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化>社会文化>

英语教学本科毕业论文

斯娃分享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英语能力成为衡量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思考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导入西方文化和母语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教师课堂文化导入在遵循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在词汇、句子、语篇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原则;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植根于语言,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离开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所言:“培养学生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是培养能说流利语言的傻瓜的最好方式。”此外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引入文化知识。课堂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注意母语文化的导入,实施双向文化教育。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兼容并举,是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因此,如何恰当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成为广大外语教师的迫切任务。

  一、文化导入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来看,语言学家真正意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者胡文仲最早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从语言功能上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一致性。1989年赵贤洲提出“文化导入”这一概念。而后语言学家对文化导入问题进行了研究。陈光磊界定了文化导入的内涵,林汝昌详细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层次问题。此外,赵贤洲、束定芳、鲍志坤等学者也深入研究了文化导入的原则等问题。刘润清提倡外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上述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了积极贡献,使我国文化教学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我国外语教学仍处于重视目的语文化导入阶段,母语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仍处于表层阶段,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这也阻碍我国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提高。

  二、中西方文化导入意义及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既符合语言教学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培养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需要。此外,教师课堂中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将保证文化导入教学的顺利进行。

  1.中西方文化导入意义

  教师在课堂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方法。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导入西方文化知识,便于学生掌握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进行听力或阅读英文材料时,能够恰当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导入母语文化知识,便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提高其语言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双向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教学实行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兼容并举,将有利于学生今后跨文化交流的成功,避免因文化因素而造成的交际失败。同时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2.文化导入原则

  文化导入原则作为文化教学中的总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指导着文化教学的有效进行。遵循文化导入的三个原则是文化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第一,阶段性原则,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从感性认知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理性认识为主。第二,适度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度。不能超越学生接受能力之外的过度传授文化知识,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失去兴趣。第三,实用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和日常交际内容密切相关。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导入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导入策略的建构

  目前,文化导入教学相对于语言技能教学属于从属地位,教师向学生导入目的语文化偏多,母语文化偏少,外语教学“进口多,出口少”。作为国家今后发展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既要掌握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也需要了解有着较大差异的西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句子、语篇中全方位地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1.词汇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各种文化特征都能在该语言的词汇上找到痕迹。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中西方词汇的文化差异了解得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挖掘词汇中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含有不等值性,时常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却完全不同。对于这样的词汇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进行文化双重导入,以免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词汇理解出现偏差,不能了解其深刻内涵。例如:教材中出现的动物词汇,由于中西方历史、传统、习俗,甚至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经过历史积淀导致其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较大差异。对于布谷鸟(cuckoo)的理解,西方人认为布谷鸟的叫声是不吉利的,中国人则认为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喜欢布谷鸟的叫声。对于中西方文化中的非对应及零对应词汇,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导入。

  2.句子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不同民族语言的句子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差异文化现象,同样中西方文化在句子上也体现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句子结构差异以及句子中典故差异向学生导入两者文化间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将进一步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提高跨文化认知能力。由于句子的文化因素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加之文化渊源不同,其句子结构无疑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句子中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则经常使用主动语态,尽管汉语中有表示被动的词,但表达的时常是主动含义。这说明西方人清楚地表达主语“身份”是主动还是被动,个人主义意识强,所以突出主体的明确身份。而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传统世界观,主语的主动或被动“身份”不言而喻。造句顺序上,中国人通常采用从大到小的词序造句,而西方人造句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教师在教材讲述的过程中,需导入中西方文化间不同的造句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句子中的文化差异。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含有典故或习语的句子时,也需要深入挖掘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进而导入文化内涵差异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句子含义。

  3.语篇中中西方文化双重导入的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语篇都涉及英美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根据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该背景文化相关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使得学生在理解语篇内涵的同时也懂得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4SymbolsofAmerica,教师在结合课文对这一语篇内容进行讲解时,可深入追溯美国典型的UncleSam(汤姆大叔)等象征物的来源,此外为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介绍更多的具有美国特征的代表物,如美国代表作家、音乐家等。导入具有美国文化特征的代表物同时,教师应向学生进一步讲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象征物的英文表达方式、来源等。最后比较中西方不同的代表物,找出中美代表物历史文化差异。通过此方法,学生可以概略地了解整单元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将填补中国文化知识的空白,达到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并举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也为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以及大力输出母语文化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要求更加深入,与此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恰当地将母语文化进行输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能力,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按照文化导入的阶段性、适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教师可从课堂内的词汇、句子、语篇中挖掘中西方文化知识,从而在外语教学中实施双向文化教育,即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2]王世静.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困惑和探讨[C].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32.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庄恩平.跨文化沟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英语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社会文化理论下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

  摘要: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尝试构建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即通过对基于学科内容的中介活动的设计,通过语言活动的参与,最终促进学习者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同时也将医护英语教学转化为语言和认知发展的活动系统。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7]吴文,甘勇.社会文化视野下二语习得研究25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英语教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语用教学

2.大学英语论文范文

3.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4.汉语言文学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本科毕业论文 模板

    126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