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论文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科研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信息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信息论文范文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性大、创新性强、渗透性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社会对信息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政策推动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实训,忽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普遍存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专业面窄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架构,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重视实践实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工科院系正积极借鉴CDIO的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1CDIO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合作组织,经过探索研究出的工程教育新模式。CDIO指的是产品生命周期上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四个环节[1]。CDIO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以C-D-I-O的产品生命周期为教育背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协同能力,是“项目化教学”和“学中做,做中学”教育理念的概括和体现。CDIO教育理念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困境中探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寻求最佳的工程教育模式。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放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进行研究,依据社会需求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突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科框架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我院计算机信息专业存在的问题和CDIO模式的先进性,我院结合CDIO的四个方面能力大纲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确立了新的培养理念和目标,构建了相应的培养体系。
2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
我院在本专业教改中,利用计算机专业和科大讯飞公司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将学校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企业一线工程师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依据实际工作中的任务,进行岗位(群)分析和能力定位。专业教师依据制定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课程教学计划、有工程实践背景的设计项目,建立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最终确立以就业岗位所需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2],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诸方面的探索。
2.1制定基于CDIO模式的专业培养方案
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大纲是由校企双方按照信息管理专业等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共同制定的。确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实际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搭建情境教学、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试、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资格证书考试,使得学生毕业后,既能获得毕业证书又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以实际开发任务为驱动,强化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在三年的教学计划中,依据教学计划和能力发展规律,让学生带着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建立的五个小型实训项目的追求进行课程学习,即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组建一个校园网,开发一个小型电子政务网站,开发一个MIS系统的项目工程。在教学内容中设计的实际工程案例,有效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满足企业用人的条件。
2.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改
CDIO模式强调从个体能力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何将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具体化并确定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案,一直是高职教学的焦点。专业科目课程作为专项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需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学院借鉴CDIO理念,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开发课程体系:以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为起点、以设计实施综合项目为载体、以解决工作实际任务为主线,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知识和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2.3打造具有CDIO能力的师资队伍要培养具有CDIO能力的学生,前提是教师要有相应的素质。即CDIO教师=高职教师+企业工程师。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项目能力。为此,学校制定“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养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交流、顶岗实践,定期接受企业培训。支持教师在职提升学历,鼓励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造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学院还定期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教学要工作,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项目实训,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引入校园,持续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
3具体课程实践案例
在教改中,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学科课程体系实施和整体教学安排上,同时渗透在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以《ASP.NET应用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简要阐述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一些具体应用。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若干个实际企业项目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方法是在教学环节在中有机结合课堂理论与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化教学实现三个方向的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授课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操作为中心,以教材学习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实现为中心。这也是CDIO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在专业基础、个人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四个层面上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3]。我们在项目化教学法的基础上,按照CDIO教育理念进一步整合和深化,保障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其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我们在《ASP.NET应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如图四,结合工程对象和工程应用背景,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做主线,以项目实训贯穿始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包括三个“设计—制作”项目,教学内容以完整的项目展开,项目是知识体系重构的载体。专业课学习完全按照CDIO项目生命周期要求来组织课堂教学、理论学习、项目实践。学生从接受项目任务开始,项目实践过程包含从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实践边交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主动做,增强了自学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4总结
借鉴CDIO教育理念进行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加深校企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新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只管“教”不管“用”,注重自身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专业能力而轻视素质能力培养的错误做法[4]。在教学过程中,学院与科大讯飞等知名软件企业工程师在在科研、教学项目中合作,校内专业教师积极加入企业项目开发团队,不断积累工程经验,提升工程能力。同时立足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具体实际,通过“边做边学”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教学特色,形成师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计算机信息论文范文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还深入到金融、军事、科研甚至是航空、航天领域。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
1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
1.1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展的意义
计算机信息网络也就是万维网,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万维网为基础的网络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一大支柱型产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依据。信息网络及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应用、信息网络设施和信息网络服务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网络设计、网络连接、网络安全、网络运行及网络信息等领域关键的技术的应用。
1.2计算机信息网络应用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使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办公和学习,使人们的娱乐和学习更加便捷,更好的实现了劳逸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指的是依靠网络通信,使不同地域间的多台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收集。目前计算机信息网络主要包括信息通信和信息传输,并且通过相关系统实现为相关用户进行自动管理。宏观来说,计算机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的传输和信息通信把不同位置、不同数量的计算机进行全部连接,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系统,通过多台计算机实现了相关硬件系统零件相互之间的传递,并且能够轻松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计算机信息网络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和广阔性特点。便捷性指互联网应用和发展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互联网是一种虚拟的网络,主要功能就是通过网络达到信息的传递,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针对广泛受众群体,并且操作简单易懂。高效性指的是相关企业单位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有力的推动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水平,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管理质量。比如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简化了商务操作手段,和操作过程,真正的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贸易方式。广阔性主要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大,有利于传播,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不用受到用户的限制,而且当前出现各种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1.3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显现出了它的便利性和操作简单的性,也有利于实现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另外,互联网上的全部资源都是不受限制的,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的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不受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从而也会出现一些违法的软件通过互联网渠道进入计算机内部,对计算机的硬件或者软件造成破坏。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展初期,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中往往有安全隐患存在,而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随着进入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信息资源和软件不断增加,相关软件和资源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漏洞的修补难度也越来越高,远远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互联网的流动性特点,使得互联网管理也更加困难。由于计算机软件更新过快,也影响了安全测试的时间,不能将有效的时间用来进行制度管理,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一般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都是由专业人员设计制作出来的,因此,每一个软件或者系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也大大影响了计算机的安全性,在连接互联网时经常会遭到相关病毒入侵。而且这些病毒大多很难发现,他们具有很强的隐藏和传染性。用户在获取互联网的资源和服务时,对相关杀毒软件的特性不够了解,导致计算机配置不合理,影响部分杀毒软件的正常运行,不能有效实现对这些病毒的查杀和清理。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有些数据遭到随意修改或者删除,一些私密资料信息被泄露出去,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安全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作为基础的计算机用户,我们采取的简单保护方法就是对个人资料进行加密处理或使用杀毒软件来对计算机进行保护。通过杀毒软件扫描电脑中潜伏的木马病毒。也可以使用防火墙对网络资源的上传和下载进行全面监控,有效过滤掉用户通过计算机获取网络资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隐患。同时对相关的网络安全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实时掌握相关病毒的入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用户也要加强计算机的数据恢复能力,当某些数据丢失时通过相关技术和软件可以进行数据恢复。计算机基本用户要及时更新计算机软件和系统,定期通过安全软件进行漏洞修补,实行计算机开机监控,不给木马留下任何机会。
2关键技术应用
2.1RFID技术
RFID技术是通过射频信号来扫描目标,并获取目标所需的数据。这种技术能够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不需要人工手把手操作,而且还能够对高速的物体进行识别,也可以一次识别多个对象。一般来说,RFID用于配送领域,可以在仓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装上RFID读写器,并且选在货物包装上安装RFID,还需要在运输设备上安装RFID读写器,最终形成配送中心的出入库管理。
2.2全球卫星定位
全球定位也就是GPS,它能够计算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物体和人的位置,并且能对他们的方位进行全面了解。全球卫星定位是全球定位和全球地理知识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可以实现对运动中的人和物进行方位确定。全球卫星定位实现了对运动中的物品进行追踪和方位的确定,并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把目标的移动轨迹进行及时的传输。一般用于运输安全的管理上面,通过使用GPS不仅对货物安全进行保障,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车辆信息。另外当前的GPS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室内、城市的复杂环境或者森林山区环境下,GPS信号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导致GPS信号衰弱,这也是值得探索的地方。
2.3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主要用于监视方面,它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安装传感器,以无线的形式将特定的对象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递。该项技术最早用于军事方面,因为它具有体积小、不需要建设网络、方便布置的特点。当前,无线传感器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对农田的温度、湿度进行测量以及进行施肥和灌溉。
3结语
当前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应用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关键技术一定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论文相关文章:
2.计算机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