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研究>

会计信息方面的论文免费

秋梅分享

  会计信息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技术方法加工处理形成的,由于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处理方法不同,决定了来自同一信息源却能得出不同的信息。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信息方面的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信息方面的论文免费下载篇1

  论会计信息生成

  【摘要】会计信息的生成必须借助于一套相互联系的专门方法。本文主要从会计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技能和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查、会计账簿的登记以及记账方法等论述会计信息的生成。

  【关键词】会计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

  一、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设置

  1、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设置依据。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

  控制,并提供每一类别增减变动过程(动态)和结果(静态)指标的工具。

  2、会计科目的内容―会计科目的横向联系,资产类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纵向联系,总账科目(一级科目)、子目(二级科目)、明细分类账科目(细目)。

  3、设置会计账户原则。首先,有一个会计科目相应地就应设置一个账户,用以反映每一类别增减变动的情况。其次,由于会计科目分别有总账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不同层次,相应地会计账户也分别设置成总分类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不同层次的账户提供同一类别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

  (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说明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概括经济业务的内容);(3)增加额、减少额、余额记录;(4)经济业务的说明记录(包括经济业务的内容提要、发生日期及记录依据)。

  二、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的方法。

  (二)复式记账特点。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对于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不同项目的增减变化,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从而能够连续、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便于对一定时期所作的全部记录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根据试算平衡的结果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三)账户的设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分设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利润等六大类,不同性质的账户使用方法不同。

  (四)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是指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

  规律性,它是根据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方法总结而成的。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它是将借贷记账法应予记录的九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按各类账户的使用方法记录的结果。

  (五)平账方法。

  1. 概念:账方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包括发生额法和余额法。

  2. 基本方法。发生额法:∑(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余额法:∑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全部账户贷方余额

  六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集中、简明、完整地指出每笔业务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三、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初始阶段,是证明记录经济业务发生、保证经济业务合理性和合法性所使用的专门方法。

  (二)会计凭证种类。会计凭证根据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依据记账凭证;会计记帐的依据。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填制要求:(1)填制日期和编号;(2)经济业务摘要和所附原始凭证张数;(3)记账标记;(4 )有关人员签章。收款凭证:反映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付款凭证:反映现金、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混合业务:既涉及货币资金又涉及转账业务的混合业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四)会计凭证的审核

  四、会计账簿

  (一)账簿的意义。会计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由专门格式的账页构成的,用来序时和分类登记有关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账簿的分类。1、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2、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1)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总账的格式:借贷余三栏式,总账的登记依据:记账凭证(包括收、付、转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等)和多栏式日记账。总账的登记方法:逐笔或定期汇总登记。(2)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3)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的平行登记,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的关系平行登记。 3、对账是对账簿记录进行的核对工作。账账核对。主要包括:总账与总账、总账与日记账、总账与明细账、会计账与业务账的核对。账实核对。

  主要包括: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数量、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立存款户的银行账目、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的实物数量、各种应收和应付款项明细账与有关的债务和债权单位账的核对。4、结账是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当期应记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登记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工作。结账工作的要求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全部登记入账;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结转有关账项;计算、登记各种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三)账簿登记的规则:账簿登记必须有真实依据;账簿记录必须清晰,防止涂改;账簿必须逐页循序连续登记;账簿记录必须逐页结转;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更正错误

  (四)更正错账的方法有三种: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五、会计循环

  会计上把一定会计期间内依次完成的会计工作的程序。

  (一)会计循环的程序: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试算平衡;调整账户记录;结清账户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循环的实例。实例的程序:根据期初余额,开设相关账户,登记期初余额。

  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根据会计分录登记账簿。 根据调整事项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记账。月末结清收入、费用及税金账户等,并记入相关账户。结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月末根据试算平衡后正确的账户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会计信息方面的论文免费下载篇2

  浅谈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透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粉饰财务报表和审计公报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瓜分国有资产等现象,归结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瑕疵的原因,探求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现象原因遏制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会计对象,缺乏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一般表现为会计资料、会计成本、资产计价、往来款项、经济成果失真等。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危害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最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私存私放资金设立小金库问题仍然存在。审计发现,53个中央部门所属的82个单位采取截留收入、虚列支出等方式,套取和私存私放资金4.14亿元,主要用于发放奖金和补贴等。

  在企业界,尤其是上市公司,著名的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黎明、蓝田等经典的财务舞弊案,也都是采取虚增销售收入,从而实现虚假企业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哄抬股票价格,从二级股票市场“圈钱”的目的。

  这些问题总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如果和往年的经济新闻相对比,这不过是“旧病复发”,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部门不同,金额有别。在学术研究领域,我们归结为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瑕疵。在普通百姓的心中,实际上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利用手中人民群众赋予的特权,为自己及其属下谋取不正当福利,瓜分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上市公司为了“圈钱”,通过财务舞弊,粉饰会计报表,把投资人、银行和国家的钱置换到少数人的口袋中。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笔者吧会计信息失真,质量存在瑕疵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伦理道德滑坡

  人们在竞争时违背诚信的原则,会使会计信息失真有了宏观社会背景。这种虚伪欺诈的社会习气对会计工作者、部分政府官员以及进行社会会计监督的会计师事务所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的会计,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可能会丧失诚信原则进行造假;部分人员官僚作风严重,盲目追求数字经济,进而放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会计报表上弄虚作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了稳定客源,拓宽业务,在相关法规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丧失了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忽略了社会责任,出具虚假的证明,为企业作假提供便利,成为会计造假的保护伞。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经办人和财务人员,为了多发奖金和补贴的,是自己单位的少数人获取更大的利益,假发票、假会计科目、假报表应运而生;广厦、黎明、蓝田等上市公司的造价流水线,生产出了系列假凭证、假报表。

  (二)法制不健全,造假成本低

  翻看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公报,整改措施最多的是退还多发钱款,调整会计科目,而没有问责清单。对造假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较轻,如原天津广夏董事长兼财务总监董博因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对于利用财务造假而“圈钱”的蓝田等上市公司的恶劣行为,中国证监会的处罚不过是对上市公司�予公开批评,和在两年内取消再融资资格。这样的处罚对上市公司无关痛痒。

  (三)“一把手”法律意识淡薄

  掌管经济大权的单位“一把手”授意单位相关人员伪造票据、文件,一厢情愿地认为,因为授意造假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一旦查出问题就把责任推给财务人员,是财务人员不会变通,不会做帐,有过失,只知道签字报账时行使“一支笔”的 权力,而不知道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时,“一把手”应负主要法律责任。

  (四)社会监督不够完善和配套

  财政、税务、审计、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都是法律规定的对经济发展有监督管理权限的执法主体,虽然在实施国家监督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监察、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作为社会监督的中介机构,对各单位的监督也不尽人意。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信息仍被认为是国家机密、单位机密,而不愿意公之于众。

  (五)会计人员不能独立提供会计信息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和“一把手”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是“账房先生”,单位“一把手”决定其报酬和职位,他们的工作完全在单位“一把手”的领导、管理之下,要做到《会计法》赋予的“及时、准确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财务状况”很难。所以,董博接到广厦(银川)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兼董事局秘书丁功民的电话,要求每股利润做到0.8元后,董博就开始了一系列的造假。

  (六)没有建立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虽然已提倡多年,但很多单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或者干脆没有。例如,黎明的公司原总会计师无权无责,财务报表数字全由董事长一人来定,总会计师只是履行签字手续,不能提出不同意见,后来聘任的总会计师仍然“没事干”。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额开支,也往往是“一把手”直接安排利益相关人员去办理,其他人蒙在鼓里,甚至财务人员也不能过问,中央部委机关出现假发票报账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七)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银广厦虚构的财务报表,被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如果银广厦的财务人员能够了解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知道现有生产线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范围,明白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就不会出笼近乎荒谬的财务报表了。

  还有一种会计信息失真是所依据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不同,计量方式、核算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带来不同的经济结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这里,笔者不讨论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只探讨在管理当局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

  三、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采取措施,综合治理,针对以上归纳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原因,笔者罗列几个自认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控制措施,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道德建设

  各级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社会和大多数人谋福利,并自觉接受监督,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政府要引导人们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加大处罚力度,增加造假成本

  一方面,严格现行《会计法》、《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的落实,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这些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的人群都要知道这些法律内容,财政部门、证监会、国资委等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和密度,对触犯法律的绝不姑息,要严惩不贷。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修订这些法律,尽量使因粉饰会计报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挪用专项资金、滥发奖金补贴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法律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和《刑法》相联系,在量刑和处罚上从严从重。改变造假的高收益低成本为低收益高成本。让造假者一想到造假后果就想到牢狱之灾,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三)要明确单位领导人的法律责任

  各单位的领导人必须对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法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就会被或明或暗的穿小鞋,甚至下岗或调离,所以说会计信息失真表面看是会计人员所为,究其根源却在单位领导人身上。因此,单位领导人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还应加强财会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协同会计人员把好关,积极主动地支持会计人员按规定程序、原则、手续办事,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四)强化对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督

  强化社会监督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化政府的外部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税务、银行、监察、证券监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群体,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依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审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尤其要加强对执行新《会计法》的监督检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第二,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评估等工作,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制止和约束财务舞弊行为。第三,加大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信息公布于媒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扩大监督面,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研究,并发表观点,督促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五)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委托人通过向单位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在原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企业法人代表或单位负责人轻易操纵会计帐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的自理会计事项,从而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对于国有企业由代表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总会计师,再由总会计师任命财务部长,以此类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可把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划归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定期轮换财务人员到各单位工作。

  (六)建立并落实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所以我们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要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入手,从会计信息的基础资料入手,来力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靠。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既要防错防弊,又要促进经营管理效果;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度、业务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繁琐;根据情况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各单位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以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自身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对这些会计政策和会计控制制度,应做出书面文字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相关人员了解处理日常会计事项的政策和方法,有利于会计政策的前后连贯,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单位一把手重视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单位是否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检查结果在媒体公布曝光,对于执行政策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并介绍经验,推广经验;对建立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到位的单位要通报批评,接受社会监督,进行整改和完善。

  (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地、连续地记录、计算和分析,并进行考核、控制和监督的人员,因而应挑选一些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骨干力量从事财会工作,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建立会计人员业绩考核、奖励、评论机制,鼓励会计人员成长,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鼓励会计人员全面熟悉所处部门和行业的业务流程、经营活动基本情况和政策法规,培养知识复合型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以适应不断变化市场经济需要。

  总之,会计信息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人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又是经济犯罪的温床,所以,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目前经济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唐国平.会计信息失真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7)

  [2]王跃堂.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信息质量――来自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1,(7)

    29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