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论文发表范文参考
公共危机又叫突发公共事件,就是在社会进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并对的大众的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致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危机论文发表范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共危机论文发表范文参考篇1
试论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在描述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航空;公共危机;管理
航空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从自然环境和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到国家产业政策,从公司战略到航班运行各个环节,航空公司的许多内外环境变化都会对其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同时由于航空业的高投入和低利润,航空公司对这些影响非常敏感,很容易就陷入危机之中。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起步更晚,基本上处于一种边实践、边借鉴、边摸索的状况。
一、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现状
1.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取得的进步。我国民航业正在进行着一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深刻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民航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竞争的航空运输企业和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管理方面。
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主管全国民航事务的直属机构,承担行业安全管理、市场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职能,不再行使对航空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2)运输企业方面。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航空运输企业制度。形成以三大集团公司为主体的寡头垄断行业结构,实现航空运输企业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3)服务体系方面。
将机场移交地方经营管理,建立独立的航空运输服务企业体系,为航空运输企业提供公平、良好的服务。
我国航空业在经历了多次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的进步和发展表现如下:
(1)自身风险意识增强。
一是安全性风险。航空业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客流动性强,覆盖面广,遭受安全风险的概率较大。
二是市场性风险。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动荡的政治、经济局势和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危机等突发公共事件会给消费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造成市场萎缩。
三是金融性风险。相对于国际巨型航空企业,我国的航空公司底子薄、力量弱,许多航空公司才刚刚成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稍有不慎,在航空运输市场日益开放的时代,很容易积累金融风险。
(2)承担了广泛的公共责任。
我国的航空公司因其承担了公共运输的职能,具备了广泛的公共责任。航空公司的公共责任体现在四大关系的和谐:和政府的关系和谐;和旅客的关系和谐;和媒体的关系和谐;和社会的关系和谐。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我国的航空公司在国家、社会、群众需要时,航空公司提供了大量无私的奉献,使社会美德得到弘扬。
(3)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市县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一旦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可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2.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航管理体制变动频繁,在较长的时期内属于军队编制,我国航空公司的企业化路程很短,还不到20年的时间,而实质上的企业化进程就更短了。因此,民航业的历史和现状给航空公司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因素,主要问题有部分管理者的素质不高,缺乏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如因市场销售情况不好,有的公司就实行“全员销售”的方法,连飞行员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机票销售任务,这实质上是“全民皆兵”在管理上的一种翻版。民航业正在进行着的改革必然会带来一些程度不等的非正常情况,如公司人员情绪不稳定、信息传递不畅等。
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机制和战略规划。
目前来看,大多数国家在危机管理中重视制度建设,以保证应对危机情况的资源能够得到迅速发送和有效使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制度建设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我国当前也存在着不重视危机管理预警,缺乏危机管理战略计划和预案的现象。随着经验和教训的不断积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航空公司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
(2)缺乏系统性对策。
我国航空运输企业除了应急救援计划比较完善外,对其它公共危机还缺乏充足的经验和准备,即使具有应急方案,也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而制定的孤立的应对策略,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爆发后,如何正确对待危机事态,采取哪些危机处理措施,怎样在遭遇危机时继续运营等等,航空公司常常感到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3)缺乏危机信息预警系统。
我国的航空企业都缺乏危机预警系统,对“危机源”的敏感性很差,往往等到危机爆发后才进行信息的收集,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其实很多的危机在爆发前都有或多或少的警告信息,如果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可有效地避免或应对危机的发生。
(4)缺乏危机公关能力。
危机公关是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处理的好,可以降低公司的损失,维护公司的声誉,处理的不好,轻的会带来经济的损失,重则会导致公司的破产。由于我国航空业多年来过分依赖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企业自身对外沟通能力差,普遍存在危机公关能力欠缺的现象,缺乏危机沟通的战略和战术,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
二、我国航空业公共危机管理的完善
1.在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常设性危机管理部门。
对于公共危机,我国目前只有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2003年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可以考虑制定一部《航空危机管理法》,把航空这种公共危机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而不是分散管理,各个部门各行其道。在我国航空业实际运作中,应该在民航总局层面上建立具有协商功能的常设性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协同航空专家对各类航空危机进行划分总结,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以便加强各航空公司、各地方航空管理局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处理能力。
2.航空公司应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努力做到预案在先。
形成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仅仅建立起机构和明确运作机制还不足以完全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提出尽可能全面的危机预案,以便在危机刚刚出现之时,及时正确地提出危机预警。在这方面,美国2001年“9.11”事件的教训对我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美国建设多年的良好的危机管理体制之所以没有及时阻止恐怖袭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对新的危机形式与根源认识不足,对战争冲突的认识还停留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传统的常规形式,整个预警体系基本以预防境外攻击为主,于是对此类恐怖袭击事件反应不够及时有效。今后,我国应该特别突出危机防范意识,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的调研与预警,提出处理不同形式危机的相应预案,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3.重视公民危机处理教育,增强危机应对能力。
航空危机之所以说是公共危机,因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航空公司的事情,还牵涉到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在大多数航空危机事件处理中,航空公司危机决策的执行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政府处理危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而且取决于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参与水平和危机处理能力。例如美国“9.11”事件中,可以感受到美国社会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秩序和恢复能力。
这不仅仅来源于法制化程度高,也取决于美国政府对全民危机教育和民间组织参与危机处理的重视。相反,我国在很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之所以大规模动用军队和武警,在很多情况下未必是形式所迫,更多的是从反面证明了我国民间组织的涣散和公众危机处理能力的薄弱,为此,必须重视公民的危机处理教育。
参考文献
[1]秦菊波,航空事业管理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2]阎梁,翟昆,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陈晓宁,关于我国民航市场化的几个问题[N].中国民航报,2001-8-31。
公共危机论文发表范文参考篇2
浅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摘要: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 职能
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一、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根本指向在于为民众谋求利益。
1、能稳定公众的心理恐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它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公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会给广大的社会公众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政府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确保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其意义就更显得非凡了。
2、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公共危机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会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破坏正常经济运行秩序,如引起交易市场混乱,金融市场无序等,并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减缓。如果对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面崩溃。
3、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信任度。
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是统一的指挥者和组织者,面对危机,其态度积极,决策果断,措施得力,指挥有序无疑会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如温家宝所说的“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负职能政府”的良好形象,从而极大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树立了“职能政府”、“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把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与力量聚集成一股巨大的能量。这股能量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全面胜利的最根本保障。因此,在公共危机时期,政府得力的管理行为更能博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同。
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是社会民众的需求,是有效地保证民众利益,促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国家政权兴亡。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职能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职能之所在,政府必须把公共危机管理是作为其重要职能。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的内容
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当承担多方面的职能。此处,笔者在借鉴前人有关观点。的基础上,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模型出发,从公共危机发生的过程着手,根据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透视政府所应承担的职能。
1、潜伏阶段:居安思危,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
在这个阶段,公共危机具有隐蔽性和不定性的特点,危机难以把握,既可以是自然危机,也可以是社会危机或人为危机,而且前者可以转化为后者。对危机的预防、抑制或扼杀肯定涉及公共行政体制的效力和效率。在这个阶段,公共危机的特点对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管理组织提出超前性要求。这个阶段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对政府职能提出的要求也最高。
在这个阶段政府职能主要在于居安思危,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上,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政府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2)建立社会公共危机预警制度,进行科学准确的公共危机预测;(3)实施必要的公共危机管理预演;(4)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公共危机给予及时扼杀;(5)完善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信息系统和相关制度,如物资保障制度、职能追究制度等。
2、生成阶段:明确职责,对公共危机进行全面控制
这个阶段对具体的公共危机在理论上、实验上或临床上已经有了真正的科学认识或专家确认,但对其破坏性或毁灭性则还没有形成政府共识和社会共识。此时,对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管理部门提出了准确性和透明性要求。
这个阶段政府职能主要在于明确职责,对公共危机进行全面控制,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迅速制定各种相应对策;(2)实施全社会动员和全民动员,应对公共危机;(3)及时准确发布相关的公共危机信息;(4)明确公共危机时期有关组织和人员的职责;(5)对公共危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
3、爆发阶段:整合力量,共同应对处理公共危机
这个阶段公共危机的物理破坏力和心理破坏力全面爆发。对公共危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但此时已错过了消灭危机的最佳时机,社会民众已经全面恐慌。政府形象受损,政府的能力受到公众的质疑,相关职能部门信誉受到很大影响。这是社会和政府面对公共危机的最艰难阶段。此时,对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管理部门提出了权威性要求。
4、相持阶段:稳定社会,确保公共危机物资的有效供给
在这个阶段,公共危机带有长久性的特点。公共危机可能向相关领域进一步辐射、扩散和转移,受公共危机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处理公共危机交得复杂而艰巨。社会谣言散播,民众的心理极其恐慌,公共危机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是解决公共危机的攻坚阶段,对公共危机管理者提出权威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这时政府职能主要是消除影响,确保公共危机物资的有效供给,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和有关组织对危机的管控能力;(2)有效利用公共资源,确保应付公共危机的物资和人力的有效供给;(3)强化对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利用媒体消除社会对公共危机的恐惧心理;(4)确立全社会战胜公共危机的信心。
5、消亡阶段:因势利导,强化对公共危机的反馈控制
因构成危机因素的变化,公共危机自行衰退或被人为抑制,最终消亡,社会处于恢复期,但公共危机给人民所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人们的心理恐惧还存在,公共危机也还可能复发。这时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反馈性的要求。
相应地,这时政府职能就主要在于因势利导,强化对公共危机的反馈控制,具体来看,应注重以下方面:(1)严防公共危机再次爆发;(2)做好公共危机过后的社会恢复工作;(3)对发生公共危机原因和应对公共危机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研究:(4)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有关硬件设备的研发;(5)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人员依法给予奖励和职能追究;(6)进行必要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管理与善治.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