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学的参考论文发表(2)
关于心理学的参考论文发表篇2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enM.E)首倡并于20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研究理念,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个体充满希望、仁慈、包容等积极品质,个体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才能持续健康地促进自身的成长[2]。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在个体的主观感受层面,提倡增强并扩展个体的积极体验;②在个体层面,强调培养个体的积极特质;③在集体层面,着重建设积极的社会环境[3]。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上。
1 注重丰富学生的积极体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
1.1 立足当下,提高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1.1.1 大力加强爱校教育,做好精神传承,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为此个体都渴望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样,不仅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激发起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情。
1.1.2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积极体验。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大学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释放潜能,提升斗志,展示特长,增强自信,培养毅力,实现自我发展,以增强积极体验,并内化为积极的人格。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学校要激发学生会、各社团、各班级的积极性,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更是给他们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增加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
1.2 放眼未来,提高应对挑战的自信心
积极的情绪体验还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状态。如果个体对于未来有较高程度的乐观水平,那么他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即使面临困境,这样的个体也能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做出行为和思维上的调整,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摆脱困境。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大学生存在对未来不抱希望、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此,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班主任开班会、新老生交流、专业教育、职业规划与教育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本专业的前景,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他们就业的信心,培养对未来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希望和栋梁,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储备,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2.1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进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且人们能从良好的人际交往中获得自尊,内化为积极的人格。现在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多少带点自私狭隘、缺乏理解与宽容、以个人为中心等,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一方面应以学生组织为单位,组建各类活动小组等,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以活动为载体,激励各学生组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加强校内间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尤其关注那些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差的同学,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发现这类同学后,及时找他们谈话,倾听他们的苦恼,交给他们人际交往技巧,帮助他们融入同学。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积极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同困难做斗争的心理过程,包括自觉力、果断力、自制力和坚韧力。积极的意志品质是积极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塑造积极的意志品质,就是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意志的坚毅性。为此,学校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入手。例如可以鼓励同学们上晚自习,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鼓励学生出早操,可以磨炼意志,培养好习惯。
因此,作为学校,要注重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力量,在平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发挥教师的作用,还要注重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学校每一个人对于学校的归属感,激发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整个校园环境呈现出积极、和谐的氛围。
3 结语
总之,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从关注学生积极成长的角度入手,以各类教学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教育,把团体训练、素质拓展、角色扮演等方式纳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的工作中,充分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参与探索自我、培养积极品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