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
在漫长的历史上,巴洛克音乐都被看做是音乐艺术史上的珍珠,对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具有深刻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范文一:对巴洛克音乐艺术人文精神的思考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是非常鲜明的,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成就,并在之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是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通常是指在文艺复兴与古典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比较短暂时期的音乐(1600-1750年),它是一种华丽、灿烂、极富装饰性、追求动势与起伏的音乐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音乐在作曲、音乐体裁、音乐审美趣味、乐段的情绪、音量的强弱、精心修饰的旋律线等等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巴洛克一词的来源,一直存在着两种令人信服的观点。
一是来自意大利语,意指令人眩目、令人振奋;另一种是来自葡萄牙语,意指不规则、鳞茎状的珍珠。而它最开始在法国使用是指在建筑上奇异的装饰风格,含有贬义。后来人们将它延伸至音乐上,同样具有贬义之义。现在的人们能够比较辩证客观地来认识它。巴洛克音乐与之前的音乐无论从创作手法、表现风格、音响效果、音乐色彩等等的变化上,都有了很大的创造与进步,它气势雄伟、生气勃勃、精雕细琢,充满动感的音乐风格给人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也为后来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说贡献颇大。
综上究其根本,就在于巴洛克音乐艺术没有违背基本的艺术美学原则,并且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借助音乐的符号方式传递着音乐艺术美学风格的和谐表述――音乐最终传达着人们人文精神的追求,这是当时先进的思想观念的表现:音乐与宗教分离,内容世俗化和人性化,人们不再只是绝望、恐惧、叹息,表现人的独白和忏悔而非“神”。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大量的反映了思念、爱慕、离愁、哀怨、邂逅的喜悦、失恋的痛苦、典雅的风度、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友谊、甜蜜的回忆、幸福的憧憬……的主题。”譬如亨得尔的《朱利奥・凯撒》歌剧中,克娄帕特拉的咏叹调《我敬慕你》,生动描绘了她对凯撒的爱慕之情。歌中唱道:“我敬慕你,眼睛啊,是爱情之箭,你眼中的火花撩动了我的心房。”
这些歌词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性的解放,歌唱大自然,歌唱曾被教会禁锢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性享乐变得理直气壮,人们大胆的歌颂爱情和赞美自然,崇尚理性,歌颂美好情感,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时的音乐艺术表达人们共同的梦想――中、上层阶级的优裕生活和百姓阶层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由此可见,音乐艺术――“流动的建筑”以其不断的改变和突破,演绎着顺应时代的主题和风格,同时也规范着人们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巴洛克时期欧洲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型音乐会与公众音乐会的逐渐兴起,使音乐活动具有了较前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 创作理念
纵观世界音乐史,无论是声乐也好,还是器乐也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都在音乐本体和文化内涵之间创造了一种意义上的合成,即动态的美学合成;音乐艺术就是这样无可类比,却又“神似”的魔术般诠释了人类要想表达的一切想法与观念 ――而“人文的精神”几乎永远是表达的主流;音乐艺术家亦以其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对美学的理解,用音乐流动的符号,以人声与器乐,快与慢、强与弱等等的对比,表达着历史文化的纵深感和厚重的文化意蕴,并在新陈代谢中生存和发展。
文艺复兴之前我们知道,音乐更多的是非常单纯地表达宗教的人文,而通奏低音、装饰音等这些经典创作手法,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时候,人们人性的解放、世俗的想法才真正回到我们的生活现实中。这在17-18世纪将近150年的时段,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以其前所未有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今时今日我们重温、体验又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动。
当奏鸣曲、装饰音等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优美动人确实让人着迷,但它独有的巴洛克美学的内在气质所带来的人文美学思考与音乐艺术本体美的双重审美效果,才是我们真正无法抵御其诱惑的魅力所在。
巴洛克音乐的创作理念,把均衡与对立融为一体,“在乐曲中追求变化、对比和一定的逻辑关系或组合关系等比以前更明确”,例如莫扎特的《魔笛》创作手法,充分体现了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并在这部歌剧里表露无遗,将自身意念等元素或符号融入音乐之中,使雅致等得以完美体现。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意识中条理性、平衡性、和谐性的理性因素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曲家在创作初期要对全曲进行理性的构思、精心设计和合理的布局,这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得音乐表现出高度的创作力与完整的曲式结构、精湛的对位技巧和深沉宏大的乐思以及音符的逻辑结构顺序。如果说巴洛克音乐之前的有些音乐也有艺术创作的技巧美,那么巴洛克音乐所创造的则是在此基础上更有厚度的流动的美,它正是文化上的折中和美学上的自由在音乐美学上的价值体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发展的创作美学风格演变中,人文美学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个性化、情感化等人性化带给我们的是新的富有人情味的审美空间。
三 创作特征
巴洛克这个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初期的文化思潮,首先在建筑和设计史上于17世纪开始在欧美盛行。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华丽却乐风复杂,实际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教会音乐禁锢人们思想自由和世俗情绪所引起的一种反叛的延续。在探求新的音乐艺术风格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仍然是当时的创作源泉,也是当时人们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所主张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人生哲学:尊重理性,强调个性自由,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消极悲观和避世。可见,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使得艺术家逐渐摆脱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束缚,艺术家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思想豁然开朗,开始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敢于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赞美人的价值,肯定人生的美好。这就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单一的宗教音乐局面。这是巴罗克音乐更加自由得到创造发展的基础,也使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大不同于以前的音乐。巴洛克音乐的主要创作特征如下:
1 追求感情的戏剧性表现
为了追求感情上的戏剧表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创造了许多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装饰强烈的(鲜明的强弱对比、音色变化等)创作手法,来造成感情上的冲突、渲染夸张,用一系列的手法来创造这些气质,使听众在聆听音乐时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冲击,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2 注重装饰风格的运用
巴洛克时期对音乐作品的华丽装饰、波音、颤音等装饰音的运用,与17世纪上半叶人们处处追求豪华、壮观风格的生活作风密切相联。17世纪后半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和艺术领域不断发展,一股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人们追求自由,把思想、观念等抽象化为音乐语言,在音乐艺术作品中予以充分表达。
3 普遍运用通奏低音
这是一种简化的手法,当时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出两声部,而中间声部是在低音部分的上面或下面用数字标记需要的和弦,音乐表演家通过阅读数字进行表演,这是巴洛克时期最为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创作手法,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锻炼人们思维和创造力的作用,人们思维较之以前更加开发、活跃。
4 器乐创作获得独立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器乐虽然有了发展,但其形式在美学上却没有地位,它仍依附于声乐作品或大多采用改编的方式。从巴洛克开始,器乐获得了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有了个性自由的发展。乐器制作技术空前发达,大大扩展了乐器的表现力,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则拓宽了作曲技术,单声音乐与通奏低音的广泛使用,均给器乐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不仅促进了器乐演奏技巧的发展,提供探索各种器乐表演的可能性,并涌现出大批器乐作曲家。开始出现速度术语、表情术语等。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体裁得到确立和发展。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表现内容广泛,如:悲剧性、戏剧性、世俗性,还有人生哲理等观念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这时期代表的人物有:巴赫、亨德尔、库普兰、拉莫、斯卡拉蒂等,他们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巴赫,他的音乐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精髓。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的行动由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来决定,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首先应表现人的情感。欧洲巴洛克钢琴音乐中的情感论美学――理性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情感论美学,就其产生的本来目的而言,就是为了帮助作曲家“如何更好地用音乐表现情感”的美学原则。“音乐可以表现情感”,正是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主张。
5 符号性的音乐语言技术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思潮和情感论,使得巴罗克音乐深受影响,存在一种理性主义倾向,相信音乐与人的情感具有相互对应的符号关系,认为每种情感都能通过某种特定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如“用下行音(跳进或级进)表现‘下降’、‘罪恶’、‘落入深渊’、‘诅咒’、‘破坏’;用缠绕的音表示‘蛇’,‘牵累’、‘纠缠’;用高音区与低音区表示‘光明’与‘黑暗’……等等”。这种符号性音乐语言的技术,是文艺复兴音乐技术特点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巴洛克音乐家在美学观念上理性主义倾向更为显现,他们力图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明确化、理性化。巴洛克音乐传递给我们的符号语言和美学感悟是:音乐不只是一种纯音乐的存在,它同其它阶段音乐一样延续着历史的继承性;巴洛克美学至今仍然影响我们,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结构中的一种历史情结,一种埋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图式;当巴洛克音乐抛开一些冰冷、不讲究人性的宗教音乐,而更多的介于理念与艺术的意境,更多的注入情感超越,那么带给我们的必然是能够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相容境界的、适合人的“好”音乐。它不单在自身的层面上有着打动我们的“性价”比,更在于它有经典持久的魅力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实不管任何时期的音乐之风迎面而来,它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不需要质疑的。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巴罗克音乐创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观念,其人文主义是其表现的核心观念。此外,音乐与具有表情功能的修辞联系起来,表明情感、感性等的人文因素在巴罗克音乐的创作中已占一定的比重。总之,巴罗克音乐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本质,情感体现人文,人文包含情感。人文中有理性,理性中有人文。
四 小结
巴洛克音乐上承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但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少了宗教感,更具世俗感。它强调个体的人文精神,真正把人的精神独立出来。巴洛克音乐下启古典主义乐派的形成,譬如装饰音的运用、强烈的节奏律动,精致的旋律线条,多样的形式等,使它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更具个性同时更对整个西方音乐的以后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巴洛克音乐所追求和表达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也是所有艺术一直以来所追求和表达的目标之一。对巴洛克音乐文化人文精神的探讨,使我们对巴洛克音乐艺术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4] [美]威廉・弗莱明,吴江译:《艺术和思想》,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范文二:浅析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活动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技法对后来西方各个时期的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三位代表性的作曲家在键盘音乐上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从而了解在巴洛克时期键盘乐器的发展概况,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给予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巴洛克 巴赫 亨德尔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一、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
1600年到1750年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巴洛克时期,这时期的键盘乐器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脱颖而出,深受人们的喜爱。键盘音乐朝两个方向发展:第一种是沿着复调音乐的方向继续发展,最后发展为赋格的形式。第二种则是沿着主调音乐的方向发展,最后发展为舞曲风格的组曲。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作曲家的键盘作品进行分析介绍,希望能加深人们对这一时期键盘音乐的了解。
二、巴赫的键盘音乐
被誉为“音乐之父”的巴赫,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巴赫创作了大量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协奏曲,但是键盘音乐却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巴赫的作品是每个钢琴学习者应该必修的课程,从《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到《平均律钢琴曲集》《戈德堡变奏曲》等贯穿着整个钢琴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
谱例一是《十二平均律》中的第一首C大调赋格前6小节,此赋格曲是四个声部,主题在中声部主调上奏出,当主题的陈述还未结束时,高音部便在主调上方的属调上奏出答题(第2小节),紧接着次中音部(第4小节)和低音部(第5小节)分别在属调和主调上奏出答题和主题。
谱例二从第七小节开始,进入副呈示部(7-13小节)。主题(答题)在每个声部一共出现了六次,这也表现出巴洛克时期复调对位技术的一个特点。
第十四小节开始了赋格曲的第二个部分――展开部。整个展开部是用密接的写作方式完成的,充分展示了作曲家设计主题的能力和精湛的对位技术,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密接这种写作方法作为主要发展手段的可行性。
经过一个小节的过渡,从第二十四小节开始,赋格曲进入到了再现部与结束部。巴赫在短短27小节的赋格曲结构中,用紧密连接和应答的复调技术,使一个不到2小节的主题出现24次,而且具有结构的平衡与音乐的美感,这也是巴洛克键盘音乐的重要特点。
三、亨德尔的键盘音乐
亨德尔和巴赫一样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音乐大师,他的音乐言语更倾向主调音乐风格,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自信,其作品的特点:形式构思恢弘并富于戏剧性,音响茁壮有力,带有豪放的气息,强调音乐表情和情感的宣泄。他最重要的键盘音乐是包含8首组曲的《大键琴组曲》。
如在《Suite in A Major(G1―4)》这首组曲中包含四首作为基本组成部分的舞曲。第一首(谱例四)是“前奏曲”(PRELUDE),中庸慢速,4/4复拍子,十六分音符为基础的连续节奏,使音乐显得十分流畅。整个前奏曲的音乐素材是以柱式和弦的形式加以类似于上、下行音阶的形式组成的。音乐的声部之间包含了音高、节奏、织体和旋律之间的对比。
第二首(谱例五)是“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这种慢速的舞曲,产生于教会葬礼。在谱例中,高、中音声部采用了装饰音的模进手法,而在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出现了连续的不协和音,这种连续出现的不协和音在同一声部,呈连环状,为音乐的不间断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样听起来很像是在宣告我们这首阿勒曼德舞曲即将演奏完毕。
第三首(谱例六)是“库郎特舞曲”(COURANTE),其节拍多以快速的三拍子,或以三连音节奏为基础的复拍子形式出现,使音乐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运动。在这首舞曲中具有独特的亨德尔特色的装饰音配以足够快的速度,使得这首舞曲具有强烈的民间音乐的特质。
第四首(谱例七)是“吉格舞曲”(Gigue),这是一种极快速的,从爱尔兰民间音乐演变而来的古老的英国舞曲。速度很快,而且十分活跃。作品采用了对比式复调,出现了高低声部旋律线的反向进行,使得声部间对比鲜明,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性。
四、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音乐创作以巴洛克艺术为基础,既不同于巴赫与亨德尔的音乐风格,又与以库普兰为代表的洛可可主调音乐风格有所差异。斯卡拉蒂是在巴洛克键盘音乐创作中糅合民间音乐元素的第一人,其键盘奏鸣曲以独树一帜的方式演绎着民间音乐。
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K.119,L415),从节奏上分析,奏鸣曲前27始终在D大调主和弦的背景上不断奏出了四个不同的旋律动机。这种在和声节奏放慢的基础上使用多动机的手法,为前古典主义风格特征的形成埋下伏笔。
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不仅创作题材上内容丰富:有宗教内容,同时还强调世俗化的内容。而且音乐体裁上演奏形式各式各样:如奏鸣曲、组曲等。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为古典主义键盘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法]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修订版)[M].朱少坤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美]罗萨林・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M].盛原,盛方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朱振坤.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征与艺术价值[J].音乐天地,2005,(04).
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范文三:浅谈巴洛克音乐的艺术性
摘 要: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为某种震动形成的音高赋予相应的时值,并使其有序排列。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传递或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欧洲从1600年开始,进入音乐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像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关键词:音乐;巴洛克;题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
一、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分析
1、维瓦尔第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1678-1741),威尼斯乐派先驱者之一,被后世赋予“古协奏曲之父”的美誉,其生年在欧洲具有极大影响力。
维瓦尔第的作品,很明显地体现出意大利的民族特征,音乐清新洒脱,明快热烈,虽然严谨但无明显的公式痕迹,反而很随性灵动。很多乐曲听起来很有乡野田园的画面感,极富情趣。维瓦尔第对多种器乐有很深刻的理解,为竖笛,鲁特琴,等乐器编写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带来清新的意大利半岛的海风,如晴朗的假日。
2、亨德尔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
亨德尔的曲风壮丽、充满神性,他创作的清唱剧是以英雄史诗为题材。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3、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巴赫对器乐演奏影响深远,他发展了古钢琴的演奏技巧,发明了拇指运指法,奠定了今日的钢琴指法。这种运指法发明以后,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变得丰富了,弹奏效率提高了。巴赫发展了器乐,使器乐发展成为重要的、最终独立的艺术形式,使音乐从其他艺术的附属品中彻底独立出来 ,巴赫因而在西方被誉为“音乐之父”。
巴赫在作曲上最早完整的实践了十二平均率音阶,创作了《半音音阶幻想曲》。平均率的使用,使转调非常自由,复调音乐赋格因此非常发达。音乐家可以方便地利用半音阶的和声,使和声的更为丰富,情感更加饱满。
二、巴洛克音乐的主要体裁及艺术特性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体裁主要有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协奏曲。其中,以托卡塔,赋格曲和协奏曲最为发达。
1、托卡塔 toccata
托卡塔 toccata是西欧古典音乐的一种形式,意为“触碰”也被称为“触技曲”,是一种较为自由的键盘音乐体裁,具有一定的对位和音阶排列规则。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十八世纪在德国有进一步发展,自由奔放的特点更为突出。
托卡塔快速而节奏清晰,技巧性很高,有很多脚键的运用。经常出现的手法有各种模进和模仿对位,偶尔也有短小的主调和声段落。它一般包括若干段落,在慢速与快速之间交替,常以慢速的狂想曲式的段落开始,与随后的比较严格的赋格式段落形成对比。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青年时的作品,比较典型。
2、赋格曲 fugue
赋格曲是复调音乐的典型体裁。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上,由16~17世纪的经文歌和器乐里切尔卡中演变而来,赋格曲作为一种独立的曲式,直到18世纪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实践并扩展了和声法则,并实验了展开部与再现部的编曲结构,使赋格曲的特征更好的展现出来,使其更具有审美复杂性,增加了乐曲的整体形式美感,对音乐形式的审美成为赋格曲的重要审美步骤。
赋格曲体现了音乐中理性的一面,音乐的和谐性取决于和声的正确性。在赋格曲中,我们可以听到对和声,调式转换的各种尝试。在赋格创作中,音乐家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总结出很多理论,为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赋格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音乐形式,它已经被多个领域,多个学科所借鉴。文学借鉴了赋格的结构,使编写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同时合理的结构也使故事布局更加合理。地理学家用赋格形容一些矿物结晶的形态。赋格,是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的一种契合,具有很高的形式美感,也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审美习惯。
3、协奏曲concerto
协奏曲(concerto)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有三种类型。
(1)大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的最早的一种编排形式。乐队由两部分组成,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声部组成的“主奏部”与整个弦乐队加通奏低音为基础,有时加上木管乐器,被称为“合奏部”或“协奏部”的乐队之间互相补充或抗衡。
(2)乐队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编曲形式。它是没有独奏声部、整个乐队以复调形式演奏协奏曲。
(3)独奏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到最后的一种形式,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音乐体裁。它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协作的协奏曲,独奏器乐部分具有更多的炫技成分,更具有表现力和个性张力,协奏乐队部分主要服务于织体与气氛营造,更具有。在上述三种协奏曲中,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数量更多一些,其中独奏协奏曲最为重要。
三、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艺术价值与贡献
从意大利的清新情调,到德国,英国,雄壮的皇家气息;从吟游诗人鲁特琴优美如珍珠的旋律到《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崇高气质;从维瓦尔第对协奏曲编曲方式的不停的探索到巴赫对音乐理论的不断实践;这些,都是巴洛克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时期音乐中透露出的真挚,淳朴,灵动,多情,是不可超越的,是音乐做为生命的少年期所特有的一种特质。
历经了这一时期的西方音乐,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但是巴洛克时期的各种音乐形式依然流行,也有不少音乐家创作赋格曲和托卡塔,巴洛克不仅仅是一个时期,其特有的实验性所带来的形式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延续至今。
浅谈巴洛克音乐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2.古典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