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代发表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文参考

秋梅分享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代发表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代发表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文参考篇1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现存问题与对策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纳税筹划的内涵界定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以及投资、筹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1.2纳税筹划的特征

  1.2.1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

  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前提,是纳税筹划的本质特点,也是区别于避税、偷逃税行为的基本标志。

  所谓合法性是指纳税筹划在不违反国家的税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顺应国家的立法意图,在已制定的备选纳税方案中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纳税方案,从而降低纳税,达到企业的财务目标。

  1.2.2 纳税筹划具有超前性

  超前性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前对纳税义务的策划与安排。企业应尽的纳税义务对于每项经营活动来说具有滞后性,这在客观上提供了事先做出纳税筹划的可能性,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款已经确定而去“谋求”少缴税款,则不能认为是纳税筹划。

  1.2.3纳税筹划具有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纳税人为了取得税务筹划的税收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低税负,和滞延纳税时间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

  1.2.4 纳税筹划具有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税收政策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纳税筹划也就具有动态性。纳税人应随时关注国家税收法规的变动,进行纳税筹划的应变调整。

  2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2.1 纳税筹划工作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我国的中小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起步较晚,人们缺乏对它的全面了解,因而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纳税筹划工作只是企业内部的事,与税务部门无关,没有及时了解税务部门推出的优惠政策;二是认为纳税筹划就是避税,觉得二者都是减少纳税,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不会触犯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认为纳税筹划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

  2.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税收筹划活动很难进行。

  一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没有严格按照工作规章程序来执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也没有通过财务人员的必要预算,更没有进行税收筹划,一般直接由领导自己决定。

  二是权力和责任不明确,导致企业纳税筹划业务管理不当。会计工作人员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是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工作,交的税多或少,由税务机关决定;至于税收成本多少和相关决策是老板自己的事情,与会计人员无关,而老板认为涉税事务应该由会计部门来管。因此,造成了企业的纳税筹划没人管没人做的境况。

  三是财务管理不够严格。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政策没有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规章程序执行,存在账目错误较多、账实不符、私设小金库、没有原始凭证等现象,不按照企业规定的程序做账,随意更改核算方法,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工作无法进行。

  2.3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往往忽略纳税筹划的作用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在生产经营时,纳税人通常只看重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财务分析核算、利润指标的实现,没有把纳税筹划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企业实际经营与纳税筹划分离。

  3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对策

  3.1 正确认识纳税筹划

  就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要想正确了解纳税筹划,就要对纳税筹划的定义、特征、目的等有非常详尽的认识。国家之所以推出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其目的是想得到纳税人通过纳税筹划来积极回应。只有企业能够很好地回应,才能使税收宏观调控作用得以发挥,政府相关单位降低税务稽查频率,提高行政效率,从而降低征税成本。

  对于纳税筹划和避税来说,二者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纳税筹划是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一种主动性安排,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得出的最佳方案,从而降低纳税成本。而避税是利用税收法规漏洞进行的不正常安排,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违背了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近期来看,会使税收收入减少,但从长远看,纳税筹划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更加科学规范,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式精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和利润不断提高。

  从全局看,它会使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3.2 规范会计核算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做到依法纳税,依法纳税的前提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完善企业会计制度。一是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建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凭证、报表并正确进行会计处理,保证会计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二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监督制约机制,例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三是防止公司资产流失和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例如:在财务收支中弄虚作假,如做假账、隐瞒收入、转移公司资金、私设“小金库”等。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使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全面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是一个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

  3.3生产经营时基本的纳税筹划方法

  3.3.1 利用起征点的纳税筹划

  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为了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降低大众创业成本,中国政府在着力落实好定向减税政策的同时,大力实施普遍性降费。财政部、国税局最新公布,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月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例:某从事餐馆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餐馆每月经营收入大约为2.5万元,按调整前2万元起征点计算,每月需缴纳营业税=(2.5-2)*25%=0.125万元。起征点调整为3万元后,就不用再交了,一年可以节省0.125*12=1.5万元。

  3.3.2利用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在之前国家已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中小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 10 万元以内(含 10 万元)扩大到 20 万元以内(含 20 万元),并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3.3降低税率的纳税筹划

  税率式纳税筹划是利用税率的高低差异,通过制定纳税筹划来减少纳税的节税的方法。

  3.3.3.1选择低税率行业投资和纳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中小企业纳税人在不同行业的税收负担差别较大,作为纳税人顺应和利用政府的税收政策,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可以减少税收负担。例如: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比正常少缴 10%,以及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的乡村的推广站、林业站、福利生产企业等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和为了鼓励和引导外商向能源、交通等重要项目投资建设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免征 2 年,减半征收 3 年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3.3.3.2 选择低税率地区投资和纳税

  国家运用最广泛的是仅针对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节税意义。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国务院对西部 12 个省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给纳税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利用的机会。

  3.3.4 减少税基的纳税筹划

  税基是计税的基础,税基的减少可以直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由于收入总额的弹性比较小,故纳税筹划降低税基,是在会计处理遵守会计各项制度和准则的前提下,增大成本支出和费用。

  3.3.4.1 筹资方式选择纳税筹划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也日益发达,企业的筹资渠道也越来越多。例:光明企业利用10 年时间积累 100 万元,用这 100 万元购买设备,进行投资收益期为10年,每年平均盈利20万元,适用税率为25%,该厂盈利后每年平均纳税:

  20*25%=5万元,10年为50 万元。如果企业向银行贷款,可提前 10 年进行投资。假如每年平均盈利仍为20 万元,企业利息年支付 5 万元,扣除利润,每年纳税:15*25%=3.75 万元,10 年为 37.5 万元,贷款节约了 50-37.5=12.5 万元,因而贷款使企业承担的资金风险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减轻了。

  3.3.4.1 存货计价纳税筹划

  中小企业的存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一些有关存货计价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存货计价自主选择、相对稳定的原则,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在会计年度的初期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作出判断,制定对节税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3.3.4.2 折旧计价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特定费用的形式通过产品的价值或其他形式收回的一种手段。正确地使用加速折旧法计算和提取折旧,不但有利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而且折旧金额的大小还直接影响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所缴税金。

  参考文献:

  [1]吕红.中小企业的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浅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0):66-67.

  [2]董照刚.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税务筹划[J].现代营销,2012(3):162.

  [3]于红.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问题与策略[J].中国经贸,2013(6):22-23.

  [4]赵凤金.探究中小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策略[J].经济视野,2014(7):267.

  [5]郑蕊蕊.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策略[J].投资与合作,2013(6):122.

  代发表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文参考篇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行性及策略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现实性分析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管理活动范畴

  会计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企业而产生和发源的。但是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的和相关的管理理念的约束,企业会计一直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上,但是会计活动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在职能活动中的侧重点是管理和监督,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基础上来组织、调节、控制和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强人们经济活动的客观性、效率性和准确性。

  在会计实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财务会计主要是总结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实际状态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而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分析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经济数据的含义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情报,管理会计运用预算、决算和决策的方法来实现目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为企业发展而服务的,它们是会计最重要的两个分支。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职能都包含控制和考核

  核算和监督是财务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财务会计监督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检查和考核,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和企业预算过程中制定的目标是否相符,如果二者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应该找到原因并进行及时的纠正。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的企业成员业绩、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企业预算活动的控制进行评价和考核。

  从这一点上来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监督的对象都是企业资产要素和产权的变动情况,只是监督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财务会计直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的再监督。是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二次监督的过程,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在逻辑和过程上的延续,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来源一致。

  管理会计从企业各方面收集资料和信息,尤其是从会计核算资料中获得信息,这是管理会计为企业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帮助的重要途径。而会计核算资料包括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产生的账簿和报表,它们都是根据固定的程序和方法生成的。作为企业会计两大信息分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原始资料,也就是二者具有一致的信息来源。

  (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一致

  财务会计最终的工作结果是企业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的任务从效率和效果两方面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市场地位的提升。但是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现代企业的管理核心也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厂房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本管理,生产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颠覆性变化。但是人力资本的价值很难通过传统的财务报表来展现,所以管理会计应该和财务会计一起,为企业的决策和战略提供支持信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策略

  (一)构筑健全的合同管理机制

  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大多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合同管理规范制度。合同管理在本质上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未针对管理会计专门设置岗位,合同管理的责任就落在了财务会计人员和部门的身上,而合同管理在整个流程之中都要依赖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应该贯穿于合同谈判、签订、发运、收款和销售提成工作的全过程,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跟踪货款回收情况,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足够的资金。

  (二)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多存在着数额偏高并导致财务风险过高的情况。这使得我国企业的经营风险一直比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具体剖析,通过观察、询问、分析、函证等手段确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应收账款一直没有回收的原因进行总结。对那些收回难度不高、证据充分的应收账款,应该督促销售人员及时收回;对那些回收难度较高、证据不充足的应收账款,应该及时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在管理上应该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是由财务会计执行,并且执行效果比较明显。

  (三)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企业应该制定全面的预算管理,在年初就确定全面的生产经营目标以及预计的生产经营费用,并将生产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月份,每个月进行绩效考核,并按月进行绩效排名,在月度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以绩效的优劣决定奖惩。对成本费用的编表和考核应该按月进行,并和预算指标之间进行差异分析,找到成本超支的根源,为之后的成本费用控制做好基础工作。预算管理工作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依赖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总而言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是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管理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利用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对管理会计知识有强烈的求职心和渴望。企业应该创造条件来为财会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知识提供机会,加强对其的培训和教育。企业收集数据的方法应当恰当,这样便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实现有机统一。从具体工作上来看,企业应当建设合理的、完善的融合体系,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融合在一起,实现二者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达五,于玉林。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4.

  [2]孟须芹,刘姝瑶,郭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魅力中国,2010.

  [3]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

 
 
猜你喜欢:

    304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