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方面的毕业论文(2)
绘画方面的毕业论文篇2
浅谈绘画底蕴
摘 要:思想是绘画的精神,是技法创新的前提。伟大画家影响我们的应该是他的思想而不仅是技法。欧洲画家相比与中国宋朝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在道德修养、文学修养、精神内涵等方面更的差别,也导致东西方的审美角度的不同。笔者认为画家学习研究应该涉及到文学知识、道德知识、哲学知识等多方面。以此我们要整体的去认识众多学科之中的艺术,以及艺术之中的绘画。历史更多是大师或天才所书写的,大师和天才的学习方法、人生道路不一定就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关键词:艺术思想、艺术流派、印象派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他们各自不同的哲学体系中,而由民族宗教信仰发展而形成的不同哲学体系是两种文化发展的基石。西方人喜欢用科学冷静的理性态度来认识人与物,中国古代对人与物的态度是情绪化、理想化的,是感性的。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不同时期的艺术流派,或同时期并存不同的艺术派别,也是在相应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共同催生的结果。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诞生那天起就被打上深深地时代文化烙印,而在表现形式的背后蕴藏的是相应的文化底蕴。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法国启蒙运动解放人性的目标。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艺术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与制约的关系。
例如,印象派的诞生与发展是艺术史发展中的一环,在广义上它受到启蒙运动中光学成果、人体解剖试验、数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影响。人们在继承了传统中优良的因素,利用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方法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前沿。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是继承的创新是文明的延续,绝不可抛弃传统,而单独的另辟蹊径。在印象派的发展中受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绘画流派的影响。在受外界影响的同时,由母体印象派所直接衍生出的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而后印象派对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使之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对许多艺术流派直到今天都有深远的影响。
1874年,以莫奈为代表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在巴黎的画展,无意识的体现出启蒙思想中,人文主义思想的自由精神。对官方艺术权威的挑战,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可以看出思想是绘画的精神,是技法创新的前提。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印象并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主要是表现纯粹光和色彩的关系。在对光和色彩进行研究中用外光描绘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物体色彩的变化是由外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画家绘画技法中的笔触能够表达出画家本人的性格、情趣、艺术秉性。凡高在描绘向日葵的花盆、枝叶时借助颜料的厚薄对比,落笔的轻重力度,运笔的快慢以及画笔的节奏的变化,反映出画家血液的流淌的延伸,内心火焰熊熊的燃烧,充满了向外释放的激情。
而《自画像》中以点或长短不同线条的笔触,在画面上的痕迹中我们能感受到画家的眼神和表情体现出凡高本人孤僻的个性,饱尝精神的折磨与摧残,与社会难于融合转移到对身体与思想放纵,这些都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而莫奈的《艾普特河湾》《春野》的作品对风景对象的描绘中,树木、枝叶的质感,野外的空间感,物体的体积感的笔触,传递地不仅仅是他当时对外界的感受与画家本人的内心世界。在画作中流露出不只是艺术本身,而更显现出画家的思想。
但遗憾的是西方的画家本人并不同时是文学家、思想家,在欧洲社会中,画家在社会地位中的低下,深层次文化修养的缺乏,不是对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的游历和法国启蒙思想精神的理解就能弥补的,这无疑确定了他们不可能去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潮流。画家行业在社会低下也必将导致他们对人文素质、人文思想的认识只能是肤浅的。“画者,文之极也”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深刻地揭示出“画师”与“画匠”的差别。拥有娴熟的绘画技巧,而缺乏深度的人文思想的内涵,不是一个得道的画家。没有思想精神上的融会贯通,画家是不可能用自己的画笔这一身体部分的延伸,在画布上表现出他们对社会思想的内心感受。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十七世纪法国的尼古拉斯・普桑他们不仅是画家,而且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方面都有所研究,欧洲画家相比与中国宋朝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在道德修养、文学修养、精神内涵等方面更有着天壤之别。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作是文人对于外在事物精神的独到理解,也是文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在评价画作时,作画者本人品德、气节、忠奸也在平价之列,这就更加注重作画者本人的品德修养。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高雅也是文人画的特点。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交织,任何一门学科的孤立提出都会失去它原有的共生环境。我们要整体的去认识众多学科之中的艺术,以及艺术之中的绘画。对于艺术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等中合于体内,以内心为核心的延伸的外在具体形式。画作是作画者内心世界受到外在世界的感应,其表达的内容更是作画者的内心世界。
笔者认为,历史中记载了很多大师和天才,但我们不都是天才,历史中大师和天才的人生经历、学习方法,在现在的条件下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每一个人。伟大画家积极的思想与道德对我们激励,要远超越他留给我们一流的绘画技巧。当一幅画作完成时,也就意味着作画者将最后一丝的灵魂,通过画笔为血管的延伸注入到画作之中。一段时间内作画者每当观看画作时都会有一种“心衰力竭”的感觉,灵魂的注入才是我要追求的作品。这也许不是一种物我互为主体的移情,一种“天人合一”忘我的精神境界,对于世间的定义缘于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对于艺术也是一样的。
世间万事万物是复杂的,世间无绝对,真理也是有它的适用范围。艺术应该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