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斯娃分享

  幼儿教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接受过良好幼儿教育的学生,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幼儿园科学教育创新活动问题分析

  【摘要】在对邢台市区九所幼儿园科学教育创新活动的调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科学概念教学理解不深刻;重知识,轻方法;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等。针对这些问题,选用实验法、讨论法、设问法、扩散联想法、疑难设置法等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育;概念教学;重知识;轻方法;研究对策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教育绝不仅是教给幼儿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在对邢台市区九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目前幼儿科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学概念教学理解不深刻

  “概念”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其建立要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要有归纳能力。幼儿不可能有完全概念性的思维,也不会建立真正的概念。[1]例如通过一次科学教育活动把目标确定为使幼儿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水的性质及其本质都是不恰当的。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对水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小班初步认识了解水是液体,可流动,可灭火,中班认识水的浮力,大班认识水的三态变化。这样幼儿对水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有的幼儿教师教学目标中提到通过一次活动,要求学生形成太阳给地球温暖的“概念”,这就不正确了,因为这种活动不能看作是一种抽象、甚至不能看作是一种概括。太阳给地球温暖只是一个事实。

  (二)重知识,轻方法

  科学教育注重知识教育,轻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教育。如教师指导学生研究“声控小彩灯”活动中,当幼儿通过说话、跺脚、敲击桌椅等手段,小彩灯一闪一闪发亮,他们知道了声音可以像开关一样控制彩灯的明亮。教师仅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要指导幼儿们探究声音的大小、距离的远近不同程度对小彩灯的控制情况。这样就体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观察一棵树,有的学生看到了树叶,有的看到了树干,有的看到了树上的花等等,还有的学生十分茫然不知道看什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先从下向上看,先看树根,再看树干、树枝、树叶及花、果实等等。这种有序的观察就是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科学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这些方法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要经常运用到。为幼儿将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其终身受益。

  (三)忽略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活动新课程》明确指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当前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指导幼儿活动不能越俎代庖,可以作导演,但不能作演员。要让教师从原来的台前来到幕后,指挥幼儿的表演。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中心,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然而目前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中普通存在着幼儿主体性缺失或着说体现不够的现象。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一般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结果,重视幼儿学习了什么知识,轻视了学习过程及运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这样会抹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种植园、养殖园、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和场所。让幼儿运用味觉、触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知物质世界,这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如幼儿园中班《磁铁的奥妙》这一活动,首先准备好积木、图钉、大头针、乒乓球、曲别针、纸片、石子、布条、铁钉等近十种材料,让幼儿用条形、方形、马蹄形等三种不同形状的磁铁分别吸引,反复操作,而后讨论,得出磁铁有磁性,与其形状无关,它能吸收铁的东西这一结论。还有的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吸引铁钉比较多,即两极的磁性要比中间强,这是幼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仔细观察的结果。

  二、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创新活动的对策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师幼与环境之间双向沟通的教育形式,[2]其教学过程一般是首先让幼儿利用提供的实验或游戏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带着老师提出的任务或问题进行探索与发现。在教学双方平等的研究、讨论中交流思想、交流观点,它注重鼓励幼儿的积极参与意识,主动创造精神和观察动手能力,注重让幼儿亲自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如有个幼儿拿着一个上面写着“喜”字的苹果,老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苹果上的字是如何形成的,经过幼儿思考、讨论,最后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彻底摆脱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幼儿对科学产生深厚的兴趣,进而达到知识、能力、态度的完整统一,我们要选用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根据学习内容,教师提供游戏材料或实验材料,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玩、去动手操作,并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在亲自参与的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和深厚的兴趣。幼儿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体验和过程是教师用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演示法以及讲解法所不能代替的。

  2.讨论法:在科学创新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做出判断。通过讨论、争论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找出正确的答案。在学了磁铁的性质时,老师用磁铁吸住搪瓷盆时,学生开始了争论,有的学生说:“这种陶瓷与普通陶瓷不同,其中含有铁,因此用磁铁能吸住。”有的学生说:“陶瓷表面的瓷釉中含有铁。”还有的学生说:“里面有铁板,外面涂了一层陶瓷。”通过讨论和教师指导学生,找出答案。学生找到一个旧搪瓷脸盆砸开后,终于验证了答案。讨论法适合大中班学生进行,小班学生身心发展及语言表达还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

  3.设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去思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它不是教师用讲解法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用老师的语言替代幼儿自己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如怎样区分盐水、白糖水、白酒、白醋,要幼儿通过尝一尝、闻一闻的方法可区别;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有这样几个重要阶段,卵变蝌蚪、长出后腿、前腿、脱尾巴、变青蛙。这些通过老师的设问,幼儿不断的观察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4.发散联想法:在幼儿科学创新教育活动中,为了拓展幼儿的经验范围和他们掌握的概念的内涵,发展其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要引导幼儿联想他们所见到或所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由此发散思维,发散想象。[3]如幼儿学习了“滚动的轮子”,认识了滚动的概念后,让幼儿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运用了滚动;当认识了豆腐后,让幼儿说说有哪些豆腐制品;当学过中秋节后,让幼儿思考“你还知道有哪些节日”;当幼儿认识了物体弹性后,可让幼儿说说“在生活中你发现了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等。

  5.疑难设置法:为了提高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而提高其创新的能力,当幼儿有了一定和知识积累后,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把幼儿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学过浮力有关知识后,可让幼儿不用挖洞把洞中皮球用水浮出来;掌握了磁铁的性质后,可让幼儿分离出沙子中的铁屑、寻找落在土中的钢针;学习了热传导的知识,可让幼儿解释暖瓶为什么用木塞或塑料塞以及炒菜用的大铁勺用木头把而不用铁把等等。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通过幼儿自身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究活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强烈兴趣。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和发现的过程,使其受到科学的熏陶,让他们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中积累经验、学会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科技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祝耸立,杨钰.浅析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9-05.

  [2]武金满.幼儿科学教育现状的透视与反思[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7-25.

  [3]彭琦凡.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01.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二: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愈加重视幼儿基础教育,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村学前教育上,明确提出了应重点对农村的学前教育进行发展的政策,这不仅仅是符合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分析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几大倡导主张中,生活即教育属于其核心的重要组成。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旨在强调:生活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来生活,并借助生活促进教育,反过来同时促进生活的向前发展。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两者本就是相同的过程,在生活中不仅处处包含着教育,而且在教育中也处处包含了生活,只有实现生活与教育的相结合,才能使其发挥出巨大价值。其理论的核心内容为: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说,在社会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各不相同,其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各不相同。他认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是以生活的开展作为基本前提的,若无法实现生活与教育的良好结合,则无法落实真正的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一社会即学校理论,其主张意在幼儿园将社会的东西都吸收进来,这样较易弄假,而社会即学校(幼儿园)则恰好相反,它旨在将幼儿园中的一切都向社会靠拢,但是,只有先做到了社会即幼儿园,才能使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而且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三)教学做合一

  长时间以来,教师一直担当的任务就是依据书本知识履行教书义务,而幼儿也只是接受具有一定限制的教学内容,于是就形成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这一传统形态。但是陶行知认为,教与学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是必须要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看来,在做的基础上教是教师的责任,在做的基础上学是学生的责任,必须要降调教、学、做三者的合一。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科学教育主张生活化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在当前农村幼儿园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因素、智力发展等各项因素,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由于生活化与幼儿的自身生活实际紧密连接,可以使幼儿有想探索的欲望,想通过探索解决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通过借助于幼儿的身边事物,也会让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神奇所在,并养成科学就在身边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教育渗透于生活实践。

  幼儿阶段正是萌发对世界好奇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对于外界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且无时无刻都在提问为什么,这也是源于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因此,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生活化,将其渗透于生活实践中,教师随时根据幼儿出现的兴趣方向采用科学的教学引导幼儿发展。

  3.科学教育旨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与欲望。

  根据幼儿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必须是具备“前概念”这一要点的,这也决定了幼儿知识是要通过对客体的操作来获取的。要求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可以观察、探究、实践的时机,使其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积攒经验知识,并以此来引导幼儿走进科学。

  (二)鼓励幼儿自主探寻科学

  在幼儿这一特殊的时期,其实他们具备自主探索、自主寻觅的这一倾向,若教师不能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主动提供研究对象,则可能会抑制幼儿的全面发展。相比起教师或者是家长买来的东西,幼儿可能更倾向于户外随处可见的比如说废旧物品、石子或者是树叶等事物。基于此,教师应鼓励幼儿自主探寻科学材料。幼儿在这一阶段科学的思维处于初萌芽,应鼓励幼儿自主探寻科学材料。而且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内容,在这一阶段他们对外界的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理,也伴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若在慢慢引导幼儿进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则应引导幼儿深入的学习分类或者是加工科学材料,培养其自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引导练习,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激情,有利于其良好创造力的养成。

  三、总结

  随着我国愈加重视幼儿基础教育,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村学前教育上,明确提出了应重点对农村的学前教育进行发展的政策,这不仅仅是符合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关键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教育的精华所在,应积极汲取其内涵,结合农村幼儿教育加以研究、实施。

  参考文献

  1、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的成果与走向——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侧记林媛媛;许卓娅;幼儿教育2013-04-01

  2、让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教学场”雷湘竹;学前教育研究2009-06-01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论文

2.幼儿园教育类论文

3.幼儿园教育论文

4.幼儿教学管理论文

    128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