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篇1
浅谈图示理论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应时代发展要求,我国高校近年来大规模开设国际商务课程,以弥补市场人才缺口,但效果却不明显。现代教育讲求与社会的契合性,虽然我国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具有优势,但是,一直无法通过实践教育拥有岗位能力。对此学术界广泛的认为是缺乏实践教学所导致,而国内的高校在国际商务上的教学从不缺乏实践,一些院校也纷纷尝试着不同的形式,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真正的提升。就此现状,本文提出了以图示理论进行教学的方式,希望能够采取这一直观的形式,帮助高校在实践教学中更好的锁定方向,也希望此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具备商业谈判岗位技能。
一、图示理论简介
图示理论起源较早,却一直没有得到人类的认可,提出者康德在19世纪便在其著作中进行说明,且出示了完整的结构。不过,作为康德主义的创造者,虽然图示理论并没有得到应用,却也未遭到埋没。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巴特利教授根据康德的理论,创造了图示理论的心理学应用模型,而后科技的发展,图示理论正在广泛的得到应用。
而对于图示理论的概念,一直是众说纷纭,即使康德先生也无法从理论层面进行详细的解释,所以,图示理论的定义只能够随着发展,最终由应用而决定。进入到21世纪后,学者鲁梅尔哈特对图示理论展开应用式研究,并在其所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图示理论是一种基于大脑记忆组成逻辑,可以简单理解为图示就人类堆砌人类认知的砖块。
而从现代应用层面来看,图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构成语言行为的图示模块,主要用于通过技术层面识别语言内容,包括语法、词汇等;二是基于语言形式而组成的内容模块,可以将其理解为文章,也就是人类能够通过“读”和“听”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三是在文章组成上的修辞图示,这也是有科学评定的人类高级能力,即对文章结构的认知。
二、图示理论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构建丰富商务知识的新图示
图式理论是一种深层里面,更多是由主体决定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是有限的,特别是商务谈判的实践上,只能够通过一些虚构的影视作品进行借鉴,甚至于教师也未曾真正的参加过谈判实践,所以在模拟中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看:在一般的谈判过程中,主要包括合约对话、招投标信息解释、索赔和赔偿的商议等,实质上无论哪种谈判行为,都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谈判者要保证代表方的基本利益,同时也要让对方拥有足够利益而妥协结果,但是,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商业社会,甚至不知道代表方的利益最大化需求,也无法分辨发展利益、短期收益、长期受益的结构差异,所以根本不具备进行谈判的能力。
而采用图示理论,教师可以将学生未接触过的信息采取图示的方式现实,也就是为学生进行环境模拟的创造图示过程,为谈判练习设计完善的客观条件,使学生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实践训练中,笔者选取了“定期供货合约的续约谈判协定”,在这场谈判中,并未设置最终所需要的结果,仅是要求学生寻求作为客观条件的基本图示,包括本国与对应国的法律要求、商业环境、基本规则、支付协议、索赔和赔偿机制、产品的基本信息等。由于在谈判中所明确设定的内容较少,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由发挥。在学生的对立模拟谈判过程中能够发现,由于经过了一周的准备,学生在材料的上的积累非常丰富,而且没有出现两人一组的内容重合状况。这一次模拟谈判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谈判氛围,所以仅要求学生利用知识,并以知识的准备程度进行评分。
通过图示理论而进行的谈判,可以实现的环境上的模拟,这是传统实践教学所不具备的。而仅以环境作为实践基础,让学生主动寻求谈判要素,可帮助其开拓视野,并在通过资源进行联想,已达到商务谈判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使学生无论是认知,还是技术应用,多能够更好的契合社会岗位需求。
(二)有效激活已有语言图示
图示理论指出:人类大脑中的图示并不是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但是,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被激活,再由图示帮助人理解问题。所以,在商务谈判教学中,并不是学生完全不具备图示基础,而是一些图示随着知识的记忆被封存,这也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将其激活,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是针对国际商务的学生,因此在谈判过程中需要使用熟练的英语,对于母语为中文的大学生来说,即使能够使用英语交流,也难以保证准确的完成谈判,而一旦出现表达错误,则有可能因谈判问题造成企业的损失。鉴于商务谈判的英语需求,笔者采取了对学生图示积累和激活的方式。根据现行教材的所设置的内容,当前商务谈判主要为8个步骤,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掌握8个模块的英语,虽然各个模块之间有所联系,却互不干涉和影响,所以应对每个模块进行独立的英语应用教学,而这也是一个长期工程。具体方式为:首先采取常用句型的示例,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句式、句型和常用单词,而这一过程可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决定,笔者认为,由于学生非英语母语,在学习其他知识需要下,至少应该在大二的一个学期内要求学生反复记忆,即跨度为一年;进入到大三后主要采取模拟演练,这一过程的初期不涉及商务谈判的具体谈话,仅要求学生可以能够熟练的记忆和背诵,并形成有效的条件反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模拟练习的初期,需要帮助学生纠正句式用法,因为每个国家在英语的使用上都有所差异,所以有必要帮主学生保持友善和有礼貌的语言习惯;最后是真实性演练,也就是上述内容中所进行的资料搜集谈判实践教学,通过不断的练习,保证学生掌握熟练的英语谈判技能。 结合图示理论来看,采取激活的方式主要是实现由高位对等低位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研究作为高层积累,不断的帮助其牢固的锁定在记忆中,使记忆的内容可以成为被封存的图示,也就是不会忘记的知识,而在实现知识的永久性记忆后采取谈判教学,也就是形成对低位的能力输出。采取存储和激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面对谈判更加游刃有余。
(三)重新整合已有经验图示
在进行谈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一个基础,学生的基础不仅是大学建立,其长期学习所积累的知识,都将是用于谈判的关键资源。而反观学习行为,学术界和也广泛认同其处于动态,也就是能够不断的接收和获取知识。从这低两点可以说明,在教育中必须要尊重学生已积累的程度,否则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谈判能力。
所以,在采取图示理论进行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挖掘和激活学生已有的图示基础,再将所设立的新图示与之结合,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简单来说,在学生“申请加薪”的过程中,其具备加薪的条件,也就是对自身工作的认可,但是,对于加薪行为的人与人交流却认识不清。老板为员工提供薪水,员工则通过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二者的利益在平衡的情况下,员工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企业则可以持续的成长。但是,当员工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时,则需要告知老板得到加薪的回报,而老板作为现有的利益最大者,并不会轻易的让步,这也可能导致员工在寻求加薪的过程中丢失职位。而学生在进行模拟演练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此时教师所采取的新图示,便是帮助学生认识到如何能够获得更高薪水,且用谈判的方式打动老板。也就是承诺老板未来利益更大化的谈判技巧。
三、结语
我国国际商务的谈判教学效果较差,一直是难以克服的问题,其原因便是学生无法在学校获得商业谈判的模拟机会,这也导致企业招聘毕业生后需要用大量的成本进行培养。而本文以图示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图示形式的运用,寻求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现实”的模拟谈判环境,也为我国大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略尽绵薄之力。
国际商务专业毕业论文篇2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国际商务谈判活动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提高其商务谈判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商务谈判活动向主动模拟商务谈判活动及实操转变,全方位提高国际商务谈判能力。因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对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围绕商务谈判基本程序展开,采用案例教学,强化谈判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不仅缺乏连贯性,而且不能全面提升学生对谈判活动自发到自觉的升华,感悟谈判策略和技巧运用,弱化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亟需探索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改革。
一、教学方法设计
(一)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商务谈判理论时,教师大多借助案例教学,虚拟案例背景、分析过程。有些案例脱离实际谈判活动,缺乏连贯性,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突出反映在教师缺乏在外贸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针对此情况,教师应深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国际商务谈判过程,掌握谈判案例背景资料,如价格、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其次,在教学中采用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换角度思考谈判策略和技巧的应用,增加其课堂教学参与度。
(二)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其核心是构造一个真实情景,通过给学生布置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促进学生间协同合作,使教师从教学主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这克服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也符合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阶段的策略和应用、有效进行跨文化谈判能力培养和商务谈判的礼仪表现,能力培养等环节采用交互式教学。以商务谈判的礼仪表现能力为例,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构造一个真实的环境,签约仪式中的着装礼仪、签字厅的布置礼仪,布置学生完成礼仪,模拟情景在教室讲台上临时指定学生通过与一部分学生交流共同完成,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认真观看指定学生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指出整个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如何提升等等。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法。在商务谈判教学中,如果缺少情景模拟实践方法,学生无法全面领悟商务谈判开展过程和谈判策略及技巧应用。为帮助学生更好融入模拟商务谈判,教师在教学活动构建和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模拟商务谈判的案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模拟商务谈判案例的针对性和简洁性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能突出教学目的,避免技术服务相关的案例材料,以选择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谈判案例为佳。选择此类谈判案例,学生可结合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知识,把握谈判中的价格、付款方式等一揽子交易条件,为正式谈判做好准备。
2.模拟实践中重视引导学生提高谈判能力。在模拟实践中,学生可通过自由组合成4-6人的谈判小组,根据学生特点,引导学生承担主谈人、商务人员、法律人员、技术人员、翻译人员等角色。从谈判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利用团队协作能力搜集资料,确定议题;到谈判开局、报价、磋商和成交签约阶段,完整模拟谈判全过程,使学生作为主角身临其境领悟“谈什么”和“怎么谈”,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运用谈判策略和技巧的应用能力。
3.恰当的点评和总结。在模拟实践中,恰当的评价对教学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点评和总结分别来自学生和教师这两个部分,未参与同一个谈判案例的学生认真观看,以学生的视角对谈判过程中策略应用和商务礼仪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全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适当时候,提醒学生不要离题,模拟结束后对每组学生的谈判礼仪、策略和技巧的应用,知识的应用、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总结,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程摄像,以便学生事后总结经验教训。
二、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质量评价可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对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监督和检验作用。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可借鉴美国学者比尔提出“三层塔”结构,即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进行本学科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训练;第二,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和技巧,处理问题,将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巩固;第三,各学科通过共同问题相互关联,在学科间建立融会贯通和类推的结构。他将这三个层次看作一种金字塔的结构,塔底是学科知识;第二层塔身是应用训练,塔尖是试图探索各门学科的相互关系;这是教学方法的步骤,也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商务谈判课程突破学科间的独立教学利用这三个层次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之,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做到三个层次,即教学教授基本商务谈判知识、培养学生应用国际商务谈判这个学科的能力、培养学生贯通各个学科的能力应用实践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案例教学、交互性教学、模拟商务谈判实践这三个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符合“三层塔结构”,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谈判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5.国际商务毕业论文