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毕业论文参考例文相关论文(2)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篇4
浅谈信息技术在旅游文化课堂的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当下的课堂教学出现了白板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改往日只由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运用个体的声情并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性,使学生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上,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相结合,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充分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当下旅游文化课程值得探究的话题。
1.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为课堂点"睛"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同理,一堂课的效率高低也在于开端处是否能完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要想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首先教师的导入设计是关键。在旅游文化课堂上,多媒体技术采用图音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可以巧设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汉族民俗风情》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汉族传统节日欢庆盛况图片,色彩斑斓的影音图片,立刻把学生的目光集聚到荧屏上。接着教师在屏幕上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图片上的精彩画面是哪个民族过的节日呀?以图片展示来提出问题给学生的心理设下悬念,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执己见,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堂的"眼"点上了"睛",从而营造出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氛围。
2.多角度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旅游文化学科可信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旅游文化中涉及的旅游资源、文化演变的形态,也不断更新。一直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旅游文化只是在"纸上谈兵",均是些过时的东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没什么学习的必要,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较低。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旅游文化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程度。例如,当我们在学习《认识旅游》一课时,在讲到旅游业发展前景时,学生对于书本上知识只是粗糙认知一下便放下了,总感觉离自己的职业发展相距很远,提不起学习的动力。当通过网络媒体收集到的资讯与图片运多幻灯片等方式来展示一些影音图像,切入一些当前旅游动态发展的图表数据,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又提了上来,对课堂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升。因此,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要日常备课与教学过程中需从网络等媒体上收集大量的现实动态信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辅助教学,大大增强旅游文化课的可信度及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当下,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旅游文化学科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从民俗风情到园林与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涉及。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基本概念和文化特色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节省了很多板书的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行业发展动态、概念及文化特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内容精简、分析精辟、语言精练,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紧凑。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旅游文化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升了旅游文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4.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授课的内容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依据教师所列的知识问题点进行先学习,并辅之以有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旅游文化课堂中,只能依赖一本精而又精、简而又简的教科书,再由教师单一的在课堂上让学生画画记记,完全不可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运用信息技术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其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资料翔实,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再者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或让学生答题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去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方式也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将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与新知识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进而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旅游文化的课堂上,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能为课堂的导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旅游文化增添信心,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的结构,为创建高效率的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篇5
浅谈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理论上,国内学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进行了多元研究 〔1-8〕。旅游文化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改革,实现旅游文化现代化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如何建设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所谓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主要是指为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软件资源,不涉及到硬件设施、环境和人力资源。本文试图以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为例,结合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培养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
(一)技术层面:确保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集成化、标准化和共享化。集成化要求将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类,形成系列化、专题化的资源库,并借助数字化的集成技术将他们融为一体,即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标准化就是要向老师提供易于操作的界面平台和资源分类标准,以实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和网络化,将教学时空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性的网络教学,因此,共享化是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目标。共享化必须能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支持师生网上疑难问题解答、作业批改、成绩评价等教学工作。
(二)知识层面:保障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创造性和广泛性。旅游文化资源库集合了数量庞大的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性组成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实用性很强的精品教学资源。也就是说资源库里面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网络共享,体现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特征;旅游文化资源库是网络化时代的产物,融合了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但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来表达,他需要传递的理念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旅游文化学的积极性,激活旅游文化智慧的创造性;旅游文化资源库集中了当前旅游文化学领域内的优秀成果,在网络共享机制的支持下,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开发与利用,资源库内容不断更新、壮大,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创新课程,对于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转型和变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旅游文化学资源库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和共享化原则,建立资源库结构体系。根据上述建库原则,可将旅游文化资源库分为课程建设库、实训资料库和特色资源库三大类,各大类又可分为若干个小类。形成以课程建设库为核心,以实训资料库为支撑,以标志性资源库为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库体系。
课程建设库包括课程文件和教学组件两大块。课程文件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师团队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说明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教师团队必须附上各任课老师的教学经历、研究专长以及科研教改成果,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课程教学大纲除了介绍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标注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延伸阅读资料名录。课程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考核方式说明是针对不同的章节作出不同的考核方式说明,并附有一定量的在线试题。参考文献不在于数量,关键是把控制量,参考文献不是简单的罗列书名,而是给出了相应的电子书籍连接,可以直接阅读参考。教学组件是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重点内容,教学组件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课堂讲义、教学案例和实况录像等资源。
电子教案是各任课老师按照统一标准分章节的电子课件,分的越细,组合越容易,效果越好。课堂讲义是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文稿,这部分内容体现了高度的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课堂讲义进行学习。教学案例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任课老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案例,与时俱进,最好融合自己参与的案例,教学效果更好。实况录像包括两部分,一是各任课老师的上课录像资料,另一个是旅游文化学相关内容的视频资料,可供老师相互学习和借鉴。
实训资料库目的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符合旅游文化学课程特点和规律的训练系统,让呆板、枯燥无味的实训课程变得活跃、愉悦,提高实训效果。实训资料库包括职业信息库、实训项目库和培训认证库。职业信息库是实训课程的前奏,让学生在试训之前,了解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实训项目库是实训资料库的核心,包括基本技能实训包、专业技能实训包、综合技能实训包三个层次。
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可以设计为分组讨论,可以跟帖、留言或发表评论,促进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专业技能培训比基本技能培训要求更高,需要对某一个领域的文化现象有深入了解。综合技能培训是实训中的最高级别,要求对某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熟练掌握,对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过程和演变趋势有较深了解。此阶段主要是实地实训,与相关的旅游单位合作,免费实习一个月,要求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归类总结,并写出心得体会,优秀的作品可在“旅游文化网刊”上公开发表。
特色资源库主要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如本校拥有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即“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湖南省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文化旅游数字景区研发中心”也落户我校。旅游文化学将利用该中心先进的虚拟技术和实训室,开发优质的南岳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三、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旅游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必须遵循合理的建设路径,其建设的逻辑思路可以归纳为方便学生、成长教师、优化教学、推动教改四个方面,也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本策略。
(一)实行资源规范管理,方便学生网络学习
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应本着面向学生、突出专业、贴近教学的原则,对资源库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和全校选修课,需要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和基础支持,学校可以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组,负责网页框架的搭建和资源制作标准的核定,旅游文化学课程组老师在数字化标准的基础上制作和更新教学资源。二者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保障数字化教学资源能顺畅的传递到学生手中,方便学生网络化学习。学生也可以将学习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反馈到课题组,课题组及时组织人员攻关,或者有意识的引入一些成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以实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开发数字化资源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离不开任课老师的主动开发,也需要通过资源库开发促进教师更快成长。长期以来,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的专利,很多学校直接购买专业的网络技术公司开发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尽管耗时短、见效快,但教师队伍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严重抑制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旅游文化资源库开发的主角应该任课教师,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技术力量搭建框架,内容的选定、模块的设计以及反馈的路径均可由任课教师完成。学校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吸引教师主动参与,给予参与教师一定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工作量和工作表现纳入到年终考核中来。由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较多,可以组成课程数字化教学团队,学校或者系部配备一名网络技术骨干,形成以任课老师为核心、技术骨干为支撑的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
(三)突出资源应用价值,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旅游文化学作为我校公选课,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缓解专任教师短缺的局面,还可以提高该课程吸引力,因此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这就意味着需要老师经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时更新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价值。旅游文化学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示范课程,任课老师应主动向校内推广建库经验和建设途径,必要时可进行示范演示。旅游文化资源库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既可以方便师生学习互动,还可以提升师生的创造力,资源库建设必须灵活,允许任课老师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学资源和个性化教学的融合,鼓励开发多元化的专业教学资源。
(四)利用数字化资源库,引领课程教学改革
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方便了学生,促进了教师成长,更是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特别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学必须融入更多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这些教学资源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实现,通过数字化资源库能够添加更多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对于学生职业导向和实训能力提升都有较大帮助。因此,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引领本校课程教学改革。
旅游文化学作为本校通选课程,首先应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搭建框架,以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建设为基础,加大数字化资源库板块建设,体现差异性,即区分旅游管理专业和非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应注重学生的探究性、互动性,非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应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
猜你喜欢:
3.旅游文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