融入专题;可以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晚会、校庆会或和校外朋友联欢会上表演自编自演的英语节目;可以要求学生把英语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逛街、购物、交友等时时刻刻都尽量使用英语;还可以以漫画或动画flash 等形式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演示;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碟片,去掉原配音,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简略配音,鼓励学生自创符合剧情的英文对白??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是主人,他们能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东西,并能以产生成就感的喜悦心情更热情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
3 结语
培养学生,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我们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他们的口语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高建平.辩论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4:44.
[2] 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 bec 交际口语测试浅析[j].外语教学2003,1:63.
[3] 冯克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55.
[4] 翟颖璐.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教学方法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2):214.
大学英语学期论文篇2
浅谈从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到标准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随着英美两国的崛起而诞生、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交流工具。正因为语言的可变性和包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的变体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英语也将会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这其中也势必融入在泱泱大国——中国所孕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
一、中国英语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一种使用型英语变体,主要用于中国人与非本国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它具有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并带有中国特色的双重性质。“以标准英语为核心”保证了中国英语作为信息媒介所体现出来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而“带有中国特色”则弥补了标准英语在涉及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文化传统方面的相对欠缺。
自葛传槼先生1983年首次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之后,国内的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论证。概括而言,中国英语应具备以下普遍特征:
1.适宜性(appropriateness)。随着以语言在不同社会条件下运用、变异为中心的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标准不标准”的问题已逐渐被“适宜与不适宜”所取代。中国英语虽然表现的是中国特有事物,但在表达上仍应确保其被英语国家人士所理解和接受。中国英语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诸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一箭双雕(one arrow, two hawks)等,这种通过借译或语义再生的手段生成的,虽然在标准英语中没有出现过,但英语国家人士还是能从字面的表述中大体明白其所含之意;另一类如麻将(mahjong)、功夫(gongfu)、汤圆(tangyuan)、风水(fengshui)、广东人(cantonese)等,这类通过普通话或粤、闽地区的发音直接转化而成,且附有必要注解的,能够让英语国家人士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也填补了英语语言表达中的空白。
2.中国特色(chinese characteristics)。英语虽然作为一门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但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指称有时也无计可施,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廉政建设( construct clean politics)等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形式。那么,显然中国英语若应用得当,它能更忠实地反映原文所含之意。
3.中国文化输出(cultural output)。中国文化的输出早在16 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例如,现已被老外普遍接受并成为标准英语词汇的tea,typhoon等就是当时的中国英语。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国家人士在介绍中国特有的文化时也时常使用中国英语。
二、中式英语
传统意义中,对中式英语(chinglish)的理解从其英语字母的拼写即可得知。chinese和english两词掐头去尾的拼缀表示说英语者其思维方式、词汇的选择和搭配、以及表达等都不符合标准英语规律和习惯,其结果往往是不被英语国家人士理解和接受的,顾有别于中国英语。
1.中式英语产生的根源—语言的负迁移。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徙到第二语言学习中去,造成语言迁移(linguistic transfer)。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由于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使用语言的民族不同,因而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大多会用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并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当部分中国学生对于简单的汉语句子“我很喜欢你”表达为“i very like you”时,就产生了对第二语言学习有消极影响的语言负迁移。
2.中式英语的显著特征——不规范性。中式英语通常不遵循标准英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重复累赘、修饰词过多、画蛇添足、省略不当、拟人有误、词末未转换等,这种英语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不被接受的。
三、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转移
部分中式英语,由于没有或者基本不存在大的语法错误,同时在国际交流中,国人又长期和广泛地使用,因此,已经逐渐被英语国家人士所认同,并且逐渐过渡到中国英语。中式英语可以向中国英语转变,这取决于中式英语所具有的不同于中国英语的独特特征:
1.易变性(variability)。相对于中国英语的相对稳定性,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并且伴随着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完善,最终逐渐向标准英语接近。
2.创造性(creativity)。相对于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更富有创造力。中式英语往往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无法用英语实现语言表达,从而随机选择或创造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但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者不断重建和重组语言与形式的相互对应关系,一些不符合规范英语习惯的中式英语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目标语即标准英语。
四、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融入标准英语
1.呈现全球化趋势(globalization)。所有英语变体的集合体,统称为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而人们使用英语的目的也不仅是为了英语民族之间的交流,更是为了非英语民族与英语民族之间、非英语民族相互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因此,保持一种共同的标准和范式也是必然的,否则,交流双方就会因为表达的内涵不一而造成无法沟通,进而失去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工具的作用。
2.体现本土化特征(localization)。在全球化大环境下,英语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带有中国符号的英语正强烈冲击着标准英语。大量的中文词汇涌入,成为英语新词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的词汇,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四书五经(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等。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内学习英语人数的增加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充满中国文化气息和体现地道中国话的中式英语必然要被带入英语交际中去。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文化输出的日益重要,中国英语作为体现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现实等特色的表达形式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英语虽不足以成为国别变体,但将是世界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标准英语的重要补充。
五、结语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中国特色。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进和中国人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不符合规范英语标准的中式英语必将消失,而其余的中式英语会逐渐转变成中国英语,融入世界标准英语中的大家庭。英语就像经济发展一样具有全球化的趋势,又有本土化的特征,只有把握住这两个方向,才能真正了解现代英语。
参考文献:
[1]王湘萍.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与中式英语[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2):132-134.
[2]夏新蓉.论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j].西华大学学报,2007,26(5):102-104.
[3]张红芸.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区别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17 (7):151-153.
[4]张毅.谈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j].集美大学学报,2004,5(1):72-76.
[5]周春艳.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之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39-42.
大学英语学期论文篇3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前言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将,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产生举足轻重的效果。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教育的受众范围很广泛,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极其高涨,对英语教育的需求也非常高。因此,大学英语教育的质量将影响到千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普遍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教学确实是一门必修课程,这是因为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际语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英语运用能力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目前我国的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不管之什么专业,不管是什么高等院校,英语课程设置都千篇一律,英语课程的难度也没有体现学科的层次性。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分析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性。
(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大难题在于英语学科性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需要存在结构性偏差。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词、语法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它的第一功效是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语言交际和理解中。但是在大学校园的真实环境中,英语的使用率基本为零,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意义显得很寥寥,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管是讲授单词、语法、阅读还是音标,总是重复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某大学教师在讲关于Mark Twain and the Muddy Mississippi的主题阅读时是从分析文中的单词、语法,但是在讲解My friends主题讨论也是从单词、语法的角度讲解。总之,教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教学内容塞进学生的脑海中,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降低。这就是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三、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结构
从教育层面来讲,科学的教育制度应该正视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的发展规律。因此,国家应该适当给予大学设置英语课程的自主权,让大学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和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置相应的英语课程。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学校也要建设完善的英语教学机制,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到教育评价都要制定相应的符合学情的制度。比如通过组织英语水平测试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班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分在基础班,水平较高的学生分在提高班。这样的话,低水平的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吃力,高水平的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枯燥。
(二)创造结合学生的生活语境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很多人学习了几年英语之后,却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是一种不可思议却又有因可循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哑巴英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在我国社会的大环境中,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英语的交际功能。因此。学习英语后并没有机会运用到社会交际中,因为在现实的环境中,英语成为交际语言几乎不可能。教师面对这样的困境应该有意识地创造结合大学生的生活语境的教学方法。将英语的单词、语法、音标教学融入到具体的生活语境中,在校园中营造更多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在某大学有这样一堂生动的英语课:教师讲解的是Improv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这一专题,教师灵活的运用角色化扮演和情景化教学方法,再学习了本单元的新单词后,以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为话题开展口语交际,在这次讨论中,学生发言很积极,并且能够自觉的运用到新学的单词。半个月后的检测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非常深刻。这是通过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创新所取得的成果。
四、结语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高度普及的英语教育并没有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取得质的提升。大学英语教育深入到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随着高等教育建设逐步推进以及社会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学英语教育不得不思考自身的问题以适合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1.本科英语学期论文
3.大学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