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毕业论文(2)
会计电算毕业论文篇2
浅议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摘 要】本文从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入手,指出其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在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通过对比伴随网络环境的发展,和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提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诸多改良性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研机构开始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开发与研究,并使成果应用于各个行业。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析和综合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更快速、更准确,传统的手工会计已经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会计逐步实现电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国内会计电算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积极作用不可小视.主要表现在:1、会计软件的应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会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功能,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
3、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
然而,许多行业对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处在探索阶段,缺乏管理经验,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若不能与时俱进,必然会为会计工作带来干扰和隐患,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下面仅就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问题1、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原始凭证是以纸张为载体,很难不露痕迹地加以修改或伪造,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的程序生成。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也如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或报表一样,已实现数字化、电子化,即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性介质上,这种无纸凭证极易被篡改或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它弱化了纸质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较强的控制功能,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的难题。尽管一个质量可靠的会计软件可以为生成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技术上、设备上、管理上及操作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生成的会计资料可能达不到要求,容易导致会计资料失真。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可能导致审计线索紊乱;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通讯线路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更大。总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2、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差。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而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存在被截取、篡改、泄露机密等安全问题,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财务数据即会计信息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软件系统都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动脑筋,却没有真正研究数据的保密问题。安全性和保密性差成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桎梏。
3、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在会计电算化下还不是很完善。会计电算化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诸多财会软件普遍存在着重报账、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完善的管理功能。比如一些财务软件的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利润核算等的功能较强,而缺乏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分析、销售量预测、资金供求预测等财务指标分析的模块,即使有,功能也不全,过于简单。
近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能有机结合。财务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1、建立好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科学的审计方法。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如操作权限控制、数据权限控制等。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2、加强技术方面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控制。
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如建立用户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控制制度、系统管理多重控制制度、业务申请处理流程控制制度、预算管理流程控制制度、内控制度实施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制度等。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手段,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加快会计软件网络化的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递,因此企业的在线财务报告有可能随时更新,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和处理各项交易事项产生的数据,并立即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财务报告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就能借助在线财务报告随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同时最大范围的实现信息处理电子化,降低有关纸张、资源的消耗,也将有关会计人员从繁忙的手工记账系统中解脱出来。有关会计信息数据的传递均通过供需双方收发电子邮件或由需求方登录供给方的网站进行访问,以获得充分的会计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传输数据具有的快捷的获取渠道,达到信息使用效益,使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在经济领域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
4、提高人员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管理软件的人才。
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应用、系统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而且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紧密相连。因此,企业应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总之,企业应充分认识并且利用会计电算化环境,趋利避害,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促进会计工作水平,进而能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新.试论会计电算化的质量控制.商业会计,2008(9)17期.
[2]子商务环境下会计面临的问题.财务与会计,中国财政杂志社,2000(4).23-254.
[3]刘利军.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与防范[J].商业会计,商业会计杂志社,2004(11).20-24.
[4]丛彪,宋秀芬.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2期.
会计电算毕业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