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心理学类>

浅谈大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理论评价

宁静分享

  20世纪90年代国内电子计算机开始大众化发展。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知识的传播早已不再是少数几个学派的事情。大量的新理论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机会对理论加以评价和选择。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一样。如何介绍经典理论和新理论视角,这成了高校本科教学中的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行为主义者以理论的简洁性、可验证性、准确性作为理论评价的标准。所谓简洁性是指有限的表述能解释的现象(或事件)较多。可验性意指理论可以用实证的方法检验真伪。而理论的准确性代表着不同人用同一理论进行预测时能得出相同的结论。以上评价标准影响深远,现在仍然是我们评价一个理论的重要依据。而新兴理论视角/观点在临近学科一致性,问题解决效率,理论视角积极等方面有优势。与之相对应,在大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对新理论视角的分析也应该结合对这些优势的介绍展开。下面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为例,介绍这些理论评价标准。

  一、临近学科一致性

  当代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心理学,表现出更高的多学科融合性。当一个理论作为众多研究结果的一种解释,在临近学科也被验证时,它的理论价值便被更广泛地接受了。

  言语知觉的运动理论认为,在口语理解中,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常常不足以让人们形成正确的言语知觉。对于发音器官运动的知觉也影响着言语知觉。也就是说,即使在听力完全正常的人身上,也存在着“唇读”现象。研究者发现,噪音环境中的言语探测可以被与声音同步的视觉线索加强,特别是当声音输入与视觉线索高度同步时。

  这个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被实验反复验证了的理论,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也得到了一致性的研究结果。这类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有一类神经元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都会出现激活:1.猴子知觉自己的动作2. 猴子知觉他人的动作(看或听)。研究者称这种神经元为“镜像细胞”。镜像细胞的活动与基于目标的动作(运动)有关,而与得到该信息的途径无关(看或听自己的或他人的)。

  如果我们将言语知觉理解为一种特异化的运动知觉,镜像细胞的发现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正常人言语知觉中的“唇读”现象。

  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从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寻找支持同一理论的聚合性证据,这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系统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和不同学科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本身带来的知识的增长和理论的支持性证据一样有价值。

  二、问题解决效率

  体重的调定点理论认为,体内脂肪细胞会分泌瘦素。下丘脑有瘦素的受体。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增加时,瘦素水平升高,下丘脑的调定点的水平下降,随后食欲下降,脂肪贮存量减少。用高脂血症小鼠作为被试,研究者发现瘦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肥胖的发生与瘦素受体信号传导功能减弱、婴儿期肥胖、心理紧张度过低、冬季气温下降等因素有关。

  基于这一理论观点设计的健康保持计划对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有较高的问题解决效率。综合运用定量饮食(包括冬季)、有氧高灵敏度运动、避免婴儿期肥胖和保持适当的心理紧张度等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

  相反,单纯使用控制饮食的方法减重对健康的影响较大,并容易引发贫血。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但在《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授课中,教师必须打破研究中的学科界线。结合某一理论的应用价值来对其进行介绍,可以引发学生对新兴理论视角理论价值的深入思考。

  三、理论视角积极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童年期的经历决定了我们成年时的人格。尽管这一理论观点现在仍被一些精神分析师所采纳,但积极心理学却为我们指出了更为积极的视角。通过重新分析支持早期经历巨大影响的研究,塞利格曼告诉追求幸福的人们,过去的事情不能决定你的未来[8]。没有必要将自己桎梏在过去。相反,我们应该用心体验和欣赏过往的美好,并抓住现在的幸福。这更能帮助我们得到平静和满足的生活。

  有研究者用经验取样的方法对成年早、中、晚期的情绪发展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者发现,尽管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积极情绪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成年早期和中期积极情绪的比例仍呈现出平稳上升的主要特征。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成年早期、中期还是晚期,积极情绪所占的比例都高于青少年时期积极情绪所占的比例。研究者用社会情绪选择性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提示了对正性情绪的选择性加工的积极作用。

  支持社会情绪选择性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类是唯一的一种能监控时间(包括生命的时长)的物种。这种监控可能通过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目标总是在时间背景下设定的。

  因为所处的生命阶段与生命中所剩余时间的多寡相联系,所以在不同生命阶段,人们会有不同的目标。正是生命目标的调整使得人们即使到了成年晚期仍然选择地对正性情绪进行加工。这使得成年晚期积极情绪所占的比例仍高于青少年时期积极情绪所占的比例[9]。

  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流行相类似,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也是学界对心理学未来研究方向的重新把握。这种在理论视角上的及时调整应该被一线的教师敏感地觉察到。心理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新兴的理论视角融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对其理论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18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