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音乐>

音乐系统毕业论文(2)

秋梅分享

  音乐系统毕业论文篇2

  浅析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

  摘要:近年来,音乐教育在其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发展。电脑音乐系统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不断探索其为高校音乐教学及其在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脑音乐系统;辅助;和声课教学

  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改革高校和声课教学模式是发展的必然,教育部提出了“要通过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升教学水平”,要求各高校要加强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让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逐渐提高。在高校音乐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电脑音乐系统改进现存和声课程教学模式即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佳方式之一。在各级院校,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及时更新、音乐理论课教师对电脑技术掌握的欠缺及灵活运用电脑音乐教学的优点还认识不深,导致存在教学资源陈旧单调,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空间难以拓展,教学方法难以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利用电脑音乐系统改革发展现有课程教学模式,能够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更新和声课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逐步发展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学模式。电脑音乐系统如何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

  1 传统和声课教学的不足

  和声课是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它是学生由音乐单声部思维向多声部思维过渡的重要环节,亦是学习复调作品分析、配器常识、作曲、钢琴伴奏的主要基础。传统的和声教学往往采用谱例分析和钢琴演奏和声效果相结合的方式,鉴于钢琴理论课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音色的局限性,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在讲范例及批改作业时,也只能够做理论上的判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尽管教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辛苦,但学生最终得到的常常只是一些抽象、繁琐的清规戒律。

  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怎样避免书面作业错误这一教学误区之中,加之缺乏键盘和声弹奏及和声听觉分析训练,最严重的是理论学习脱离了实际音响,因而学生难以体会和声的音响美,在思想上也难以形成最一般的和声思维。由于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多数学生最后终于失去了对和声学习与应用的兴趣。和声的学习只有通过聆听大量音响和写作训练、和声分析相结合才能实现其学习价值,因为和声写作中的许多规律都是成功的音响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和声经验,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伴随着优秀的和声技巧。只有通过与音响结合进行有效的和声分析,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和声分析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声写作,巩固所学的和声知识。以往的和声分析只是通过一种数学式的计算达到和弦的分析,而没有实际音响感觉。

  2 运用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校和声课教学的优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声语言丰富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学生才能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进而掌握和声进行的一般规律。聆听、感受和声音响是和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学内容应包括和声听觉训练、和声分析、写作、键盘和声等诸多内容。电脑音乐系统和MIDI技术的结合是实施这一教学思想最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集作曲、演奏、指挥、录音四项功能为一体,融乐谱和音响于一体。运用它来教学可以构成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使和声写作、分析与听觉训练同步进行,这种直感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以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听觉与视觉难以沟通的问题。

  3 如何运用电脑音乐系统辅助和声课教学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和多媒体系统,运用《Encore》制谱软件(Version4.5)、《toniea》和声教学软件(Version6.0)和《MusieatorWin3.0》音序软件,《bandinabox》自动伴奏软件构成多元化的新时期和声教学环境。

  (1)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作为制谱软件,它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通过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运用音乐制作软件CAKEWAIKS、SONA制作好标准四部和声音响,可根据需要随机复制无数个相同片断并运用不同乐器组合进行实时演奏。学生可以体会到相同的和声语言在不同乐器演奏下的效果。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与音响相对应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己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做出自己的音响审美判断。

  (2)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进行习作示范与讲评。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及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示范时,利用该功能常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在做习作示范时,教师可将同一条习题拷贝到同一节拍位置上的不同音轨中,通过启发讲解,让学生对同一习题做出多种不同的和声配置。然后利用MW3的单轨放音功能,把通过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案分别让学生倾听,视听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和声思维能力,并培养其和声审美趣味。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将习题原样输人到电脑内并拷贝到不同音轨,在新的音轨中对习题进行分析改错。改题结束后,通过新旧配置方案的音响对比,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和声配置方法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tonica》是一款专门用来学习四部和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其专有的练习功能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为旋律(或为低音)配和声的例题或学生课后做过的书面习题,利用它的自动配和声功能,选择不同的和声风格另做几次不同的和声配置,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风格之间的技术差异。另外,可以将学生的和声习作通过音序软件制作以MIDI文件的格式导人《tonica》,利用它进行和声作业的技术性改题。

  (4)利用《bandinalx》自动伴奏软件学习小乐曲的编配。在该软件中输人相应的和声连接,选择某一音乐风格如:流行风格、拉丁风格、爵士风格、摇滚风格、蓝草风格、新纪元风格等,软件将自动生成一首乐曲伴奏,同时还可以添加前奏、间奏、尾声部分,试听满意即可生成MIDI文件导人音序软件CAKEWAIK、SONA中进行修改,添加各种效果。同时该软件的乐谱显示功能可以帮助分析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层次、和弦低音的节奏安排、不同乐器使用的织体、乐器的搭配。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检验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脑音乐系统使教学过程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音画同步、示范规范、方式是多样、选择自由、具有互动性。

  实践证明,以这种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和声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看到五线谱作品,也可以听到和声序进的音响效果,以及和弦外音的处理方式,这样既达到了和声分析的目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以听觉分析多风格和声的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他们步人多元化的音乐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学生看得清楚、听得实在,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也将从根本上弥补传统高校和声教学的局限,拓宽和声课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瑞年.《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 黄志鹏.《电脑音乐技术在师范音乐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333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