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发表

秋梅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绵延性和鲜明的发散性,它深深地扩散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道德情操之中,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发表篇1

  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梳理和分析闽南传统文化,发掘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由此追本溯源,深入探察闽台文化及其交融,当能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扩大与发展,有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海西;闽台文化;闽南传统文化;两岸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后,在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可以说,两岸关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闽台文化交流功不可没。就渊源看,闽台血脉相承、文化同根,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传统的。闽南传统文化作为海西地方传统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精深丰厚。

  一、关于闽南传统文化

  (一)闽南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闽南传统文化泛指民俗(单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节日现象)、方言、戏曲、建筑、宗教信仰、民间文艺、手艺等事象。

  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广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从古沿袭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闽南传统文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这种文化事象必须是从古沿袭至今的。有些产生于近代而不是从古沿袭下来的文化事象,或者对民间社会影响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传统文化,一般不纳入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其二,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族群认同感及世代传承特点。那些虽然从古沿袭下来,但由于中原人南迁闽南、地域及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迅速解体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所说的闽南传统文化,不是指单纯中原古汉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继承,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南本地气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

  闽南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方面:关帝圣君、玄天上帝、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天上圣母(妈祖)、广惠圣王、水仙尊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三代祖师、惠泽尊王信仰。

  戏曲方面:泉州代表戏曲南音、高甲戏、漳州竹马戏、厦门歌仔戏、潮汕与漳州云宵、东山、诏安一带戏种潮剧等闽南地区各类木偶戏。

  民间手艺: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剪纸手艺、木雕、石雕手艺、漆工、扎灯、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抢头香、割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

  闽南民间文艺:舞狮、龙艺、踩高跷、大鼓凉伞、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戏、同安宋江阵、小坪褒歌等。

  (二)闽南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4000万人以上。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

  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其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其三,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蟳埔等地遍布船厂。其四,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其五,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世世代代以海为家,奋斗不息。闽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深入研究闽南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闽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2006年元月视察福建时指出,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重要方言,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闽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也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特别是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厦门三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 在台湾都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 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牒展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必将使“五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六求”(经贸、交通、旅游、 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将为闽台关系的良性互动和 发展提供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58处、6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福建省目前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同时,全省26个国家级民间 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同时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 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更是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的建设,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是在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捐赠下而成;在闽南,无论是政府、 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熄。闽南还是全省 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亦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荣。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十分强调文化是根、是主题,文化是软实力、是生产力。2006年3月,在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黄小晶省长出席会议并 发表重要 讲话,提出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08年,福建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闽南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的措施和办法。

  同时, 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 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 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三、闽南文化传统传承研究现状及举措

  (一)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 教育的课改 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二)建立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

  据不完全 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泉州专门成立了拍胸舞俱乐部,厦门举办各类打嘴鼓培训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福建成为全国最早以省级立法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将更好地保持闽南传统艺术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

  (三)开展基础性的调研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作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之路。“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

  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四)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厦门、漳州、泉州先行开展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实施原则和“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实践要领。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省文化厅正协调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步实施,协同建设,整体保护,力争在规划的时间内。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经验并推广。“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了部分文化遗产项目晋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览和讲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世遗”项目免费开放;地方戏展演;闽台传统文化交流项目;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农村展览等,呼应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五)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近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2008年,在泉州举办的主题为“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2006年以来,厦门海沧每年举办文化节,并先后多次成功组织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巡游,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扩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和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力。

  2010年,刚刚落幕的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由台北保安宫(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承办,此次活动是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三地合办并轮流承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第一年。活动主题仍为“健康、慈济、和谐”、“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分巡游活动和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有过境踩街、仪阵表演、家姓戏、养生药膳及药材展、古迹艺术展览等。全国政协黄志贤和台北市长郝龙斌为启动仪式开锣。

  来自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经岛内18个县市,巡游包括保安宫在内的9座保生大帝宫庙,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巡游宫庙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一次。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节期间在台北首映。大陆方面组织巡游交流团100多人、旅游团400多人前往参加开锣仪式等活动,随后赴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8座宫庙开展巡游,5月6日从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厦门。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四、今后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着力点

  (一)进一步理解认识闽南文化

  闽南通常是指厦、漳、泉。不过,从语言上看,则有一个闽南文化圈,讲闽南话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龙岩、漳平,台湾地区(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浙江的平阳,江西的上饶等等。

  闽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节日,如普渡节、中原节等保留得很完整。从宗教、习俗、语言等看,闽南确实保存了许多古代的东西。最有趣的是《世说新语》里面的许多六朝口语词,至今还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带听到。

  闽南的宗教信仰确实相当普遍,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点。内地其他地方,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宗教信仰,但是像闽南这里,每个地方,每个村,甚至泉州市区每条街道,每个铺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如生病有医药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较困难,他就会在某方面造出相关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闽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来是封闭的,排他性也最强,可在闽南地区,各种宗教却能共存兼容、和谐相处,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斗争基本没有,这种奇观在外地难得一见。

  宗教和海洋文化关系很大。传统认为“坐船跑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护自己的神都相信。闽南人地区差别很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乡土观念就很重,同样是靠海,但远渡重洋经商。惠安人就特别少,而晋江人却大量往外跑。两个地方靠得这样近,就是没有互相影响。

  闽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从历史渊源来说,是中原传进来的,但传进来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在闽南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子系统——闽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以后,它却很少与中原文化再进行交流。

  闽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中原是农耕社会,所以,闽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第二,夷夏之辩,中原中心主义很突出。当时凡不是闽南人,都被称为“阿北仔”(闽南话,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始,闽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样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学在福建的特殊影响。后来到了明代,西方文化传进来,闽南得风气之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很奇特的闽南文化。可以说,闽南华侨经历这么长时间,却基本没有受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比中原人、东北人更古老。这说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变化。而华侨来认祖,实际上认的就是文化。

  (二)处理好存古与创新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闽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闽南人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文化积淀丰厚。方言、南音、南戏都有“活化石”的美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个问题:对慢节奏的南音、南戏,现代的许多年轻

  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怎么办?就拿闽南非常盛行的南音来说。厦门主张以革新来吸引观众。目前,在地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设的荷音轩,可边品美食边欣赏从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织。可有些泉州人看了,却说这怎么行啊,这还叫南音吗?认为全变味啦。再如现在的女子十二乐坊,争议也很大,但是年轻人喜欢。这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东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为很古老,除了那些忠实的老观众外。年轻一代都敬而远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优势,也可能变劣势;是优点,也可能成缺点,特别是当它成为创新的包袱和绊脚石的时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动,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但这又不符合时代潮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人的思想和欣赏习惯也在跟着发展。你要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又与时俱进是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视角要革新扩展

  闽南文化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说起来,闽南文化是正统的中原文化,闽南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闭,所以造成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古董,尤其是闽南人,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在中华文化背景上来看,经常无奈地面对曲高和寡、后继乏人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一种地方文化若不向前发展,终究是会消亡的。这可能是闽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样把闽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保存的许多东西怎么让它显露出来?这一定要有一种前瞻的意识。首先,作为主体的闽南人,思想观念要开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都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可能还要联系东南亚华文文化圈。这些都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四)政府要持续加大投入

  对闽南文化的保护,政府重视很重要。政府关注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条件去做。其实,从事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个工作不做,再过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会消亡。因此,抢救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泉州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重视,如南音、南戏方面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启动了编撰《泉州文库》的工程,准备每年拿出100万元来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历史文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工程。但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抢救工作需要去做。抢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损失就会减少。尽管从理论上讲。有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种文化现象的消亡,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损失。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倡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能尽早采取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起码可以起到减少损失或减缓消亡的作用。何况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把它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未尝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五)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

  大陆可以说是台湾文化的根。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一条重要文化纽带。而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首先,倡导使用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基础工作。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一种方言的消失,势必会使它所传达的那种地方文化也随之萎缩和贫乏化。

  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语言环境其实就像是文化生态的空气,当语言(方言)消失,这一文化也就差不多消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摇篮,如果没有闽南方言,那些南音、地方戏剧也就荡然无存,闽南文化就不可能成为“活文化”。所以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角度看,在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倡导使用闽南方言是当务之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开播实际上就承载起保护和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社会责任,并成为推广、倡导闽南方言有效的重要载体。

  《泉州第一炮》《学说泉州话》栏目的创办,其指向性就十分明确,开播后深受欢迎。其次,保护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工作。文化生态的土壤其实就是人本身。在自然界,森林、草原是物种。又是许多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在文化领域,民俗、宗族文化、民间信仰也是文化的森林和草原。许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都依存于民间敬天法祖的民俗活动中。

  保护了这些文化森林、文化草原,就为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了自然的生存空间。比如,泉州的地方戏剧就是依靠民间的敬神敬佛而生存的,因此对于民间信仰和诸如“普度”等所谓封建迷信的民俗活动,政府没有必要去严禁。假如这些民俗活动被取缔了,那么,闽南文化的生态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文化生态是存活在民众之间,而不是政府的三令五申。现在划定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这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这是对的,但是远远不够,应当将工作视野放得更宽更广,更符合民众的意愿,这样才能够是使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最后,加强闽台两岸的文化生态保护的交流。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

  生态、 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推动,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 经验和教训,要加强交流、合作,不论是学术界的 还是民间的,不论是妈祖还是其他的民间信仰交流,都要积极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 工作应当成为全 社会的文化自觉,而不是把这项工作仍局限于文化部门的日常工作范围。

  两岸文化交流正在用一种柔而有力的方式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 发展,目前已有的许多文化交流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今后应更充分运用这种文化的力量促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感情交融,增进人心向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促进两岸和平和统一。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发表

35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