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提高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博士论文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博士论文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篇1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提纲
摘 要 目前 我国很多中小型 企业 的领导者都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 发展 的重要作用。也在通过不断地努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突出了一些 问题 。有些甚至是相当普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 分析 。提出了一些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企业文化 文化创新
1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
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1)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
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
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
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
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
搞几次文艺演出。
放几场电影。
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
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
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
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
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3)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 政治 思想工作。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
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 教育 。
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
这种观点在国有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另外。
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
机构设置较少。
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理。
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
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
这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不利。
(4)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规章制度。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规章制度。
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
组织员工 学习 、了解并严格实施。
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
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
企业的文化氛围也会逐步地形成。尽管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
绝不能将二者等同。
1.2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活动缺乏紧密联系。
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 经济 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地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
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
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
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
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维护企业形象。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
当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
不注重经济效益。
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
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
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1.3 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缺少创新精神。
雷同化比较严重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中小型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的 影响 下。
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
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
消化等方式。
把外来先进的文化吸收进来。
作到有机的融合。
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甚至雷同。
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
企业文化是 社会 整体文化环境的具体反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反映。
社会文化、企业经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的。
所以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社会、企业自身地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
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注重创新。
不根据社会、企业条件的变化而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相应地调整。
使得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企业自身发展严重脱节。
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1.4 大多数中小型 企业 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
他们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
组织机构相对简单。
管理方式较为单一。
员工素质相对不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为忙于生计。
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
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
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
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
而且。
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
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 发展 产生的巨大 影响 。
2 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1 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
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
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
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
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
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
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 哲学 和领导风格。因此。
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 学习 。
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高自己的 科学 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 内容 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
2.2 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
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
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
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
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
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
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
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
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
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2.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
用文化推动生产经营活动地开展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
而不是用于宣传和作摆设。
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
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
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
2.4 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注重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
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
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
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
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
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地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
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2.5 提高员工素质。
注重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性。
培育团队精神。
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上面的论述中强调了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巨大作用。
但不是说企业的文化建设靠领导者自己是能够完成的。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
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员工的广泛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
逐步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会比其他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低。
这是中小型企业的先天来决定的。
但是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
而不是任其发展。
不管不问。
否则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法持续推进的。在员工广泛参与的前提下。
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
通过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
逐渐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使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全民参与”与“全民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
2.6 注重企业文化传播工作。
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
认为这是大企业所需要做的。其实。
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播工作。企业文化不只应该被本企业的员工所了解和接受。
也应该在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程度时为更多的公众所了解并逐渐被接受和认可。
这样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加深公众对自己企业及自己企业产品的了解和认可。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进行广告策划时一定不要只重视宣传自己企业的产品或企业的外在形象。
而应该将企业的文化及所蕴含的企业精神融入到广告当中。
并利用有效的广告形式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出去。当然传播企业文化有很多途径。
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条件进行选择。例如企业可以加强与自己所处社区的联系。
利用和社区的一些友谊活动来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再如。
经常和其他企业进行横向联系。
增强与其他企业地沟通。
在沟通交流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博士论文企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篇2
摘 要:文章通过举例说明知识的重要性来说明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描述。通过开发职工图书馆功能、在OA平台中建立“资格考试”、 “读书”栏目来引导员工学习,通过建立公司大讲堂进行员工培训,建立信息化平台,开展QC小组、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推行项目管理前期策划对创学习型企业进行落实。通过员工的自我提升形成全面的学习氛围等方式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 企业管理
一、概述
社会在快速发展,公司也在不断的变革,承接的项目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要求我们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是越来越多,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这样的要求更是明显。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不断的实践,我们才可能快速的掌握那些管理方法和技术。因此我们发展的好不好,发展得快不快,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学习速度。在《华为基本法》中如此写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可知,武装员工的大脑是何等的重要。凡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企业。凡是成功的现代化企业,都有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智力资源的积累和传播上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相当多的投入,都在向学习型组织靠拢。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前沿的管理理论。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及经济效益。
二、企业的知识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智力资源已取代传统的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的交换与物质交换是不同的,物质交换与经济贸易是用一样东西换取另一样东西,而知识的交换却是,你能继续拥有自己的知识的同时还能拥有别人的知识。在我们的组织当中,只要每个人每天共享一个知识,每个人每天就可以得到成百上千个知识,一年我们就可以拥有几十万个知识。如果再把知识加以运用,将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无穷的财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成果,它们都是企业知识。比如说企业的制度、管理办法、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工法、QC小组活动成果、科技创新成果、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劳务招标书、劳务分包合同、客户关系、合格分包商名录、材料供应商名录、成本核算资料、识别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风险因素、环境因素、培训资料、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员工的工作总结、发表的文章等。项目管理理论中的事业环境因素与组织过程资产也是企业知识。通过对企业知识进行积累、创新、应用,能提高员工办事能力、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迎接未来挑战、提高企业品质。
三、学习型组织硬件建设
公司经过努力建立了职工图书馆,图书馆将为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带来内容支撑,为员工学习带来方便,用图书馆来引领学习氛围。为了能使图书馆的图书成为同事们喜欢的读物,我们应继续开发图书馆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图书及阅读的环境,还得想办法把图书推荐给同事们,提高同事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图书馆藏书的使用率。
首先,应该丰富图书的种类。
人们总是对自己擅长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果我们的图书馆提供对同事有用的、感兴趣的图书,图书馆将对我们的同事更具吸引力。实际上,不管在哪个领域,真正有学识的人总是长期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因为学无止境,总是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和了解。我们是工程公司,对我们而言有相当多的专业知识。比如工程技术类、成本管理类、项目管理类、质量管理类、材料管理类、设备管理类、安全管理类、进度管理类、QC小组活动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资料、招投标资料、企业管理类、财务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相关图书。这些图书与我们的工作相关,员工对图书进行了学习,不仅增长专业知识,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还能提高业务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如果同事们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创造,那么还能引领专业领域的发展,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知名度。同事们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公司通用的图书。这不仅给同事提供方便,也使优秀知识能在公司得到推广。
其次,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通过参与,通过互动交流,人们更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人们希望有机会说出他们的思想,拥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获得被倾听的感受。人们都有表现的欲望,都希望有自己的观众,那么公司就搭个舞台请他来尽情表演。在OA系统的讨论模块建立“读书”栏目。“读书”栏目供同事们读书感想的发布与交流、阅读资源的共享。网络之大,无所不有,网络中有无数的资源,如果我们都把自己在网络中收集的资源共享出来,发布在OA系统中,无疑建立起了一个电子图书馆。为了使公司图书馆的图书得到更多的利用,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图书做个宣传,把书目上传至“读书”栏目,供同事们选择。同事们可以对图书进行评论,探讨,发表读书感想。公司给予优秀书籍推荐者、优秀读书感想发布者奖励,把优秀读书感想发表在水利水电通讯,推荐至建工通讯或者外部刊物。让员工拿起书来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再者,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在OA系统讨论中建立“资格考试”版块,引导同事们考取各类资格证书,提高同事的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为公司申请特级资质创造条件。
在“资格考试”版块,提供各类考证的资源,提供各种考试的介绍,包括:考证的要求、考证的流程,备考的讨论交流。在OA中提供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注册建造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结构工程师、会计职称、注册质检工程师、PMP、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测量员、爆破员、成本核算员、资料员、材料员等资料及相关信息。“考证”版块设计成为一个开放平台,同事们可以推荐相关优秀资料,通过公司审核进行上传共享。“考证”为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提供素材,让同事们都能“持证”上岗,让我们的员工不仅在公司内部是专家,在社会上也能成为公认的专业人士。
四、建工水利水电大讲堂
成功的企业家都注重人才的培养,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出资建立芝加哥大学,通用汽车前总裁艾尔弗雷德·P·斯隆,向麻省理工学院投资,组建了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成功的企业也都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知识的积累,注重人才能力的提升,它们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知识的传授,甚至建立了企业自己的大学。通用电气公司(GE)的“克罗顿维尔”(学院),是通用电气新思想的传播者,是杰克.韦尔奇改革的策源地和创新管理实验室。摩托罗拉创立的摩托罗拉大学也成为其公司发展的重要推手。它提出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流程的理念和标准不仅推动了摩托罗拉自身的变革,同时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国内优秀企业也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院,比如海尔大学,华为大学,阿里巴巴学院等等,通过企业大学的建立,将公司的宝贵经验直接传输给了企业的员工,使之成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些企业大学为企业输送着各类人才,是他们的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处理领先地位。
公司应该建立水利水电大讲堂,在讲堂中,把企业的知识进行传播。使我们的老员工具有更多的创造题材,让我们的新员工更快的掌握业务知识,尽快的投入工作,尽快的产生效益,弥补目前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状况。大讲堂需要提供专业培训模块,比如施工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管理流程等。培训的内容为公司收集整理的案例以及本文提及的其它企业知识。公司领导、业务骨干担任讲师,把最能代表公司实力的知识进行传播。同时为了赶上社会先进水平,对某些专业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对培训过程进行录制,形成电子培训课程,上传网络供员工进行远程学习。培训必须分专业,系统化,持续性,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对培训题材进行改进。当某工程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时,组织学员现场学习。
五、信息化工具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影响
信息系统的存储功能可以轻松的对知识进行积累,信息平台能快捷的对积累的知识进行轻松分享。我们把企业的各种知识都在信息平台中展现出来,同事们根据需求进行阅读或者下载,为同事们学习和工作提供材料。通过信息平台的共享,避免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部、不同个人进行重复的创造,浪费公司人力资源。如果我们的工作在已有成果上进行改进,会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成果。在工地上,项目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密切,各自在编写着各自的方案。但是,有很多方案都是相通的,如果拿来借鉴参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以更改,能为各项目部节约很多时间。尤其是已完大项目及特殊工艺的经验总结拿来推广学习,还能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公司经济效益。
通过便捷的互动方式,提高同事们的参与度,使企业知识得到改进。我们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使得项目部之间,项目部与公司之间距离较远,相互之间的沟通也较小。有了信息平台,无论在哪个角落,只要有数据信号,项目得到的信息都能跟公司同步。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参与各项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进。运用集体智慧剔除不合理因素,使企业知识得到升华。
信息系统能固化我们的管理流程,使管理更加透明,同时管理的速度更加快捷。09年公司开始自主研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进度管理、劳务招标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2010年,集团公司 OA系统上线。在OA 中,进行了部分办事流程的设计,凡是登录系统,完成相应对话框,就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流程办理相应的事务,无论你之前有没有办理过相应事务,都一样方便快捷。比如发布会议纪要,只要通过会议纪要模板的填写,点击发送就直接可以完成相应工作,系统会自动流向核稿、审批、签发、套红、盖章、封发的各个流程,而且流程处理的状况是可以查看的。公司必须加大力度对信息系统的学习与应用。
六、QC小组活动与学习型企业
QC 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活动是通过学习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而成立的团队,通过团队的集体思考,运用已得到的知识,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知识进行创新。对企业来说,通过QC小组活动不但能提高质量好效益和推动企业发展,还能培养、锻炼、提高队伍素质,造就和发现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建立企业文化。通过QC小组活动,还能提高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养成系统、科学思维习惯。
通过QC小组活动,对可行的、优秀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成果报告,这样便于发表和交流,也便于积累。简单的来讲,QC小组活动就是一种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学习、运用、创造价值的活动;也是学习型企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公司应该重视QC小组活动的开展。
七、质量管理体系与学习型企业
建立学习型企业,有助于深入推动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泊来品,要运用好,必须加强学习。体系中有一项原则是全员参与,那么要求全员都对体系进行学习,把体系理解了、吃透了,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发挥效益。在项目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项目部只注重形式,而没有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内涵。程序文件要求的资料建立了,但建立相关资料的目是什么并没有弄清楚,导致推行管理体系的效果不佳。比如程序文件要求对特殊过程进行识别,项目部用一页纸干巴巴的列出几个特殊过程,对其控制方法措施一个字也没有,更别谈跟踪控制。要更深入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加强员工对管理体系的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与建立学习型企业也是相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把要做的事写下来,按照写下来的东西来做,把做的东西记录下来。记录了便可以追溯,事事才可以有据可查,才可以前后对比分析,才可以持续改进。学习型企业也必须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把分布在企业各处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进行总结,形成文档,这样易于积累、传播,方便持续改进。
八、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学习型企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经济时代,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占劳动力的80%。企业管理经常抓的一项管理措施,就是削减科室人员,尽量充实生产第一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知识经济时代,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逐步被机器取代,占劳动力的比例反过来不到20%。从公司自身发展来看,我们已经在应用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了。2008年材料管理人员由机电物资部统一管理,2009年开始核算人员是经营管理中心对口管理,2010年安全员归安全部对口管理及培训。同时,为了进行有效管理,项目管理中心正制订办法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对口联系。
公司新成立的大项目都是从公司各个项目抽调人员而全新成立,项目完工,人员也基本被抽调到其它项目。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统一归各部门进行管理,新项目部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在各部门选聘人员构成。
这样的优点有以下方面:首先,公司进行了扁平化改造,减少中间管理层级,职能部门的管理直接对接到项目部,加大了管理的强度。采用矩阵式管理,加强了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专业人员的对口联系,同时加强了公司对项目部的管控和服务力度。其次,按照工程项目的临时性特点,项目部在工程开始成立,工程结束而解散。在项目部解散后,专业人员可以收归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根据项目部需要,可以对其它任务强度大的项目进行支援,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专业人员把在工地上的工作经验带回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也把公司的办事流程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传输给专业人员,再让专业人员带到项目部进行应用。通过矩阵式项目管理结构应用,企业知识会形成一种学习、应用、总结、积累的一种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模式。
九、项目前期策划与学习型企业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战争前的周密策划能增加胜算的几率,我们项目管理也是一样的,做好前期策划能增加项目成功的几率,能增加项目的盈利。现代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开始实施前,展开周密策划,把困难提前,把问题解决在没有发生之前,这样而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如此,项目的前期策划还能助进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立。
项目前期策划就是运用公司已有的制度与管理方法、人力资源库、设备数据库、材料数据库、企业定额库、企业技术积累等企业知识,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或施工前期,对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措施、经营管理目标和方案的总体筹划,也就是对项目经营模式、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人才培养、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材料组织、风险规避方案等进行策划。这就要求我们对公司已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应用。
同时,策划完毕后对项目部进行全面的交底,培训。交接公司的管理制度、办事流程、职能部门管理要求、合同文件、招投标文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一切与项目相关的知识文件,让项目部在公司已有的积累上进行管理,避免项目部重复劳动。让项目人员对项目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让项目部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更加流畅。对项目成员是一次全面学习企业知识积累的机会,让其更快的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策划人员对项目的检查,追踪策划效果,以改进策划能力。实行前期策划,把问题提前,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避免出现搞突击、搞混战,避免领导是救火队员局面,同时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前期策划能弥补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公司成立项目管理前期策划委员会来进行施工项目的前期策划,这无疑将给公司的项目管理带来跨越式发展。
十、自我提升
在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妨碍人们在其中散发光芒。所有的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们,都是经过持续不断的艰苦奋斗达成的。也许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加她的宽度和亮度,这样生命才更有意义。我们都是社会人,我们享受着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基础设施、社会教育等公共资源,让我们便利的生活,我们也必须负起社会人的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必须学习以提高自己奉献的能力。你自己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越强,你发现并抓住机遇的能力就越强,创造的财富越巨大。公司在第十二届一次职代会上提出,大力拓展省外、国外市场。要在项目总承包上(EPC)寻求一条路子。那么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公司各专业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你都知道了吗?你具有管理国际项目、EPC项目管理的知识了吗?你会运用国际沟通工具—— 英语了吗?社会在进步,公司在发展,我们需要的知识还有不计其数,你准备好了没有?只有你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需要,不然会被历史遗忘、会被社会和企业淘汰。
学会阅读。
通过快速的阅读摄取信息,扩大知识面,使自己见多识广。据统计,美国人的领导一般一年要阅读大约50本书,中层干部阅读大约100本书。如果你每秒能阅读5—9个字,那么10小时你就能阅读18—32万字,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两本书的分量了。每天阅读两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超过美国人的阅读量。快速阅读是摄取大量信息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对于专业知识必须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对专业知识的阅读也许开始速度比较慢,会花很多时间去理解消化,但是,知识是有累加效应的,你对专业知识掌握得越多,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越强,你的阅读速度就越快,你就会更快的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会寻找知识。
知识的寻找不限于在书本上,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络中几乎有你所需的任何知识,我们必须能够在浩如汪洋的信息中把他们筛选出来。基本的,要会运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深入点的可以加入专业论坛获取专业知识通过有的放矢的收集知识,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也会走得更远。
学会知识管理。
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可以轻松的对文档、音频、视频等知识文件进场存储。需要基本的电脑操作,基本的文本编辑软件应用。比如记事本、Word、Excel等软件。再深入一点会运用网络提供的服务对知识进行管理。比如用博客、电子邮箱、OA系统等对知识进行管理。再深入一点可以运用专门的文献管理软件对知识进行管理,比如说 Endnote、Biblioscape等专业文献管理软件。运用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有很多好处,一是方便查找;二是能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记录,更突出重点的进行复习;三是方便论文的引用。
注重知识的消化。
通过知识的搜索,阅读,整理,把知识变成自己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可以是在原著上对重点进行标记、写注释、写总结、写体会,也可以对原著进行联想发散。总之就是得有所记录,通过阅读把重点部分取出来,然后不断的对重点进行复习,有的放矢,节约时间,增加学习的效率。
知识一部分是靠对外来知识的吸收,另一部分则是考自己的创造。在工作中要学会分析、思考、总结、应用,学会对吸收来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学会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记录,学会写论文。注重实践,把知识转换成价值,体会知识带来的成果。如果人人都能保持学习的态度,养成自主的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型企业文化也就形成了,企业也必会腾飞!
[1]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2] 第一财经日报:中建总公司老总孙文杰谈国企成功七个支点
[3] 程书华、卜国清.资本新形式:知识资本.合作科技与经济.2002年 第01期
[4]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四版)有定义并给予了大量相关信息,事业环境因素是指围绕项目或能影响项目成败的任何内外部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任何或全部与过程相关的资产。这些过程资产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政策、程序和指南。过程资产还包括组织的知识库,如经验教训和历史信息。组织过程资产可能包括完整的进度计划、风险数据和挣值数据。
[5] 建筑企业QC小组活动基础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
[6] 中国企业建立完善知识管理系统的应对措施.焦彦龙.河北工业.2006.9
[7] 左地龙.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前期策划实施细则
[8] 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