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稳定或者向前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各项综合指标,经济是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硬性指标。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论文有哪些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国内经济的形势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国内经济形势论文篇一
浅谈国内经济形势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稳定或者向前发展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各项综合指标,这点儿是毋庸置疑的,经济是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硬性指标!换句通俗的话说:没有钱你拿什么发展科技?拿什么支持科研?拿什么支持军队?拿什么支持国防?所以经济是国家的命脉!
如今世界形式明显比前几年要好,但是为什么GDP增速反而会下降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啊。
当然,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也有应该得到肯定的地方。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已成普遍共识,近期披露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
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
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谈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就不得不提中国的房价,现在可以说走到大街上听到最多的就是房价的涨跌,但是房价持续居高不下,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持续两年多的国内房地产调控?以及中小企业、大企业经营普遍困难?导致国内投资规模的缩减,加上国际经济下行导致外贸需求不足,投资、消费、进出口都是降字当头。
从宏观经济上来说,需求支撑了国内的增长,现在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出现了下调的趋势。现在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确上升太快,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稳定房价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要使房地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以下措施是需要今后在合适的时间出台的:
一、加快基本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
房地产实际上是有双重属性的,既有商品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多伦多市政就有一条明确规定,每年住房租金上涨不能超过5%,这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多伦多是一个拥有大量移民的城市,房地产价格飙升很快,住房需求上升也很快,但是如果房子价格和租金提高太快的话,低收入阶层住哪儿去呢?
所以从房地产市场来讲,除了强调市场的调节机制以外,还要考虑其他的条件。今后北京要想使中低收入和普通百姓能买得起房、租得起房,需要加快推进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廉租房体系的建设。
二、尽快解决小户型福利房大量闲置的问题。
如果物业税能在合适的时候出台,大量的闲置房就能适度被吐出来,对平抑目前的供求关系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我国各种体制转型中,很多这样的小户型福利房闲置,如果这部分房子能走进二手市场的话,房价或许能降低一些。
三、土地批租制度的改革。
土地批租等于让买房子的人一下交70年的地租,因为开发商肯定要把地租转嫁到房价里来,改革土地批租制度将房价中土地批租部分的费用大幅度降下来,若再配合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改革,中国的房地产就会走过市场化的坎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取和学习国外经济发展模式及先进经验,但是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适当改进,使之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开创中国经济的新局面!经济强,则国强!
2017国内经济形势论文篇二
浅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一、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
2016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基本可以实现年初设定的政策目标,但潜在的经济风险不容忽视。总体来看,全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三方面的特征:
(一)实现了年初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下行压力犹存。
预计2016年GDP增速维持在6.7%左右,处在政府年初设定的目标区间内,但短期内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方面,需求萎缩。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对外贸易弱势持续,出口额和进口额大体上保持了同比负增长态势,贸易顺差持续收窄。投资增速系统性下滑,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急剧下滑成为影响需求收缩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供给无明显扩张。如果认为2015年的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成为供给侧良性冲击的话,那么2016年的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回升将负向回补2015年的刺激效果。随着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同比负增长持续收窄并逐渐转正,当前的能源价格水平对生产成本下降几乎无明显的正向贡献,也难以刺激企业扩张供给的意愿。
(二)通货膨胀率温和上涨,既无通缩也无通胀压力。
2016年CPI增长2.0%,PPI增长-1.4%,分别较2015年上涨0.6和3.8个百分点。物价上涨的原因,一是低基数效应,二是食品价格上涨,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四是去产能推动煤炭等能源价格上涨。
一般情况下,前两个属于周期性因素影响的价格增速正常波动,而后两个因素是供给端要素价格上涨产生的价格传递,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首先传导至生产领域,推动PPI增速上升,随后PPI中的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导致CPI中非食品价格增速上升,最终传导CPI增速整体上行。
(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政策风险上升。
一方面,财政政策积极取向不改,赤字压力影响财政支出进度,同时受到地方债置换、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影响,基建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减弱。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基本维持中性,M2同比增速整体平稳,央行仅启用了一次降准,旨在弥补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流动性收缩。但由于投资机会和空间减小,超发的流动性大量滞留在实体经济系统之外,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刺激效应减弱。
在此情况下,赤字财政导致地方债违约风险上升,财政风险加大。经济缺乏好的投资机会导致企业倾向于将长期存款转为短期存款,伺机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可能加剧流动性“脱实入虚”,推升资产价格泡沫。
二、2017年中国经济展望
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程度将继续加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下行与系统性风险上升压力并存的局面。预计GDP增长速度将达到6.6%左右,CPI上涨率约为2.3%。
(一)经济增速将继续探底,物价水平增速将有所上升。
基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框架判断,2017年,总供给缺乏短期扩张动力,有效需求继续收缩的概率增加,宏观经济可能出现“双收缩”的自然走势。
一方面,总供给扩张能力下降,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受到生产要素红利衰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乏力、国有企业改革迟缓等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行将不可避免。尽管供给侧降成本措施试图刺激供给扩张,但难以对冲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生产成本的拉升效应,供给端在短期内扩大产能的空间将受限。
另一方面,三大需求并无明显扩张迹象,收缩态势或将维持:
1.消费方面,消费平稳增长但也存在下行风险。尽管服务业消费和网络消费增速上升所反映的消费结构变化将对消费增速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但预期收入增速下降、政府消费增速受制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效应将继续施压消费增速。
2.投资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升级难度较大,传统产能收缩的同时新兴产业未能及时填补,经济缺乏优质投资机会,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民间资本预期收益空间收窄,投资增速或将继续下行。
3.外贸方面,受全球贸易量下滑、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传统比较优势衰减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外贸疲弱的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贸易顺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双收缩”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率将会继续下滑。物价水平上涨率的变化方向存在两种可能:情形一,总供给收缩程度大于总需求萎缩程度,物价上涨率上升;情形二,供给收缩程度小于总需求萎缩程度,物价水平增速放缓。预计2017年供给端收缩幅度可能大于需求端收缩幅度,情形一可能会大概率发生。如果情形一发生,经济增速和就业增速的下滑会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宏观经济形势将呈现出“滞胀”特征。
(二)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
2017年宏观经济的风险敞口可能会持续加大,对经济产生较大压力。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的“滞胀”风险、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风险和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一是“滞胀”风险上升。2017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的短期成本冲击对产出收缩和通货膨胀预期回升的影响值得关注。受供需结构变化和全球货币宽松等因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使得未来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可能性增加,导致前期无通胀预期被打破,通货膨胀率上行压力加大。
(二)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增加。
在当前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下,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预期分化,廉价的资金在不同商品间的转换会造成金融市场震荡,推升金融资产泡沫。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
一方面,在房地产刚性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市场投机气氛较强,尤其是一线房地产市场投机意愿浓厚,房地产市场的资产泡沫风险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调控的措施和手段依然停留于行政调控,而不是解决土地制度问题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调控政策的松紧摇摆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
此外,房地产风险敞口增加也会传递至银行体系内部,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整体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
(三)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大。
一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美元作为避险货币走强,致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加。据IMF2016年10月预计,2017年美国GDP增速为2.2%,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减税、贸易保护、放松金融监管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导致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加大美联储加息可能性。此外,英国启动脱欧程序不确定性增加也将推升美元走强。
另一方面,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存在很强贬值预期,但仍不能排除升值的可能。第一,人民币仍具备较大的需求;第二,特朗普政府可能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为由强迫人民币升值;第三,美联储加息频率可能低于预期;第四,特朗普政府认为强势美元不利于美国出口而且增加美国债务负担,美元预期升值的幅度可能受限。
三、2017年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一)在政策目标方面,2017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应首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同时鉴于2017年可能出现“滞胀”压力和系统性风险上升并存的状态,宏观调控政策难度加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是“控风险+稳增长”,其中“控风险”应成为首要关注点,“稳增长”、保障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应继续放到重要位置。预计2017年GDP增长率仍将是6.5%-7.0%的区间目标,新增就业人数约为1000万,CPI同比增长率也将控制在3%以下。
(二)在政策组合方面,2017年宏观调控应综合运用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面对可能出现的“滞胀”,应该实施需求、供给双扩张的政策组合,以实现“控风险+稳增长”的目标。
供给管理方面,应以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着力扩大有效供给。需求管理方面,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要保增长,需求的适度扩张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需求管理政策的组合上要有所考虑。首先,需求管理的目标应是扩大优质需求,不能只考虑数量不考虑质量。
(三)货币政策整体应保持稳健,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
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通过创造优质投资机会的方法刺激优质投资,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谨防流动性过剩进一步抬高要素价格,控制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力度应继续加大,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提高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四)要实现需求的适度、优质扩张。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但扩大需求应保证经济增长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同时注意不能刺激过度。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刺激有质量的有效需求,避免刺激劣质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传统需求管理的一个基本政策指向是低成本来刺激需求,以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为典型。然而,运用低利率货币政策的代价是刺激出过剩的劣质需求,因为低利率会导致原来不可行的项目因为机会成本的下降变为可行,这种以牺牲增长质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实际是在伤害经济的健康。
2.刺激需求的力度要合适,政策不能过度摇摆,要保持一定的定力。从总量来说,扩大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是不能过度,过度的需求刺激会产生资产泡沫,从而“滞胀”风险上升。
(五)供给扩张应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
“滞胀”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应对“滞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把成本降回去,这就是供给扩张。就降成本而言,首要的当然是通过减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16年全面“营改增”的目的在于减税,但现在看来力度还不够,应该继续减税。其次是通过“债转股”或其他手段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和债务风险。同时优化民间资本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开市场竞争、鼓励创新,激励与发展新动力。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2017国内经济形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