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德育论文代发表(2)
感恩教育德育论文代发表篇2
浅议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 本文以学生德育教育为主,以对广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因,进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高校要实施感恩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保证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
一、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因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
由调查可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成了不知感恩、不愿感恩、不会感恩的“冷漠一代”。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
1.父母的养育之恩被遗失。
孝道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但是,一些大学生却不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表现为:回报父母、老师的方式中,成绩的比例过大;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毕业生有业不就,成为“啃老一族”,伤透了父母的心;在有些同学看来,父母生我养我,供我上大学,这些都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而作为子女和学生却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权利,他们全然不去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辛勤付出。我对本校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一些学生家长发出了“家有讨债鬼,不知恩图报”的呼吁。“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大学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2.老师的教导之恩被淡化。
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然而,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为了学生成人成才,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可还是有个别大学生却不理解良苦用心,反而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表示出反感、厌烦的情绪。他们不仅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反而辱骂老师。不少有疾病或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一旦受到外界的侵犯,就把教师作为仇视的对象,进行报复,完全忘记了老师的教导之情。有的大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的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毕业后不能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忘记了“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铮铮誓言。
3.社会的关爱之恩被冷落。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前行。可是,个别大学生对于团体、社会层面的感恩意识认识不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社会责任感淡化,回报意识减弱。有些大学生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一味地埋怨学校和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优越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伙食不好”、“住宿条件差”、“硬件软件差”、“就业机会太少”,等等。近年来,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资助。不难想象,一个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对教导自己的老师都不在意、对自己的恩人都不感激,何谈今后关心民生、贡献社会?
曾轰动校园的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例证了个别大学生近乎贪婪地索取;马加爵杀戮同学事件更是大学生友情缺失的极端例证;网络上披露的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侮辱头发花白的辛老师事件;让人心寒的“丛飞事件”报道中反映的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的问题。这些例证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我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喜欢包办,只是无私地付出却不要求回报。许多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未曾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尽量补偿给孩子。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而且为他们营造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使得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过分依赖父母,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回报”的责任。正是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一味地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正是父母的溺爱使一些大学生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
2.学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片面倾向。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并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所缺少的是一种切实的感恩教育。当前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形式层面。“感恩”当然需要形式,但当我们把感恩变成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运动时,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表达了应该表达而未表达的感恩,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安慰或自我感动。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的轰轰烈烈也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又一次流于形式。感恩教育如果走进了形式主义的泥沼,就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智育的附庸,最终造成情感生命的钝化与迷失,加剧人性的异化与扭曲。
二、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
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获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通过开辟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感恩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努力构建感恩教育的新型、长效机制,使大学生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常行报恩之举。帮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引导大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为父母争气,为母校争先,为祖国争光,为人民谋幸福,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部曲。
参考文献:
[1]梁勤儒.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青年研究,2006,(2).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2009,(5).
[3]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