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理论>

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秋梅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篇1

  浅谈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

  新的一年党校经管教研室根据国家转变 经济 发展方式、挑战后 金融危机对经济管理教学提出的要求,结合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着重从教学内容再提升、教学方法再转换、理论教学再深化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的深层次转变,使经管教学呈现新的局面。

  一、教学内容再提升

  挑战后金融危机,要求经管教学改革必须突出新意。我们基于理念新突破把教学内容改革置于当前经济热点上,从新破解和再深化的视角中推陈出新,探究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前沿性教学的新课题。目前充斥经济管理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是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这对于我国经济理论界来说是近期时常争议的事。但对于党校学员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的“新”意就是从多视角来探讨房地产泡沫,对其表现、隐患、成因通过分析讨论达成共识:

  1、从 历史事件中看我国的房地产泡沫表现。

  1926年美国以佛罗里达州为龙头的房地产泡沫,间接引发了上世纪30年代世界金融危机;九十年代初日本房产泡沫导致日本十年经济大萧条,15年的房价持续下跌;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币,是房地产泡沫支撑的后果;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海南和北海房地产泡沫,留下了大量的“烂尾”工程和闲置土地。房地产是一个牵涉众多行业的产业,居高不下的房价会带动上下游一些产品价格上扬,形成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会引发金融危机。目前我国房地产呈现高房价、高需求、低购买等两高一低的“虚假繁荣”,同上述房地产泡沫事件相比,不能说不是一种房地产泡沫。

  2、从房地产发展源头看我国的房地产泡沫隐患。

  自1994年以来的全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它对经济增长以2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率,保持其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超过10%,开创了固定资产贡献率占GDP比重超界的先河,也带来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国际警戒线的不良后果。两个比重超界带来持续高涨的房价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力,面临着房地产泡沫的隐患,可以说目前我国深隐藏滞凸显的房地产泡沫一触即发。

  3、从体制和政策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泡沫的诱因。

  经济体制和政策、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因素,是诱发房地产泡沫的根源。一是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缺失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由于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不力,导致购房政策与房地产开发政策缺乏配套和划分严重失衡,同时地方政府又淡化了经济适用房建设意识,结果出现商品房建设超高发展,保障性住房严重缺失。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开发的民用房配套建设中的商品住宅房达到90%以上,经济适用房不到10%。我国从1994年“国家安居工程”开始起动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经历了高峰之后又迅速滑坡,到了2005年经济适用房占商品住宅投资额比例下降到不足5%,截止到2010年度,虽然全国经济适用房建设保障资金投入增加到100多亿元,但仍然满足不了相当数量最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形成了民用住房高建、高价、高需求、低购买“三高一低”的泡沫。二是土地转让制度缺陷造成的房地产泡沫。目前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城镇住房需求大,土地资源需求相对不足,以此形成了土地转让市场不规范,分配供给越位、错位,房地产市场价格无限制地上扬的房地产泡沫。

  二、教学方法再转换

  党校传统教学立足点在于对已有知识的课堂面授,重教轻学,忽视了“热议”、“新议”教学方式,满足于“理论灌输”、 “专家补缺”、“样板引路”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树立 现代 教育理念,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路径。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推出了“双主”互动、“双学”互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1、“双主”互动教学方法。

  构建以教师和学员为主体的“教”与“学”互动机制,首先尊重“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互动方式施教,比如老师授课遇到来自实践中的知识困惑由学员帮忙解答,学员在学习中的理论缺失由老师帮助弥补;其次定位老师角色,充分发挥老师的主体作用,在“教”与“学”互动中,变老师被动为主动,在老师熟悉教学对象、明确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发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老师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平台上释放能量;再次定位学员角色,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教”与“学”互动中,怕困难、不求进取的学员是互动中的弱者,要使学员从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者,老师必须以观念交锋、思想碰撞、反思体验,同学员进行思想沟通,优势互补,实现互动共赢。 2、“双学”互动教学方法。

  党校教师占主导或支配地位的课堂面授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员积极性的发挥。党校 教育不应该是以课堂面授为主,而应以自学探究、互动交流、沟通研发为主。学员之间有一个双方或多方发挥主观能动性排查问题的能力,有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整合互动原则和互动形式提高培训实效的能力。因此,老师授课要体现学员的“双学”互动效应,让学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研讨,使他们的综合素质由开放型向创新型转变。

  3、“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以人为本”,要把方法创新的着力点放在使学员专业化、知识化、理论化,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论上,按照“因人而异,打造高端人才”的思路,实现教学方法以学员为中心向以高才学员为本的转变。针对学员的类别、层次、工作性质、培训目标,可开设不同的班次,安排不同的教学课程,采取不同学制,不同班次教学方法个性化、差异化,从而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齐头并进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使教学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传统的“理论灌输”、“专家补缺”、“样板引路”的教学向“以人为本”的高端式转变,做到因才施教,让学员受益。

  三、理论教学再深化

  党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成人继续教育,受训对象多数是党的领导干部。由于党政干部忙于事务工作,学习时间少,培训机会少,理论水平缺乏深度和广度,需要在党校学习提高,这就决定了党校理论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深层次性。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理论教学进行了再深化:

  1、在内容上突出创新性。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 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也成为指导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党校理论教学深化的动力源。我们要发扬党的理论创新传统,坚持革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紧跟时代步伐,以提高理论教学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拓宽理论教学领域,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国家和世界变化新格局,围绕世情、国情、省情、县情变化了的实际,贴紧学员自身理论基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创新党校理论教学。

  2、在方法上突出实效性。

  加强理论教学方法研究,完善理论教学方法体系,是强化理论教学的高平台。为推动理论教学方法深发展,按照理论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就党的“道路、旗帜、目标”等方面,我们作了深入的理论教学方法研究:创造了“前进道上怎样看路标、红旗底下怎样当旗手、发展目标上怎样去实践” 联系实际的理论教学方法,同时还定位了党校理论教学再深化的方向和途径,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方法布局;围绕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微观运行理论教学方法研究,按照不同层次学员对不同层次的理论需求,编写了不同层次的理论教学方法问卷教案,以适宜不同时期、不同班次、不同水平的长短期培训班,达到了预期效果。

  3、在形式上突出全面性。

  对于理论教学形式上的全面性,我们从建构机制上遵循“想多远就能走多远”的思路,把理论武装、提高档次作为理论教学形式深化的重心,把拓展理论、扩大层面作为理论教学形式深化的核心,把创新理论、提升精品档次作为理论教学形式深化的中心,把以理论为本、打造精品素质作为理论教学形式深化的重中之重。这些不同层面上的形式热点我们都想到了,在所行由所想支配下,开展了以专题讲座为主的社会考察、小组研讨、集中自学、撰写 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等宽领域、多视角不同形式的理论教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理论教学形式。

  <<<下页带来更多的党校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327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