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改革论文
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历年来我国的预算会计主要是为预算资金分配与使用服务的,改革开放以后,预算会计制度,为适应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改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算会计改革论文,供大家参考。
预算会计改革论文篇一
《 预算会计改革下支出周期理论研究 》
摘要:通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基于支出周期理论,开始的预算会计改革,与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进行比较,初步探析出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方向。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高效、精准、清廉的财政支持。
关键词:支出周期;预算会计;改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预算会计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掀起了发达国家预算会计改革的浪潮。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预算会计领域里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改革的步伐比较慢。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和与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频繁,在政府财政资金应用、对外信息披露等方面已明显地存在不适应,更难以支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西方国家的支出周期理论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还是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一、预算会计与支出周期的概念
在我国,传统的预算会计大多定义为:是以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为目的,以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是政府会计(或公共部门会计)的重要分支,用以记录、计量和报告需要在政府预算中反映的财政交易与事项。这里的财政交易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从事的具有财务意义的活动或事项,比如税收征纳、经济业务的购买承诺、收到对商品和服务与合同条款进行相符性核实、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支付供应商货款等。这里的“具有财务意义”是指可以通过货币形态对财政交易事项进行计量。由此可见,预算会计是反映与核算财政资金运动过程、流向及其结果的会计。财政资金的运动从纳税开始,到业务层付款终结,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支出周期就涵盖了付款的全过程。支出周期是指财政预算经过立法机关审批后,预算资金从政府公共部门最后流向商品与服务供应者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财政拨款,终止于公共部门或组织向其商品与服务提供者的付款,这中间还需经历承诺、核实两个阶段。所以支出周期一般包括对预算资金分配拨款与拨付资金、承诺、核实和付款四个阶段。其中,拨款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授权某个政府单位或某个特定目的在一定期间内可开支的法定数额。其可分为确定拨款和分配拨款两个步骤。承诺是指政府、支出部门或机构做出的已经导致财政支出义务发生并且需要在未来某个时候履行的决策或决定。核实指政府或公共部门对供应商交付的商品、服务与所签署的合同和发出的订单的条款进行相符性的核对。付款即公共组织向商品与服务供应者支付款项。其中支出周期中下游的承诺阶段、核实阶段和付款阶段的交易统称为机构交易。预算会计就是用于追踪支出周期各阶段交易的信息系统。通过对支出周期各个阶段记录,预算会计可以用通用的会计语言提供的信息,有效实现预算执行过程监控,评估政府财政状况,对财政风险进行管控以及支持各级财政健康、持续发展。
二、中外预算会计的差异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外预算会计体系存在许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预算会计体系的构造基础不同
发达国家以支出周期作为预算会计的构造基础,我国依托组织类别构造。以支出周期构造的预算会计对于相同的经济业务都采用相同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并同时记录预算数与实际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加强了预算的适时监控。而我国是按照单位的组织类别作为预算会计的构造基础,长期以来,虽经演变,但分为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三种会计制度的格局并无变化。会计信息不通用,会计报告加总困难,不同部门核算的信息不同,信息失真。
(二)预算会计适用的范围不同
多数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覆盖支出周期的各个阶段,而我国预算会计是由三种互不衔接的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预算会计的范围比我国大的多。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可以反映应计支出、应计负债这类监控预算过程的信息,而我国预算会计却不能反映,从而造成财政监督职能落空、会计核算不充分、削弱支出控制的有效性、财政风险管理困难、损害公共承诺的可信度和约束力。
(三)对机构层交易的控制机制不同
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一种以集中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预算会计控制机制,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实行的是高度分散化的会计控制机制。这种机制导致财政部门长期处于只是分配资金的角色,财政监督长期弱化。
(四)会计规范的模式不同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准则规范,我国采用制度规范。准则规范是指指导和规范具体会计活动的文本,是由权威会计主管部门或会计组织定期不定期发布会计准则来进行的。而制度规范则是指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本,是由政府制定预算会计制度来进行的。二者相比,准则规范比制度规范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方向
会计是国际的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下和国际政府间协作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其实,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财政领域和预算会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改革,比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预算会计改革等等。这些改革举措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与发达国家的支出周期理论预算会计还相差甚远。未来我国预算会计应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间可比性,拓宽预算会计核算功能与范围,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管控能力与提高政府公信力。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更为全面的预算会计。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扩展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
全面引入支出周期理论,建立追踪支出周期各个阶段交易的全面预算会计系统。改变现在按照单位类别确定预算会计范围,而是将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扩大到支出周期的各个阶段,至少应包含付款和承诺阶段。主要包括预算外资金的营运合并到正式的预算系统中;所有政府实体都应按照相同的分类进行编制和送呈财务与绩效报告;对或有负债进行记录和报告;按时编制和发布财务报表。
(二)引入应计基础会计和登记资产
或有负债是许多国家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也是现金基础会计下最容易忽视的风险项目之一。或有负债的范围非常广泛,常见的有贷款担保、未决诉讼、挽救陷入严重财务困境的国有金融机构的可能等等。虽然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的或有负债,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进行全面的计量与确认,使得政府财务状况难以评价。同样的问题也在资产方面,对于政府掌握和控制的资产如何进行鉴定和确认,比如基础设施、自然文化遗产、军事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以引入修正应计基础会计和登记资产,编制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也是未来预算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建立集中性预算会计控制,适时颁布预算会计准则
把现行的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合并,实行由权威部门发布的预算会计准则,统一核算核心部门和机构层的财政交易,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把三张皮有效地整合为高度统一的预算会计准则,核算支出周期各个阶段的交易,将原来分散的预算控制改变为集中的预算控制,有效提高财政的监督职能和资金使用效益。预算会计准则至少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运用指南,对预算会计目标、主体、核算基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具体的会计实务及操作等作出规定。这也是预算会计发展的方向。
(四)开发预算会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未来的预算会计是涵盖支出周期各个阶段、既是核心部门政府整体与支出机构之间的会计联系的通道,也是各种办事流程与控制的网络体系。依托现代化的科技与信息技术,开发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预算会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外部控制者如财政、国库和其他核心部门和内部控制者如支出机构所分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活动以及财务与预算的营运效率,并对决策制定提供巨大的便利。其实,这种基于支出周期理论的预算会计改革,在我国已经拉开序幕,试编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政府财务报告,政府会计准则——一般准则的颁布,就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有步骤的推出的。相信,随着我国国家治理的不断规范与科学化,与世界经济组织和发达国家信息交流的加深,我国预算会计朝着支出周期理论框架构建将进一步加快,逐步构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高效、精准、清廉的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8.
[2]赵建勇.我国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改革趋势之我见[J].经济科学,2000(01).
[3]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9).
预算会计改革论文篇二
《 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改革影响 》
摘要:预算会计制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其间经历了两次改革,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会计面临着第三次改革。由于我国事业行政单位现已存在的许多弊端急需纠正,预算会计制度的第三次改革需要适应我国行政事业的发展。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首先指出了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影响;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行业也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会计和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由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同时也越来越体现出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当前的社会经济已经不能采用旧形势下的会计制度,必须要对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制度的发展需求,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所示:
(一)不合理的体系结构
我国政府财务会计分三种: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种会计自成体系,分条分块,各有一套会计报表,但没有一套是完整、集中、系统的反映政府财务全貌的。虽然2006年国家统一了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规定,但是预算会计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合理性已经充分显现。
(二)不合理的收付实现制度
收付实现制是现金制,只能采用现金收支行为,也就是说只有现金收支行为才能记录为收入和费用。这导致对于非现金交易的事项就无法记录,影响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的记录情况。从而无法准确知晓政府的财政和绩效状况,给各部门财政政策的下达造成阻碍。
(三)缺乏灵活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和货币篮子,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经济情况,需要尽快做出调整,以前的预算会计制度太机械刻板,已经无法保证信息质量。现在需要的是灵活、适应性强的预算会计制度。(四)信息的透明度不高现今,人们都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公开透明,而我们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核算简单,无法反应政府财政的实际情况,缺乏养老金、失业金、资本安全情况等信息,造成信息的不公开透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曾经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建立了深圳珠海等地的经济特区,随后迎来了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十几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并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在此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已经建立了预算会计制度,为了适应财政体制和财务改革的需要,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两次改革,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预算会计制度面临着第三次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不断适应我国国情,才能有助于政府及各事业单位企业的财务工作顺利开展,有助于政府对各单位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
(二)单位内部维护发展的内在需要
事业行政单位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管理着社会公共资源,而现今,它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从管理型姿态转变为服务型姿态是事业行政单位的重点。而在单位转型的过程中,其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财务转型,它是单位转型的根基。所以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要做到专款专用、预算公开透明、弄清楚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去向、保质保量。要确保上述要求更好的运行,需要相关监督单位强有力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为民想、同当前时代发展保持一致并且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引入应计制会计的影响
应计制会计又称责权发生制会计,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会计核算制度。相对于现金制会计,应计制会计可以更好的健全政府会计体系。应计制会计是责权发生制,以是否进行账务处理、是否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而定,完善对资产、负债的计算,除去收付实现制在成本控制上的缺陷,更好地加强管理基础。事业行政单位也可以慢慢向企业采取的会计核算制度靠拢,但也不能盲目引进应计制会计,要符合我国国情,慢慢引进改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
(二)部门预算会计改革后的影响
由于事业行政单位慢慢向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方式靠拢,以各个部门为个体,依据每个部门当月的业务实际情况,形成独立的预算方案,而不是以前总体的预算方案。这种变革使预算更加细致、更有条理、更清楚、更灵活、更符合实际。可以时刻作为财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参照,知晓这个月的业务情况,是否需要作出调整,以控制财务风险。而单位的总预算只需要把各个部门的会计预算加起来就可以了,方便简洁。
(三)政府采购的建立产生的影响
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是指财政部门不再分散执行大宗设备资产的购置,而是由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分别编制其预算,国库统一拨付款项,在此之前政府统计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分别编制的预算总数。这样,财政部门不再是购买过程的参与者,而是直接将资金流动的权力授权给国库,由国库直接把拨付款项给销售方。这种改革后的制度,有利于政府管理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可以更好的遏制腐败的滋生,明确国库资金的去向来源,避免了财政部门出面采购的种种弊端。
(四)国库的单一管理产生的影响
资金的集中有助于更好的管理,每一笔资金流动会更加明确,方便控制,所以由国库掌握资金的管理,使资金得到了集中,收入和支出更加透明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资金的流动性加强,流动程序更加透明公开完善。国库的统一支付是从国库单一账户到企业账户的直接划转,减少了现金的使用。每到年底的时候,政府部门考核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就可以用国库单一账户为各单位制作相关的会计报表。
(五)对财务队伍的更高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财会队伍的建设问题。优秀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可以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现在都讲究财会的经验,这并没有错,毕竟经验老道的人经历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但青年人热情有干劲,思想新颖,善于接受新观念,随着大批大批的青年财务人才的崛起,如何优化这批人成了工作的重点。可以组成老中青三代的财会队伍,让老带动中青两个层次的人才,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总而言之,一是要迅速革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行政单位而言,其应慢慢向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方向转变。比如,社会团体会计、学校以及医院会计等。二是要必须要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其中。这种类型的会计核算制度就是同国际相接轨,从我国当前的财务环境来看,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将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引入其中。除此以外,当前在行政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在素质上也存在差异,加之如今也未进一步明晰政府公共开支的界限,所以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也是一种迫切需要。比如,有些行政单位既拥有国家财政补助,同时自身也还能创造相应的业务收入,则应慢慢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样的,有些行政单位收入和开支能够相抵,其经济完全实现了自主,也应当慢慢引入权责发生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政府会计体系,这个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人民对公共财政的监督,也有利于社会自身的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一体系使信息使用者能把握经济运行的风向标,时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促进经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清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09).
[2]郑芳.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
[3]李胜平.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分析[J].商,2014(22).
[4]张国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5]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
有关预算会计改革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