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理论>

爱情经济分析论文

斯娃分享

  在经济当先的年代,爱情最易流失.其实,经济与爱情是相通的,将经济学的规律与爱情学类比,你会发现其中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爱情经济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爱情经济分析论文范文一:浅析大学生爱情经济学

  摘要:

  谈恋爱也是大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是否该谈恋爱、如何谈恋爱这也是每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应该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的几个原理对大学生是否该谈恋爱,如何谈恋爱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恋爱,成本,收益

  一、 为什么大学生要谈恋爱

  大学生为什么要谈恋爱,首先离开了家远离了家长的束缚,这为谈恋爱创造了客观环境,其次大学生来到大学孤身一人感觉孤独、迷茫,为了寻求慰藉和依靠, 渴望了解异性,第三为了满足好奇, 周围同学都有伴儿了,赶潮流,为了寻求心理平衡, 第四缺乏自我肯定,需要通过别人的爱来证明自己,第五 攀比心理,为了满足虚荣心处于毕业考虑,为自己找出路[1],关于恋爱的设想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设想毕竟是主观的,因此客观分析刻不容缓

  二、 大学生恋爱应考虑的问题

  (一)、恋爱资源的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的资源有限,因此不能产生人们希望拥有的所

  有物品与劳务。而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管理自己稀缺资源[2]在大学中 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分配学习和恋爱的时间这是一个问题,这就面临权衡取舍,须要我们在学习与恋爱之间找到平衡点,恋爱与学习的最优配置应该是恋爱的边际效益等于学习的边际效益。另外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条件下,理性人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2],所以大学恋爱在追求对象投入成本时是希望取得更大利润回报的(如经济付出相同则希望对方人格魅力上更优秀,人格魅力相同则希望经济上得到更大回报),这种想法必然会造成许多人的竞争,对象也就成了稀缺资源(供不应求),若想获得恋爱这种稀缺性资源,就必须去主动追求对方,即提高供给曲线,而此作法又必然会提高恋爱成本

  (二)、恋爱成本

  成本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弃的资源[3]。而恋爱的成本是因为恋爱所放弃的资源其中有金钱这样的显性成本,也有时间,社交,学习,未来等隐性成本,还有分手后的沉没成本,所以恋爱的成本是很大的

  1、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

  [2]大学生恋爱中的显性成本,主要是恋爱费用。其中,在恋爱前寻找恋爱对象的成本最大,成本花费因人,因地区而异。而恋爱中的花前月下、请客吃饭、跳舞看电影等成本花费也不小。

  2、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一种隐藏于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2] 在大学恋爱中隐性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你因为恋爱耗费的时间(这些时间本是可以用来学习的)而给你学习甚至未来就业造成的影响;第二,你选择这个对象之后,你将放弃了对其它对象选择的可能性,而其中如果有比这个更好的,也存在隐性成本的问题。另外男女双方在大学时期恋爱隐性成本是不同的,一般,男的随着年龄增长,事业成功,便会有更多选择空间,恋爱的隐性成本会越来越大;而女孩随着年龄增长,容颜消退,隐性成本会越来越小

  3、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2]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恋爱双方各自的投入往往难以收回,也就构成了沉没成本。正因如此,恋爱中投入更多的一方较不容易提出分手,而投入较少的一方较为容易提出分手。如果两者的投入基本平衡,因双方都有不小的沉没成本,所以比较容易巩固双方的关系。但鉴于“(一)”中第二点提到的恋爱资源的稀缺性,所以作为追求方的投入必然会大于被追求方,所以这也注定了恋爱的一开始追求方就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另外恋爱耗费的青春也是不得不说的沉没成本。

  (三)、人并不总是理性的

  经济学理论植根于活生生的人中,有时称为人类经济学。这个物种的成员总是理性的。但是现实的人是人类。虽然在许多方面他们类似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的、精明的人,但他们要复杂得多。人仅仅是“接近理性”,或者表现出“有限理性”。[2] 恋爱市场实际上是个二手货市场,信息极不对称,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往往要多于恋爱对象的了解,因此极有可能发生高投入低回报的事(高投入下找了个比自己差很多的,被追求方恋爱后反而处于不利地位)

  (四)、不对称信息衍生出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2]在恋爱初期,男女双方都将会尽全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双方都将隐藏自己缺点,时间久了相互熟悉后提防心下降,于是开始展露出自己本来面目,这时才突然发现自己投入那么大成本得到的人原来这么差劲啊,道德风险是分手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三、恋爱问题处理

  (一)、暂时保持男女朋友关系的短期决策

  如果收益大于可变成本,可以继续营业,反之暂停营业 [2]。恋爱中收益是从恋爱中获得的物质享受,精神愉悦,包括对方请客吃饭唱歌跳舞还有虚荣心等等。可变成本是每天和他谈恋爱付出的金钱和时间精力等。如果收益大于可变成本,那么你们目前暂时还可以继续保持男女朋友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投入后发现找了个很差的,却还继续维持男女朋友关系的原因(覆水难收,沉没成本)

  (二)、提出分手的长期决策

  如果收益小于总成本,就应退出市场。[2]用A代表恋爱总收益,B代表恋爱总成本,如果A>B,继续恋爱。A<B,分手。A和B同时除以你们恋爱到现在的天数C,如果A/C<B/C那么你们分手,还可以运用恋爱边际成本来分析,恋爱边际成本=恋爱总成本变动量/恋爱天数变动量。运用恋爱边际成本曲线和A/C,B/C综合画图分析后发现长期看你是亏损的,那你们就应该分手

  四、总结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恋爱特别是作为追求方来说,是一件高成本,高风险的事,极易出现负利润,所以入市有风险,大学恋爱需谨慎!

  (补充:

  用经济学分析校园恋爱是个很庞大的工程,因受字数、时间、本人水平的限制,此文仅能用最简单的几个经济学原理浅谈一下,这可能会造成恋爱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没涉及到,须要运用其它原理分析并另作解释,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

  [1] 玖鬼:《关于大学生谈恋爱分析》,163博客,2009年8月13日

  [2]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3] 赵书和: 《成本与管理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爱情经济分析论文范文二:维持婚姻稳定的经济理论分析

  为什么当初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要不了几年就变成“老婆是别人的好”呢?据有项调查说爱情的激情只能维持18个月,甚至有心理学家说热恋只能维持30天,之后将趋于平淡。

  经济学认为边际效用服从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后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会带来更大的效用。但当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断增加这种商品的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婚姻生活是爱情的延续,男女双方结婚会带来诸多的收益。从这种收益中获得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爱情消费者的效用了。

  随着婚姻时间的延续,对特定对象---妻子或丈夫的爱情的消费越来越多,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最终边际效用趋向为零。所以对大多数夫妻来说,不进行自我调适,这种效用递减会给婚姻生活带来危机。

  要维持婚姻的稳定较为简单,但要增强婚姻所带来的效用却不容易。

  维持婚姻的稳定,只要提高离婚的成本大抵就可解决一二。

  一增加婚姻的沉没成本。子女大概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沉没成本了,对子女抚育费用越多,花费心血越多,感情越深,沉没成本越大。所以大多数“二奶”都希望能给对方生个儿子,以增加对方“背叛”自己的成本。当然,对于妻子来说,最大的离婚成本莫过于逝去的韶华。不再年轻的妻子一般会在再婚市场上成为低档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中老年夫妻中首先提出离婚的往往是丈夫,法院在财产分割时也会更多地考虑女方。

  二是提高财产约束,签订财产契约是个好办法,夫妻之间财产关系越明确,离婚的成本就越低,共有的不可分的财产越多,离婚的成本会越高。特别是离婚的过错原则使得有过错的一方在离婚时要付出更大的会计成本,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也是在做离婚成本分析时不得不考量的因素。

  当然,对于像罗纳尔多这种日进斗金的人而言,与情人分手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小于给他带来的收益,财产约束对他无效。

  三是可提高离婚的交易成本。离婚意味着婚姻契约的解除,以及一系列的财产和各种权益的分割,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果增加这种交易成本,会使得离婚的收益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婚姻得以维持。1980年代美国很多州大多放松了对离婚的限制:不需要对方同意即可离婚,一时美国的离婚率飙升。

  要使人不离婚容易,但要使人对爱情日久弥新却殊非易事,本人曾终日冥思苦想,实在想不出能改变人类心理天性的好办法,还是将这个问题留待高人吧。 之二:爱情是一种交易

  题目有点令很多人不快。但道理却是真道理。加里·贝克尔说,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约翰·康芒斯认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交互影响的行为。实际上因为在爱情市场上,没有谁可以做到“人皆可为自己妻的”,贵如皇帝,也只可有三宫六院而已。因

  此人人都面临选择关系,有选择就得有交易,交易应该是个很中性的词。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可交易性的体现触目皆是:能与稀缺的漂亮女明星谈婚论嫁的非富即贵,罕有平民老百姓能与她们相亲相爱的,事实上普通老百姓往往都会认为她们高不可攀,这个高实际是价格之高。

  男人渴望得到女性的青睐,女性渴望得到男人的垂青,男女互为供求,市场由此产生。由于受传统习惯或有更深刻的因素的影响,在爱情市场上,男性一般为需求方,女性一般为供给方,所谓嫁娶有别。因此,骂女人为贱货实在是一件很侮辱人的事情,但从来没有男人被骂为贱货的。

  先说作为需求方的男性。需求是指有消费欲望并且有消费能力的需要。消费意愿自不待言。我们所要分析的是消费能力。光有欲望没有能力不构成需求。

  构成爱情的消费能力的因素中金钱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从供求规律看,出价越高,购买力越大,需求量也越大,所以富人大抵更容易“三妻四妾”的,现在法律不允许如此,所以富人的“二奶”现象层出不穷。深圳的“二奶村”的男主人据说大多是香港的货柜车司机,他们在香港实在算不上是富人,但他们的月收入在1997年以前也有二三万港币,相对于国内供给无穷大的女性劳动力市场来说,购买力也不能说不大了。富人由于购买力极强,收入效应很大,因此结婚的机会成本就大得多,因为一结婚就意味着失去了拈花惹草的机会。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购买意愿,大多会选择做“钻石王老五”。所以我们看到越富的人结婚越晚,或者绯闻会越多。 作为女性,如果需求市场的价格越高,边际收益就越大,利润越高,理性人就会选择增加供给量,一个千万富翁征婚会引来雪片般的应征信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干脆有人就在宝马车或是其他高档车上直接贴上“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爱你”的标语。市场意识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因此,在爱情市场上男性要表达自己的购买能力的信息就非常重要了。在婚介所的征婚信息上,写上“有车有房,月薪过万”是很必要的,当然最好再写上“自营公司若干家”。学历也是很重要的,学历越高,未来的收入预期会越高,用股市上的话说叫绩优股,当然值得投资。身体健康,一表人才也是个重要因素,因为女性会有不同的偏好,健康会降低婚姻的成本,提高婚姻的质量(据说这里面还有生物学上的意义)。而帅气能体现炫耀性消费和增加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会对女性产生更好的效用。

  作为供给者的女性而言,首要的是提高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一是漂亮。“男人爱漂亮”,男人为什么爱漂亮女人,据说有生物学上的最优选择的考量。不管原因如何,男人爱漂亮这个判断是绝对准确的。由于男人都爱漂亮,而漂亮女人相对于全体男性的需求量而言,当然属于稀缺商品,越是稀缺,价格越高。女同志们自然非常明白这点,所以凡是能使女性漂亮或是看起来漂亮的产品或是产业莫不是需求旺盛。

  二是处女身份。中国有着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处女情结”,所以女儿的贞节对中国父母有着不一般的重要性,我们往往把它称为封建遗毒来谴责父母,实在是一件很冤枉的事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自己女儿在爱情市场上的价格,父母不可以不重视。所以农村父母对女儿的“名声”看得更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更少文化,更不会打扮,更少知识技能,更少家庭背景支持的农村少女要想提高价格的最可能的途径莫过于体现出稀缺性,而处女实在是个稀缺商品。而城市女孩相对而言由于她能给男性更多元的效用,对此反而看得更淡了。

  三是年轻。年轻是女性能在市场上获得好价格的又一个重要品质。因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青春少年莫不偏好年轻女性,使得年轻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商品越稀缺,

  价格自然就越高。所以冒昧询问女性芳龄实在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因为你无异于在刺探供给者的价格底线。

  有交易自然就会产生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是每一个理性人的理性选择。

  在爱情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存在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爱你或是可能会爱上你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交易成本的一个很大的构成就是搜索成本,搜索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在搜索过程中的精神和经济的付出,都属于搜索成本。寻找时间越长,成本越大。不同的人同样的时间机会成本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有空闲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就多。现代人由于工作节奏加快,时间成本很高,搜寻爱情的机会成本加大,所以我们发现现代社会恋爱时间越来越短。闪电般的爱情,速配式的爱情层出不穷。

  恋爱最大的机会成本当然是一旦结婚,便要放弃所有的美眉。为了一瓢水而放弃弱水三千,机会成本之大,超乎想象(这与武大郎式的不具购买力的人无关)。对于品质优异的漂亮女明星,对于购买能力极强的富贵人物,机会成本尤其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王老五们大多属钻石级了。

  衡量一场婚姻的价格非常简单。因为婚姻实际上是一种交换。你为了多少货币愿意放弃自己的爱情,这个货币量就是你的爱情的价格。就像商店老板为了多少钱愿意出售他的商品一样。所以检验一个人对她(他)的爱情的重视程度就看她(他)愿意为多少钱放弃爱情。或者说要看一个人爱你的程度就看她(他)愿意为多少钱而放弃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贫贱时的夫妻往往能相濡以沫,而一旦富贵了往往劳燕纷飞,就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值不了这个价。

  提起爱情,人们总想到浪漫。君坐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由于爱情的过于感性和随机,理智约束势在必然。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以一定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对于爱情经济学来说,就是在自身条件受到约束的情况下,找到最满意的爱人。男生们通常都有这样一个经验:看见一个美女的时候,都会在心里想:肯定她已经有男朋友了。甚至有的人会想,她即使没有男朋友,那肯定是因为她身上有病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这个结论看似荒谬,但它其实是遵循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市场的高效率保证它时时出清,用大脚趾想知道街上肯定没有无男朋友的美女。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的,在爱情经济学中我们比如说,这个女生刚刚失恋,而没有发现身边有合适的对象。所以才有了假设人是有限理性的行为金融学。(BF中的市场参与者只是准理性人或者有限理性人(Quasi-rationality or Bounded-rationality),他们并不是按经济学家自己都不会用的贝叶斯规则来进行风险决策,而是用简单而有效的直观推断法(Heuristics)。在多数情况下,这些直观推断法是有效的,但他们往往包含一些系统性的误差,这些误差在有些情况下会变得重要,成为影响全局的错误。他们也并不总是根据基本面来进行投资决策,有时会根据噪音来决策,从而成为Noise traders.而且事实表明,他们的这种非理性行为在市场上并不能被理性的套利行为所完全消除,这就给BF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话,听起来很尖刻,却很好的反映了这个观点,他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大谢特谢这些学者:在一场智力竞赛——无论是桥牌国际象棋还是股票评估——中,若有一些对手从小就被告之,用脑子是白费力气,那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有利的事情了。”有句俗话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各不相同,并且有着不同的效用无差异曲线可以说他面临的是一个供应量相对固定的市场,(这边暂时假定男生是需求方,女生是供给方)而且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能遇上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做出追求的决策。

  当然美女是很多的,很多时候你可能遇上不只一个,这就导致了在追求的时候,存在两种方式:粗放式经营和集约式经营。先说粗放式经营。每个男生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由于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他无法从女生中分辨出哪个才真正适合自己,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能追求到一位。为此,某些男生们自然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离筛选,将可能追求到的人列出名单,一一下手。“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没找到具体目标前,很多人都会采取粗放经营方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不幸,如果在商品市场上我们会说他是货比三家,但在爱情方面他却被冠为花心大萝卜。当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颇高。它有可能导致多男追求一女的现象,我们叫它为规模不经济。由于追求时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可能会采取跟踪对方,贿赂其朋友,调查其兴趣等投资行为,而以上几乎每一项都是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项目,经常都会无功而返。而且此种方式还会带来信用风险,一旦需求方信息被披露爆光,供给曲线会左移,甚至导致有价无市。所以更多的人在明确自身无差异曲线以后,会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全力以赴,势在必得。

  当然未来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任何的决策都是风险决策,可能会出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情况,即所谓的失恋。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厂商垄断的实施力不够大则不能操控市场,恋情必然不稳固。令狐冲原来颇得岳灵珊的芳心,又是岳不群的首徒,在华山派可谓如鱼得水,但自从林平之到华山之后,他的卖方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买主岳不群和岳灵珊最终选择了林平之,即为其中一著名案例。(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岳不群和岳灵珊比较短视,没有看出令狐冲是潜力股,而林平之只是由于前期的辟邪剑谱的利好假信息,加上余沧海等庄家市场炒作才成为绩优股。)

  由于恋爱的市场始终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失恋是常有的事,我们必须对此进行理性的分析。失恋分结构性失恋,摩擦性失恋和周期性失恋三种。摩擦性失恋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可能是由于经验丰富者为寻求更理想配偶进行工转换而产生,例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人。也有可能是由于恋爱机会和寻找恋爱的人的匹配在经济中并不总是平稳的发生,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很多人都会眼高于顶,要选择各方面都绝对占优的爱人,其实这恐怕不太容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比较优势战略,选择相对满意的爱人。在经济学中我们叫它为次优解。结构性失恋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劳动者因技术经验不足不能满足需求者的要求而引起暂时性失恋,但在改善以后有重新上岗机会,例如前面所说的令狐冲即是吸取了经验教训,遂被魔教公主任盈盈购买。周期性失恋则由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下造成。

  成功开始交往以后,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会摆在我们的面前——买单,男女交往谁来买单呢?民间习俗上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应该男方买单,或者说男方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要支付大部分费用。这样显得男方绅士一些,也可以博得女方的好感。在国际贸易看来,其实这就是一个CIF的概念,CIF术语指的是货主承担成本、保险费和运费,这里把男方看作是货主,交易过程中,出力最多、忙前忙后的大多也是男性,货主嘛,规定要承担运费的。而经济学上还有一个沉没成本(sunkcost)的概念,所谓沉没成本,简单的说就是不可收回的成本,或者说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男女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金钱开支,耗费的时间等也是一种沉没成本,因为一旦双方决定分手,那么这个成本是收不回来的。沉没成本的存在对于出费用的一方看起来是个坏事,但同时它也有利于造就严肃认真的恋爱关系。当一方在恋爱时付出了金钱,时间,他就会严肃地对待这个关系。因为一旦他反悔,他的这个沉没成本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沉没成本的存在有利于严肃认真的恋爱关系。如果在恋爱中,所有的费用或者绝大部分的费用都由男方出,那么对于女方来说她就没有这个沉没成本,因此她就可能会为一点小小的原因而轻易地选择终止恋爱关系。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男女双方都有一些付出,或者说用AA制,或者各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大体相当,使得双方都有沉没成本,从而约束双方都去严肃认真的对待双方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AA制要比单方付费好。根据以上沉没成本的原则,花钱方(多为男方)在花了大笔钱后不会轻易地提出终止双方关系的要求,这听起来似乎对女方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她们大抵也不想被抛弃。那么那些女士是否就可以由此而认为男方的沉没成本越多对女方就越好呢?经济学上还有一个关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概念,西方经济学承认,从长远上说(西经上是指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平稳的时期,期间没有任何的波动),全社会各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必趋于相等,否则,就必有投资者将资金从回报率低的行业转向回报率高的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趋于相等的经济学原理既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要花时间、钱等。如果一方在你身上花了钱,花钱者就必有所求,并且他的这个所求与其支出是成正比例增长的。他在你身上的投资回报率从长远来说必与在其他人身上的投资回报率趋于一致。否则,这个“投资”就不可能持续下去,他就必然将资源转移到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地方,这也就意味着双方关系的终结。因此,当一个人在你身上大把花钱的时候,你就要有所警惕,被投资者必然要有所付出,企图使自己成为免费午餐的享用者是不现实的。

  爱情从本质上说是私人物品,但具有外部效应。譬如说和恋人赌气了,出门踹路边的垃圾桶或栏杆,这是负的外部效应;而被恋人亲了一下,乐得走到马路上扶老太太过街,还有平时看电影,吃饭,逛街,情人节买花,带动经济增长,这些都是正的外部效应。提到外部性,有一个关于美女攀比的囚徒困境。为了吸引眼球,众美眉们就你画眉来我染发,你擦香水我穿耳洞,弄得大家越来越累。不过这种囚徒困境倒是有正的外部性,它既促进了美容经济的发展也美化了社会环境。男女双方在婚前的交往必定要符合经济学原理,在婚后的家庭关系中也必然要符合这一原理。婚姻本身就是一种长期交易,该交易的特点是一次买断,套期保值。投资婚姻者通常以时间和金钱为资本,以或高或低(因人而异)的“美好生活”为预期,投资前会审慎的考察对方所有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家庭背景)、现金流量表(会不会持家过日子)、损益表(仕途钱途)等等。

  婚姻市场所表现的结果,并不是任一特定婚姻从单身到结婚之间的利得最大化,而是所有婚姻的总利得之最大化。当然,家计单位所追求的“商品产出”并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通常认定和衡量的商品,而是包含了小孩子的量和质、个人行为的满足,以及其他从未被国民产出包括在内的商品。假设每个男女都只关心他(她)自己的“私人”福祉,而不关心社会福祉,但为了追求私利,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婚姻市场中具竞争性的“看不见的手”引,而去追求总和产出的最大化。

  其基本定理为:正向的配对组合──类似者配对是最合适的这种婚姻配对称之为“龙配龙,凤配凤”。类似者配对之所以发生,是因这种配对能使所有婚姻的成立,致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极大,而不管这些特性是金融性的(工资率、财产所得)、生物性的(身高、肤色、年龄、体形)或心理特性的(主动、被动)。这个定理证明,当男女素质呈互补性,则高品质的男人,会与高品质的女人结婚,而不会选择低品质的配偶,因为优质妇女会提高优质男人的生产力。这样一种组合中,家庭福利总和如果与货币所得的差异无关时,必定与非市场生产力的差异有关,亦即与聪明才智、教育、健康、活力、生育力、身高、个性、信仰或其他的特性有关。

  男子的财富和地位是男子在婚姻市场的主要资源,而女子的容貌和青春则是女子拥有的重要资源,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是苦心孤诣的经营自己的原始资本。有人总结女人工作好不如嫁得好,而女子要想钓得“金龟婿”,青春貌美确是一个极重的筹码,有人说女子的“阶级地位”大体上由她们的容貌决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事实真相。决定单身的诱因取决于单身所得相对于结婚的预期所得要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除了极少数人会选择单身,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结婚。从历史上看,东西方社会里大多数家庭由已婚男女为主导,他们从事生产性活动,以供养他们的小孩。作妻子的通常专心照顾小孩并从事其他家事活动,而作丈夫的一般致力于提供必需的开销和其余的市场活动。由于已婚妇女专心致力于生育子女与家庭事务,而已婚男人由于生理物质和活动空间的广大,使得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在生活中拥有数个伴侣,如通过多妻制或离婚、遗弃等方式来拥有一个以上的妻子。再加之妇女的生理青春期较男子要短暂,于是已婚妇女要求与丈夫订立长期“契约”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契约就是各种社会都有的婚姻法律,所以婚姻的本质就是男女之间的契约。合约的存在,必然降低了婚姻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风险低,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结婚成本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结婚的直接成本。有首歌这样唱道:“结婚了吧,傻冒了吧,一个人挣钱两个人花……”可见结婚要付出50%的收入,即使离婚也要按这个标准来分割共同财产。

  根据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取决于人一生的收入,我们假设一个人月收入1000元,工作40年的总收入是48万。48万一半自己用,一半给老婆或老公。在这个问题上富人比穷人吃亏更大一些。(现在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就是这样发家的,他通过两次结婚,财富迅速从0到5000万再到2.7亿)结婚的间接成本。胡塞尔说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是不结婚的,这说明结婚要损失自由,裴多菲有诗道:为了自由,生命也可抛,爱情也可抛,可见自由是无价的,除了这无价的自由,你还必须在婚姻生活中花费大量的个人时间,比如陪老婆逛街,或者陪老公打麻将,这时间也是金钱;有人婚后感情不好,喜欢跟老婆吵架,说不定还要发生武斗,但不管是打坏了老婆,还是被老婆打坏,都要付出修理成本;如果被抓伤了脸,还要编谎话请假,产生误工成本;如果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你可能要磨破几双皮鞋,经济学中把这种成本叫作“皮鞋成本”。

  当然,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认为婚姻和家庭的存在,对于他或她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成本高于收益的行为,在此前提下可能提出不再合作的意向。其诱因可能是丈夫、妻子各方面质量下降引起的价格衰退,或者是有另外更大的买方市场的出现,即婚外恋的产生。这时候婚姻合同中的背书就发挥其作用了,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曾发展出对已婚妇女的长期保护制度,内容包括离婚、被遗弃以及其他的不公平待遇。如回教法律就明白规定,一个有多个妻子的男性必须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妻子,当其中一位妻子无缘无故被休时,新娘嫁妆就会被全部没收,男方再也无权拥有。犹太的婚姻契约亦明白规定妻子在离婚或成为寡妇时所应付给付的金额。更何况一个进入婚姻市场选择的人,将支付大量时间、努力与其它高成本的资源于寻觅合适的结婚对象上。

  正是由于离婚导致的机会成本太大,所以才会产生事实上的多偶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点――“养小秘”问题。下面从经济学方面给出他的解释。一个社会现象是:虽然拥有较少妻子的男士分配给每位妻子的资源分配份额较大,可是如果这些男士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和更为有效的生产函数,那他们也就成了婚姻市场上“有效率的寻觅者”,妇女可能宁愿嫁给这些拥有较多妻子的“有效率的寻觅者”。也就是说,妇女可能宁愿获得“成功者”的部分注意而不屑于“失败者”的全部注意。这方面肖伯纳有一句话多少道出了真实:“母性的本能引导一位妇女宁取一流男人十分之一的份额,而不取三流男人的排他性拥有。”这一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存在,这也是我国目前富有男人能拥有“小蜜”而穷人娶妻较难的原因。总之,一个有效率的婚姻市场替所有的参与者所设算的所得或“价格”,吸引了参与者选取各自合适的婚姻模式。设算的价格也用来撮合不同品质的男女。有些参与者觉得“优秀”者太贵,因而选择与“平庸”者配对。当由婚姻中的一方(通常是丈夫)被给予较他方更多的力量时,参与者效率价格形成就会受阻碍。聘金、嫁妆、离婚赡养费以及其他衍生资本的转移可以部分地克服这些障碍。

    88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