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音乐>

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影视音乐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使用的音乐,赏析影视音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电视节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篇一:《试谈对影视音乐中民族音乐弘扬的赏析》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影影视产业也取得飞速的发展,电影影视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影视音乐和民族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有效地展示出电影的地域时代特色文化特征,因此成为影视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发影视音乐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做好弘扬民族音乐的工作,做到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 民族音乐;影视音乐;弘扬;赏析

  影视音乐是对电影艺术效果进行有益补充的一种特殊的音乐表达形式,影视音乐在表演上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和自身内在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伴随着科学技术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我国在经历了““””以后,迎来了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新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影视音乐事业也是几经坎坷与磨难,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复苏,我国的影视音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人们对于影视音乐的认识也由过去的简单语言空白填补到今天的有一定的主题和规模的音乐表现形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中国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音乐之中,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物质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民族音乐记载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寄托,包含着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展望,对于过去生活的反思。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蕴涵着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这不仅是我国弘扬的精神文化物质财富遗产,也是世界音乐艺术精神财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这也正是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需要,伴随着开放的深入进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物质财富正在占据着我国的影视市场,对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勤劳、含蓄的神奇种族,民族音乐在汲取世界音乐精华的同时,也做好了准备迎接所有不期而遇的挑战。伴随着我国影视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确立,我们发现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将无数的民族音乐精品送到国外,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外国人民一同品味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例如,在影视作品《红高粱》中,我们无不为陕西民歌的粗放和狂野所深深震撼;在影视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中激情高扬的““””的曲调仿佛一夜之间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扬青春的年代;在影视作品《红河谷》中我们看到了在那神秘的雪域高原上深情演奏西藏民歌的场面,我们从中也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艺术氛围。

  通过电影作品来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播,一方面是基于影视作品的观看范围的人群比较广泛,各年龄段几乎可以均涵盖在内,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让民族音乐为广大观众所接触;另一方面,通过影视作品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播,向观众传达出音乐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时间表现出来的音乐形式,所以这种欢悦的振奋人心的艺术形式可以被不同年龄和阶层的观众所接受。虽然,影视音乐作品没有正式的民族音乐那样具备系统完整性,但是那激情高昂的节拍同样可以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使人经久不忘。

  二、影视音乐主题倾向性的特点

  可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根据对以往众多成功上演的影视作品的统计和分析,影视音乐通过电影作品进行传播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同时得益于科学技术中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影视音乐只有结合影视作品的总主题和设计构思才能为电影的成功添砖加瓦。

  (一)影视音乐内容上的主题倾向性

  影视音乐的内容上的主题倾向性主要体现在音乐应当自觉服从不同主题类型和不同风格流派的影视作品的特定的主题意识、情感思想、场景生活、剧情发展和气氛烘托的发展需要,并与之进行主题上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影视主题曲的创作、影视音乐的表演形式和影视音乐的欣赏水准等诸多的关键环节之中。

  一般来讲,在进行创作平常的音乐作品的时候,作曲家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对于人生的感悟即兴进行创作,属于灵感的突发。但是,影视音乐的创作需要作曲者深入了解影视作品的具体的含义和思想感情表达内涵,并且要在影视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的整体框架之下来进行影视音乐的主题创作和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的构思。例如,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创作平常性的音乐作品的时候,就会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去进行创作,但是在为影视作品进行作曲的时候,谷老师就会不停地去翻读影视作品的原著,同时考虑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去细细品味剧本中的剧情结构,只有在充分掌握了作品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的时候,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对于作品的全局性掌握,通过对生活和人生的感受和感悟来进行影视音乐的创作。

  (二)影视音乐形式上的适应性

  影视音乐作品和电影的关系还主要体现在影视音乐形式上的适应性。影视作品中的有些生活场面只有在影视音乐的烘托下才能给观众带来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不仅需要有惊心动魄或者感人的剧情,更需要影视音乐在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层面的衬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浑然天成、融为一体的效果。

  影视音乐的最本质的功能还是服务于影视作品中的剧情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视主题的凸显,所以只有和上文提及到的影视画面、人物对话、影片的音响效果相协调,这样才能实现影视作品的整体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影视作品《甜蜜蜜》中邓丽君的爱情歌曲贯穿在影片的始末,在动听的音乐旋律中夹杂着一丝丝哀怨之情,音乐和影视画面的完美结合,让这首音乐在细腻中得到了传达,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美丽意境。

  三、民族音乐和影视音乐之间的互通有无

  (一)适当的民族音乐可以更好地突出影视作品的时代地域特色   民族音乐与影视音乐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突出影视文本创作的那个时代的地域特色。影视音乐不仅可以对主人公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的推测具有重要的烘托作用,同时也可以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影视音乐也可以对不同场合的气氛进行烘托,同时对不同的事物特征进行侧面描绘,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想法,并进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

  不同的民族区域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呈现出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形态特点和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再则我国拥有着辽阔的疆域,民族间的传统音乐形式,风格特点也是丰富多彩的,用民族音乐对时代地域特色进行展示,一方面是因为民族音乐之中蕴涵着地域性的明显特色,另外这也是基于民族音乐多样性的特征。

  例如在影视作品《骆驼祥子》中,影视音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自觉服务影片主题的构思和艺术指导,根据各种剧情发展的需要来进行音乐因素的整合。在音乐小提琴的高音和中音部分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对于祥子悲惨遭遇的深情的诉说。影视作品中以老北京特色地方曲艺为题材,曲艺的曲调也和当时北京的时代背景相吻合,像挂钟刻画出了老北京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在影视作品《卧虎藏龙》中,以一曲清扬响亮、穿透力十足的中国竹笛开场,再加上边疆那狂野不羁的打奏乐,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喜欢闯荡江湖的浪漫情怀。开场音乐不仅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同时在编排上也不失大片的韵味。影视主题曲的制作更是大手笔,和电影本身一样都是经过仔细雕琢;在影视作品《城南旧事》中,那悠扬感伤的《送别》的影视音乐始终传唱,立刻就可以让观众想象到故事发生的年代就是民国初年时期。

  (二)民族音乐和影视音乐进行结合的可能性

  凭借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和特定的历史年代中的地域文化价值,民族音乐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影视音乐作品的成熟在于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无形中就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模式的影响。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我国影视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土壤。

  中国的民族音乐和影视音乐的结合尽显了“弦外之音”“点到为止”“言外之意”的美学高度,强调的是音乐内在的自然和谐之美,可以运用抽象凝练的特点进行意境的营造,同时还可以帮助影视画面传达出人物的内在心理感受,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的形式惟妙惟肖地传达给观众,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回味。

  四、民族音乐通过影视作品的大力弘扬

  我们比较熟知的影视作品《十面埋伏》《卧虎藏龙》和《英雄》在国际市场上的热播,无不与影视音乐中的中国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影视作品被国外观众所熟知并表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的兴起和崛起。因此,借助影视音乐进行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也正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必经之路。

  影视作品《十面埋伏》中,给观众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动听悠扬的琵琶曲。该曲子是根据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刘邦听取谋士的意见,巧妙地运用十面埋伏的阵法打败了项羽,从而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在影片《十面埋伏》中,影视配乐完美地再现了我国民族音乐之一的琵琶曲的灵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回味无穷的空间。影片中那扣人心弦的琵琶演奏声,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真正地展示了中国民族乐器琵琶演奏细腻的特点。在当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视发展高潮中,我们应该更加坚持影片的民族主题性,弘扬民族主旋律,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华部分,为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再接再厉。

  五、结 语

  中国的影视事业正在进行着全面的伟大复苏过程,对于中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影视作品作为一门世界通用性的语言,是进行本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伴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走出去,我国的民族音乐应该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批判吸收。中国影视音乐的崛起需要从中国民族音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中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为世人所接受的时候。

  参考文献:

  [1]刘冬昕.古典音乐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01).

  [2]曾懿.论电影音乐多元化的艺术审美[J].电影文学,2012(02).

  [3]邹世东.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分析[J].电影文学,2012(03).

  [4]李姮.当代电影音乐创作特征和发展新方向[J].电影文学,2012(03).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篇二:《试论影视音乐精品赏析》

  [摘要]自从有声影视技术发明后,音乐就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其增光添彩,而且使音乐本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来到广大观众的耳边,进入广大观众的内心深处,创造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影视技术与音乐的优化组合,增加了异光奇彩,插上了腾飞羽翼,走进了观众的心,创造了不朽的传奇;影视音乐的成功让不计其数的影视作品成为流韵中的经典与永恒,是影视与音乐比翼齐飞征程中的一座座丰碑。

  [关键词]影视音乐;经典;创作;流韵

  自从有声影视技术发明后,音乐就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其增光添彩,而且使音乐本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来到广大观众的耳边,进入广大观众的内心深处,创造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一、影视音乐的经典范例

  在音乐流域,影视音乐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在当今时代,影视音乐也是一个最具有时效的传播渠道。当然,影视音乐也是音乐指向人心的重要媒介。

  影视音乐成功的表现包括:器乐的感染性与声乐的流布。

  器乐的感染性是指影视音乐作为影视作品本身的构成对影视作品承担任务的完成和作用的发挥,如烘托气氛、深化主题、强化情感、帮助塑造场景和人物形象等具体任务的完成较为出色,从而无愧于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感染性方面,影视中的声乐同样也应达到这一要求。不过,影视声乐的成功更多体现为广泛的流布性,也就是不仅能在观众群体中流传开来,成为流行元素,而且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观赏到影视作品的群体来说,不会因为没有观看过这一原因而削减其影响力。甚至会凭借声乐的魅力扩大自己的观众群体。

  自然,流行可能是一时的流行,而某些影视声乐即影视歌曲却会流行相当久一直成为永恒的经典。毕竟。相对于器乐作品来说,声乐作品即歌曲有着超越器乐作品的费解和专业基础要求之外的更加确切的直接性而有着更大的受众群体。

  经典的影视音乐会在很久以后令人回味起影视作品的情节、人物甚至经典的场景与场面。

  诚如一些老电影电视剧中的歌曲就带有明显的这样的特征。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艳阳天》;《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金粉世家》主题歌《暗香》;电视剧《画皮》插曲《画心》;港版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上海滩》,等等。无论从上述的任何角度来讲,这些影视歌曲都算得上是绝对的经典。

  二、影视音乐经典的创造

  1955年,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量身定做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取得了巨大成功,曲作者刘炽和词作者乔羽或许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样一首歌曲竟然会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依旧在流传不衰,甚至许多人都已经忘却了电影的名字,歌曲却已经走向了世界,被编入音乐教材。可见,音乐本身不仅具有电影的附属地位,甚至可以具有很强的张力和独立于电影之外的生存能力和辐射能力。毕竟音乐自身在电影电视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了。虽然电影歌曲就是为电影而创作的,为电影服务的。

  这一特例的出现说明,影视音乐也会具有非凡的影响和扩散力,但就艺术创造本身不可避免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正如影视音乐这一名词中的影视二字就是强调了影视音乐与影视之间的依存关系。《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成功事实上就是对影视音乐的创作规律高度认可并尊重的结果。虽然,影视作品本身可能会由于这样那样的缺陷而被歌曲本身的光环所笼罩,音乐却不能避开影视作品的客观需求和其自身特质并为之所统帅。与这首插曲相搭配的是孩子们到北海公园里划船的场景,歌词中恰恰就包含了小船、波浪、白塔、绿树红墙、凉爽的风这些画面中原本就有的一切景物。此情此景、声情并茂、音画合一,高度和谐。加上歌词朗朗上口、曲调优美、旋律顺畅、节奏舒缓、基调平和而充满阳光,堪称完美。

  歌曲的词与曲虽已经年累月,风格依旧清新、依然明快,意境依然撩人心弦,甚至会牵动每个人儿时记忆深处的快乐,充满童真和童趣的幸福的过往。因此,这首歌曲的成功堪称典范,给后人的相关创作以深刻的启迪和影响,何况作为一首儿歌,对所有的人包括影视音乐人的影响无比深远。

  还如电视连续剧《我的娜塔莎》主题歌《爱的人》,曲调悠扬、节奏张弛有度、旋律结合了军旅和清纯,铁血与柔情高度统一,主唱沙宝亮满含深情与忧郁的嗓音特质,将人们带入战火纷飞的时代,一对跨国情侣由彼此的隔阂到思想的默契、战斗的激情、爱情的温柔与缠绵,爱别离的痛苦与怨愤,郁结的凄苦,对幸福的渴盼,对长相厮守的追求,各种能调动观众眼泪的元素几乎无所不包。与《让我们荡起双桨》巨大不同的就是,《爱的人》不仅会让人们记住这样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会让人们记住这样一部电视连续剧《我的娜塔莎》。所以,甚至可以说,《爱的人》比《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影视音乐更具出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意境的造就也离不开词作者祖阔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高超的艺术敏感和操控能力。

  一首歌曲的成功不仅是歌词好就万事大吉,还有旋律、节奏、配器等一系列的工作。《爱的人》曲作者王晓锋如果不是对于战争的残酷与爱情的跌宕起伏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没有对于乐器的精熟,对配器的掌控,恐怕也难以通过对不同风格音乐素材的处理达到如此感人的效果。

  可以说,《爱的人》完全具备经典的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一定会成为影视音乐的经典。

  三、影视音乐经典的形成条件

  影视音乐本身不是经典,只是为打造经典服务。但若能中规中矩地进行一丝不苟的艺术创作,影视音乐本身完全可以成为影视音乐的经典。

  经典的形成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

  首先,符合影视作品要求。

  严格来说,影视音乐不是专门的音乐题材或门类,只是影视作品的发展和需求才催生了服从影视作品并专门为影视作品服务的音乐创作。也没有专门的影视音乐人,多数影视音乐作品创作者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或器乐、或声乐,只是涉足影视行业而已。所以,影视音乐作品根本就是为影视作品而生的,其创作就必须围绕影视作品在格调、色调、意境、情感表达、形象塑造等方面的需求来进行,要为影视作品增色,这样的辅助作用也就是影视音乐的存在对影视作品的意义所在。   第二,符合音乐创造规律。

  影视音乐作为音乐的存在也是不能避开的基本事实。所以创作影视音乐当然不能脱离开音乐创作自身的规律。假如过多强调音乐的现代性而表现出重金属、荒诞离奇、魔幻甚至恐怖狞厉的色彩过于浓厚,就会在实际上脱离开音乐本身愉悦大众的初衷,陷入迎合少部分人低级趣味的境地,不用说打造经典,恐怕连为影视作品服务这一基本的功能都难以实现。再说,经典不是想打造就可以打造得成的。所以,创作者还必须老老实实从基本的音乐创作做起,首先围绕影视作品对音乐主题、风格等方面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影视作品才是正道。

  第三,符合观众审美要求。

  就影视音乐作品而言,服从和服务于影视作品本身最终极的目的还是为了针对观众的审美诉求的满足,要达到尽可能完美地将故事更多更丰富地传达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也可以进一步说就是为了征服观众。所以,观众的审美习惯理应得到尊重,观众的审美倾向也不能被忽视。一些带有全球经典性质的影视音乐作品就同时得到东西方观众的共同喜爱。就如《卡萨布兰卡》《我心永恒》《低声倾诉》。负面的例子也有,那就是《山楂树之恋》插曲被指抄袭实质上就是音乐家无视观众审美感受闭门造车的恶果。

  第四,具有可传播性。

  影视音乐作品为影视作品服务的属性实际可称为音乐的视觉性,《让我们荡起双桨》《爱的人》都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不像有些作品给人的感觉很单薄,虚空不落实地,而是有种唯美的听觉视觉混成的倾向。这样,音乐借助视觉的力量将会给观众留下更多更深刻的感受,无形中增加了传播的力度。

  影视音乐作品符合音乐审美的特点就是可欣赏性,通俗的说法叫做好听。上文所述都是好听的音乐作品。好听才会传播得开,就像美食人人爱吃,虽然众口难调,却也有精品。

  影视音乐作品的可传播性另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具有可传的特点。比如旋律可以吟唱,歌词可以传唱。在好看好听的基础上,影视音乐作品如果再好唱,那就几乎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碍它的传播了。

  四、影视音乐经典的成功之道

  透过已经成为经典的影视音乐作品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影视音乐经典的成功之道:

  成功的影视音乐经典需要好的影视作品。在好题材、好演员、好导演的羽翼下,产生好的影视作品是必然的。好的影视作品会是比较成功的影视作品。好的影视作品也有催生影视音乐经典的较大可能。

  成功的影视音乐经典需要好音乐人,也就是素养深厚、态度端正的音乐人。很难想象一个根本不懂音乐的人如何去创造音乐经典。有专业的音乐教育背景,有身后的艺术积淀,有良好的艺术能力,才有打造影视音乐经典的潜力。就如著名的音乐人三宝、《紫》的作曲李戈,还有上文提及的乔羽、刘炽。沙宝亮虽然只是半路出家,却有天生一副好嗓子,也有认真的态度,还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并且一直都在努力学习。他演唱的《爱的人》对于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尾音长短都控制得恰到好处,颇有大家风范。当然,歌曲本身的基础是重要的方面,但也不能否认演唱者沙宝亮的杰出贡献。否则的话,还不如到街上找一个卖菜的小贩更加直接。实际上,器乐需要专业人士,影视歌曲也是如此。

  好音乐需要好传播载体。影视作品本身虽说是一个不错的传播渠道,但也有诸多不利之处。诚如我国每年都有千以万计的影视作品问世,加上大成本、大制作的、什么引进大片之类的冲击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影视作品本身具有一定被雪藏的风险。影视音乐作品如果没有其他的渠道,可能会一同被埋没,丧失问世的机会,更不用说成为经典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以儿歌的渠道路子越走越宽,《低声倾诉》借助电影《教父》的成功享誉全球,《爱的人》借助《我的娜塔莎》热播、借助沙宝亮的知名度,大概也会走得越来越好。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被观众逐渐认可最终传播开来的过程。当今,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大众媒体了,许多影视作品都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大概也可以给影视音乐作品一点启示吧。

  四、结语

  影视音乐是一个流动的创造和审美欣赏过程。成为经典的影视音乐作品都有其过人之处、感人之处、动人之处、授于观众之心而传于观众之口,即使双向的互动与交流沟通,也是音乐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必然。当今的时代呼唤经典,但只有以寻常心来进行音乐艺术创造,有好的态度,服务于影视作品,服务于广大受众,寻常的作品也会逐渐变得不寻常,乃至成为流韵中的经典,成为永恒和不朽。

  参考文献:

  [1]暗香《金粉世家》主题曲沙宝亮[J].数字通信,2003(22).

  影视音乐论文:《浅谈动漫专业影视音乐鉴赏教学》

  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而《影视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动漫专业的一门素质教育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将来生活、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不主动,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积极探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分析对于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既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专门搞音乐研究的,他们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音乐课,不知道什么是乐谱,也不清楚学习影视音乐对他们有什么作用。所以,课程一开始就一味的去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专业知识,只会导致学生听不懂,觉得学的东西不实用,不知在哪里用,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讲授法教学。就是由老师先讲知识点,再欣赏音乐,然后老师再解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逻辑性强、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直接实践和及时做出反馈的机会。这种方法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单调。

  二、教学改革及创新

  1、明确《影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影音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影视音乐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音乐的制作过程、制作技术等等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特性与音画关系,学会鉴赏影视音乐,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中欣赏美、评价美的素质;了解影视音乐的设计特点、创配方式,学会分析影视音乐与设计影视音乐;了解影视音乐配置中的各种技术处理方式,学会对影视音乐进行技术处理。

  2、正确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动漫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虽然音乐基础较差,但他们思维敏捷,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这对他们深刻的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有很大帮助。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及时对教学内容和设置进行调整。以“常见节奏型”的教学为例,通过学生们都熟悉和喜爱的《西游记》片头曲和片尾曲进行教学,学生们容易接受,上课状态积极,课堂效果较好。因此正确的分析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样不但使学生们对本课程产生了兴趣、增加了责任感,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3、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采用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介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堂讨论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知识的积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观赏和讨论过程中自然学会本课的重点、难点,而且能使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充分展现以突出技能为主导思想的职业院校教学特点。

  4、运用现代声光音像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手段影音欣赏课上,聆听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是通过听觉来接受知识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的听,单调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现代声光音像技术运用于教学,给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直接感知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通过现代声光音像技术就可以得以清晰的展示,克服了教学在时空和地域上的限制,让同学们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更全面、丰富、深刻的审美体验。

  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音乐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依靠为动画电影配乐来彰显个人音乐创作魅力的音乐人外国的居多,如日本的久石让、菅野洋子,美国音乐家汉斯.季默等。而遗憾的是,国内的动画作曲家,却大都默默无闻,不为人们所熟悉。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除了让同学们欣赏音乐大师的名作,如《狮子王》、《千与千寻》等,还要让让同学们多赏析中国的经典音乐,因为民族民间音乐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让学生们多去接触、多去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才会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的情怀。

  三、结束语

  影音欣赏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艺术结晶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变革,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就像向毛泽东同志所讲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猜你感兴趣:
1.中国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2.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生的心灵

3.有关民族音乐欣赏论文

4.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5.音乐系论文开题报告

6.音乐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50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