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类硕士论文

秋梅分享

  公共政策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个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其后迅速扩展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政策类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共政策类硕士论文篇1

  试谈市场化改革中公共政策

  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具有众多的民族,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亦不均衡,使得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着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政策的宣传、分解、物质组织准备、实验、全面实施,以及协调和监控等多个环节。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简单罗列一些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存在选择执行的问题

  所谓选择执行问题,是指公共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行为主体偏离主观意愿,不重视政策的整体要求,对公共政策实行选择性执行的行为。这样一来,公共政策就不能在整体上得到切实的落实。当然,公共政策在形成的时候,就是相互依存的整体部分,由若干个部分组成。

  2.存在机械式执行的问题

  机械执行的概念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下级政府没有真正领悟政策制定的初衷、目的、精髓,也没有与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很好的结合,生搬硬套上级文件规定,形成了“上级利好的政策,被下级念歪经,办坏事”,貌似执行,实际上则是南辕北辙。机械执行影响了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的严肃性,使中央政策和上级命令流于形式。同时也束缚了地方政府和部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造就一些“懒惰”政府的不作为现象。

  3.敷衍执行的问题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主观上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注重政策的宣传,不注重政策落实,只注重表面发动,不积极采取行动,落实政策执行的组织、人员、资金等各种要素,存在着一定的敷衍执行的问题。他们只是“原原本本地传达,大哄大嗡的宣传,彻彻底底的落空”,不去考虑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政策执行的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对政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

  二、促进市场化改革中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政策也一定要向着更加规范和科学的道路上前进。笔者根据以上出现的实际问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增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操作性

  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共政策本身的有限性、公平性、法定性而造成的,说到底是公共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公共政策自身的质量,增强可操作性。

  2.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公共政策的执行中,公众是影响执行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对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提高他们在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方面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还要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培养服务公众的意识,这些都是保证公共政策可以顺利执行的关键所在。

  3.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制和环境进行完善

  公共政策执行环境的好坏,对公共政策执行力也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只有好的公共政策执行环境,才可以有利于公共政策的顺利推进和执行。首先,要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对其中影响执行机制的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宣传,让公众自发的去接受和自动去接受公共政策的执行。第三,要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环境治理,这也是保障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良好执行的一个重要基础。

  三、结语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政治手段,而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借着市场化改革的步骤,深入贯彻执行我国的公共政策,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共政策类硕士论文篇2

  浅谈网络民意下公共政策

  一、网络民意概述

  网络民意主要是指将网络作为基础,利用网络论坛、微博等途径,针对某一社会事务进行公开言论,从而体现出来的相似的态度、主张等。网络民意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公众行使公众权力和义务的具体表现。网络民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直接性。公众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点,民意表达更为直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民意诉求方式的限制,且网络自身具有实时性,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主体多元性。网络民意的表达途径很多,例如:虚拟社区、BBS论坛、博客、微博等,公众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行使话语权;最后,话题利益性。网络民意的话题一般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体现机会均等,而受到网络民意监管力度不够的影响,使得议题出现一定非理性倾向。

  二、网络民意在公共政策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民意的出现,不仅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方便的表达途径,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主体身份等方面的限制。在表达民意过程中,公众自身利益不同,发表的建议也有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政策制定的客观性。另外,匿名表达使得公众能够发挥自身利益诉求积极性,避免尴尬,实现自由交流和沟通。与此同时,公民诉求扩散较快,且能够获得同一意见网民的支持,尤其是在得到反馈情况下,更能够激发公众主人翁意识。

  第二,网络民意自身具有“原生态”特征,公共政策在制定等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取更具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另外,受到网络普及程度的影响,更多普通的公众也参与到公共政策评价中来,公民议政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愚民政策”逐渐减少,为公共政策最大程度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公共政策出台实施后,相关部门也能够获取公民的反馈建议,衡量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第三,传统民意收集渠道和方式对社会底层公众表达民意存在一定约束,使得公众社会参与性不强,而网络民意却恰恰为这部分群体畅通了表达渠道,使得每一个阶层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在表达民意的同时,公众也能够发挥自身监督权力,提高公共政策透明度。公共政策通过采纳民意,代表的是大多数公民利益,使得政策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

  2.消极影响。

  第一,就我国网络民意实际情况而言,虽然网络民意数量大,但是整体占比并不高,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等环节中,要对网络民意进行讨论。另外,整体结构层次不合理,年龄、学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难以确保网络民意的平衡性和公平性。不仅如此,据相关调查表明,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也存在一定差别,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难度较大,主要是受到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我国现有法律不够健全,难以有效规范网络,致使网络上谣言出现,网络民意真实性大打折扣,具有相同建议的网民会聚集,并加强交流,使得群体极化现象日益突出,不可避免的存在虚假民意。因此,我们在获取网络民意的同时,也会看到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例如:等。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网络民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体思想,使得网络个性化思想丧失,出现人云亦云现象,不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良性发展。个体在群体中会出现责任分散意识,如“人肉搜索”将他人信息公布就是具体表现。在出现这类问题时,责任追究难度较大,极大的增加了非理性行为的出现。群体集中在一起,会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扭曲事实真相,严重情况下,一部分网民会认为事实真相是虚假的,从而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收集网络民意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现网络民意和公共政策互动的有效途径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民意质量。

  我国政府要加大电子政务的建设,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建议渠道,而硬件设施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公众与政府互动平台,并加强对公共政策过滤系统的建设,例如:专业化信息分析等,为公共政策科学、客观性提供支持。网民作为民意的主体,其意见是否合理、客观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科学性,面对日益壮大的网民队伍,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责,采取多样化措施,例如:板报宣传、讲座等,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引导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进而提升网络民意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公共政策良性发展。

  2.重视网络信息管理,发挥网络媒体引导作用。

  针对网络民意存在的虚假、非理性等特征,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互联网管理规范和网络民意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将网络信息管理纳入到政府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加强对重要网站、搜索引擎等网络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试行网络实名制,从而有效规范网络舆论内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具有引导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引导作用,杜绝负面、不健康言论,给予正确的言论鼓励,引导网民树立正确思想、观念,避免人云亦云现象的出现。

  3.实现网络民意制度化,建立现代化信息网络。

  针对网络民意,政府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斟酌每一个建议,集中公众指挥,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要出台针对性法律法规,实现网络民意制度化建设,例如:安徽省下发的规定中,就针对性网民留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良性沟通,进行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使公共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网络民意作为一种重要民意表达形式,在公共政策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未来我国政务主流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勇于面对挑战,加强对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实现网络民意制度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公共政策民主性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321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