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论文(2)
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论文篇2
浅谈制约北京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北京的发展更凸显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劳动质量下降等,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文章阐述了北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才是根本解决方法。
【关键词】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
当前北京地区的经济和能源形势
近些年来,北京的经济、社会建设都处于迅猛发展中。第一个特点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3年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而北京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
第二个特点是经济结构趋重,正在向第三产业倾斜。1994年,北京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达到49%,虽然经过近20年发展,三产的比例进一步加大,但是跟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的王安顺在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北京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要达到78%以上的目标。
第三个特点是能源资源供给不足。在重化工业仍占据一定地位的形势下,北京作为发展重地,能源需求不可避免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北京属于能源稀缺地区,一次能源主要是储量较少的煤炭以及少量的水电和地热,需求较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储量。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京西,最大年产量为1000万吨,其中无烟煤的比例占到97%,因热稳定性差,灰份高等原因,只有少量用于烧结、炼焦配煤、高炉喷吹等工业生产,所以北京市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绝大多数依靠外部调入。
制约北京地区经济发展的几大环境问题
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最具竞争力的燃料,它们是维持中国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特别是煤碳消耗量为世界人均的70%。北京地区资源结构也是如此,北京市每年燃烧2300万吨标准煤,但自身能源有限,需要从山西、河南等省调入,对资源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正日益严重地造成支撑经济发展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短缺,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则其日益减少以致耗竭的进程将加快。
可再生资源保护遭到忽视和破坏。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经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土地、水资源等。以森林资源为例,近5年来,过度砍伐破坏了林木的再生能力。北京地区2012年的森林覆盖率在38.6%左右,虽然森林覆盖率看起来不算低,但是可以采伐的成林过熟林蓄积量却仍大量减少,与此同时,土地过度和不当开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耕作方法不当也使土地盐碱化进一步发展。
环境污染也愈来愈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发展。北京地区的环境污染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愈发严重,雾霾、沙尘天气不断。北京市2012年底出台《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方案将空气重污染日分为重度、严重、极重,分级采取相应的污染应对措施,这是北京首次实施“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2013年1月份,北京市雾霾天气的天数达到25天,只有5天空气是相对比较干净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北京市区和周边的污染排放造成的,主要包括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工业废气,各类工地的土石方、渣土运输和拆迁企业,以及燃煤排放的废气。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介绍:“大气污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我想不单是人们所感受到的咽炎、鼻炎,或者眼睛的病症,从长远考虑,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还在后头。”如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生产者因为环境的污染导致劳动力大幅度下降,那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有什么动力可言?
解决北京环境问题的对策
解决困扰北京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发展“低碳经济”。北京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途径:
提高能源效率。循环经济专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在同济大学演讲时提出:“低碳经济不仅是少用一度电或节约一滴水,更不是要我们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节约经济,它是发展问题,也是经济模式,是实现多方共赢得发展方式。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提高建筑效能、提高交通效能和发展新能源产业。”
在建筑节能方面,北京近几年房地产发展迅速,地产商在大把吸金的同时应把目光转一部分到降低建筑能耗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需求越来越大,住房品质也越来越高,我们效仿欧洲的零排放建筑,在建筑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比如在设计房屋时,部分地区用水源热泵提取地下水的低温能量,通过热泵升温后,作为采暖热源;再如将太阳能、风能转换为建筑需要的能源,作为直接型可再生能源利用。
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也是大有可为。“拥堵”是公众对北京城市交通状况的直观感受,市区高峰时间的平均车速有时还不到20km/h,由此引发交通系统能源供应问题也愈发凸显。机动车排放的氢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作为光化学反应前体物使得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居高不下,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直径细小不易沉降,含有大量碳质成分,易造成雾霾天气。解决方法一是促进城市土地与交通的协调发展,目前土地开发与交通建设项目均为单项工程,不利于两者在空间上的整合和功能上的搭配;二是继续集中力量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不但具有节约用地的优势,而且更为快捷高效,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目标;三是合理制约机动车的保有与使用,除了目前实行的机动车购买摇号和限行政策外,应推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车辆推动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向资源、环境友好型发展。 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提出了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九点看法,其中首要问题就是既要保护生存环境,又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要抓紧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开发中的瓶颈问题。新能源的突破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新材料的突破会开辟装备制造业崭新的道路。这些都是为了达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目的。目前北京市可用的新能源主要包括:
一是风能。目前我国石油资源70%以上靠进口,煤炭也接近开采极限,因此保障能源供应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资源。根据国家高速发展的目标,2010年风力发电达到每年安装1500万KW,2020年后每年保持1%以上的增长率,风电在全国电力容量中的比重将超过13%,可以满足全国将近7%的电力需求。北京地区水资源匮乏,而风能资源在2008年的总储量就达到了460万kw,其中可以上网发电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约为60万kw,建设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风力资源,加快建设后续风力发电工程是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2030年后大部分的水能资源将被开发,风电能够以其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日渐成熟的技术,逐步降低的发电成本,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重要形式。
二是太阳能。太阳能作为能源技术的应用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种是作为热能的应用,用来取暖、供应热水;另一种则是作为电能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技术支持,代表人物是施正荣教授,他1991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得博士学位,并成立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重点研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最具创新性和最尖端的技术,努力降低太阳能设备的成本,力争使太阳能电价和电网电价一样,并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使用清洁的太阳能时不至于有过多的经济负担。北京地区的光照时间在全国来说还是比较长的,太阳能的利用也比较有发展前途。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其发电时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是理想的替代能源,在低碳经济的产业链中,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访问北京时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这对全球环境来说是一件幸事。美国、英国现在差不多已经进入经济衰退期,但是像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处于发展繁荣期,这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同样建议,短期内,发展节能技术、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设施效率等,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而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也是未来全球经济理想的可持续增长点。对中国而言,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改变产业结构,同时还有助于使得中国在新一轮的面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应对形势下的“新工业革命”过程中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解决制约北京地区环境发展的最根本办法就是开源节流,一是从根源上逐步减少可污染资源的使用,二是加大力度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全北京市民的一致努力,“绿色北京”的目标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5.经济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