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有关远程教育论文

斯娃分享

  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现代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交互方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远程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远程教育论文范文一:移动终端远程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现今社会,移动技术终端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支持,无论是社会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生活,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它无形中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缩短了人们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它以“方便”、“高效”著称,尤其在日益繁忙的教育领域,它给教学者和学习者所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效益都是无与伦比的。本文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对比以及远程教学的几种模式,力证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教育模式会给我国的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关键字:移动终端;互动;远程教育模式

  一、移动终端简介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广义地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已经深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执法效率,提高生产的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增添了新的手段。近几年,移动终端最给力的技术支持便是教育领域,尤其是现代化远程教育模式,已使移动终端成为其主导运营模式。

  二、远程教育应用于移动终端的优势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事教学在教育实践中已不是新鲜事了,从最初的PC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到今天移动终端设备占据主导地位,其进程和进步之快是不可忽略的,其更加充分地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那接下来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同PC相比,移动终端的优势到底有哪些?首先,移动终端设备的高便携性是其最显著的优势之一,这里的便携性除了指信息设备的便携,更是指信息载体的高便携性。随着wifi和4G的大范围普及,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只要安上必要的教学程序相关软件,不仅能够实现传统PC上的那些功能,其所具有的高便携性和方便的上网功能更能完成传统PC难以完成的任务,这种便携性使学员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也使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学习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其次,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移动终端的高可用性。可用性主要体现在信息载体的易交流性上,移动终端上交互应用程序的繁荣为教育应用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服务平台。以移动终端上常见的即时通讯软件为例———腾讯的QQ和微信、新浪的UC、Google的Gtalk、百度的百度Hi、移动的飞信等等。这些软件程序的开发已然使移动终端超过了传统pc,它们除了提供同传统PC一样的交流交互功能之外,还提供了地域定位、寻找特定人群等特殊实用功能。通过这些功能,我们只要拥有一部移动终端,就可以以丰富多彩的形势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个人可以查阅相关教学视频,查找相关书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沟通,完全不必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了移动终端学习模式的高可用性。最后,虽然传统PC在满足网络的条件下也有学习者间共享学习资源的功能,但移动终端所具有的高共享性更便捷、更方便,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常用软件即可搞定,比如说大家最常使用的“微信”软件,只要一名学习者或教师上传一个学习内容,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之内甚至几秒钟之内,其他的学习者便可同时接受到这个学习内容并可进行即时无障碍的交流,无论学习者在哪里,只要一部移动终端即可,当然这种高共享性又同它的便携性和可用性不谋而合了。

  三、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种电子产品和网络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划时代的改变,从室内到室外,从现实到虚拟,从一对多到一对一,无不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颠覆,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更是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互动式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既然想要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要先让学习者在课堂或以外的学习领域活跃起来,不单单是“老师授,学生受”的单一授课模式,而是以讨论为主的互动教学模式。

  (一)课堂互动教学

  其实,从教学效果上看,当然还是面对面的教学最得益,在同一个空间时间里,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但由于教学资源分配问题、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固定等诸多问题,学习者们很多时候难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现在的电子技术已经达到了为学习者们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里构建一个“多终端视、音频同步互动”教学平台,使学习者可以很轻易地越过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互动式学习。比如说,某地学习者可以加入异地学习的平台,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工作中都可随时进行视、音频学习交流,教学者也可像面对面授课一样观察学习者神态以调整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些少数无法及时参与视频教学的学习者,教学者可利用移动终端储存教学课堂,在课后让没有参加的学习者进行补充学习。

  (二)课外互动讨论

  课外的互动讨论主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师生间的、学习者间的互动讨论。上课之前,教学者可通过微信或QQ平台告知学习者即将要讲授的内容或是学习实践,让学习者在课前能够对本次课有基本了解;在课后,学习者可通过移动终端随时向教学者提出疑问,学习者之间也可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方便至极。学习者可随时总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点,当然也可通过上传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共享,移动终端最方便的功能还可以将学习者的笔记或总结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自我同步,避免用户可能因为更换设备所带来的不便,让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加随心所欲,当然学习的过程也能够随着用户空间的变化自动更新。

  四、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在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下,移动学习的方式不仅仅是受到人们的关注,更是渗透到我们的教育领域中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实践。未来社会将进入飞速发展的移动信息社会,因此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移动过程中的教学和学习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台未联网的平板电脑或是手持电话充其量是能被称作“移动设备”,不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教育信息、进行交互教学的要求,在全世界已经被internet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不可或缺的适合移动学习者教学或学习的技术应该是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移动通讯技术,只有这种高端技术的发展才能为移动远程教育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当然在支持移动教育的各种技术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陷,也会有一些同传统教育相比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改进。在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热衷于把Ipad这种先进移动设备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教学者可以通过这种设备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习者通过此设备进行观看、互动讨论、完成作业、提交论文等等。由此可见,移动设备将进入传统课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移动学习即将成为中国未来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如何顺应潮流追赶国外教育的步伐,是当今国内教育领域需要思考与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乔军,吴瑞华,熊才平.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2013,02:81—84.

  [2]孙娟.网络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赵玉林.发挥移动互联网终端优势,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空间[EB/OL].

  有关远程教育论文范文二:现代远程教育法治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在辨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指明了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法治

  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产物,在政策上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扶持,但是当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问题的解决与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法治建设密切相关。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中国的远程学习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三代。在学历生的招生方面,2014年,成人本专科招生265万,网络本专科招生206万。在本文中提到的现代远程教育,区别于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仅指利用In-ternet技术和交互多媒体技术、以成人为教学对象,由教育部批准的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所开展的远程教育。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法治,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体现着平等的原则。现代远程教育的法治建设就是要明确法律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权威性,既要让现代远程教育有法可依,又要让现代远程教育有法必依。

  二、现代远程教育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1998年,教育部报请国务院批转《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时至今日已走过了18年的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的法治建设面临如下挑战:

  (一)立法层次较低

  根据对法律位阶的划分,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为最高层次的法律。近年来,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仅在《高等教育法》中有一句话提及:“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当前,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法律文件集中于教育部颁布的部门规章,立法层次较低。

  (二)政策变化带来规范缺失

  教育部于1999年、2000年和2003年陆续确定了69家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单位,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有一项是“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教育网校审批权限的取消,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舆论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我国将有可能出现上千所可颁发学历的网络大学,也有人认为谁能给学习者提供优质资源服务,谁才有资格受益,而不是谁拥有试点资格谁就受益,更有甚者,指出现代远程教育很可能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局。但是,现代远程教育具体应该按一个什么样的法律依据开展,曾经没有笼罩“试点院校”光环的高校应当如何作为,却没有相关的配套法律予以说明。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这项政策在明确校外学习中心建设条件、性质、主要职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取消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审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审批的取消,是否意味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校可以在各省市随意设立校外学习中心?《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的通知》率先给出了答案,取消高校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审批,改为登记制,同时强调高校要按照合作协议积极行使相关权利,严格履行相关义务,学习中心依托单位应依法加强建设和规范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监督和服务工作。但是除浙江省外,其他省份目前为止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配套政策。

  三、现代远程教育加强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代远程教育加强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现代远程教育承担着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角色,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远程教育加强法治建设是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在兴起之初就具有较强的市场色彩,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10号)。该项政策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很大的自主权利:主要包括根据社会需要,网络教育学院可以自行组织考试录取学生,自行选择开展网络教学的专业,自主进行学籍管理和颁发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等。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继续教育被指成高校钱袋子”之类的新闻更是见诸报端。现代远程教育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确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让法律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蔺艳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远程教育政策发展初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

  [2]黄文伟.远程教育:从法规政策角度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3]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决策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07.

有关远程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论文

2.中小学远程教育论文

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思索论文

4.远程网络教育状况及前景思索论文

5.网络教育论文

    128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